巴中新闻 平昌新闻 通江新闻 南江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巴中市 > 平昌新闻 > 正文

战场一别 70 年 东阳关战役老川军见面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4-10-13 19:50   https://www.yybnet.net/

10月11日,抗战老兵陈海才(左)和郑维邦在成都新都重聚。

《川军后代东阳关祭扫》后续

1938年为了守住山西,川军47军将士在李家钰将军的率领下,在东阳关死守3日牺牲两千余人。9月30日首个国家烈士纪念日前后,本报连续报道了东阳关战役后,抗战老兵的系列报道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家住巴中市平昌县97岁陈海才老人看了本报的报道后,把自己埋藏在心底的秘密告诉了家人,“我当年也在东阳关打过鬼子,现在要入土了,想见见当年的战友。”

“我没有想到,过了这么多年,还能活着看到战友。”11日上午,陈海才在成都巴蜀抗战研究会志愿者的帮助下,来到成都,与另一名健在的47军老兵郑维邦见了面。回忆起当年热血抗战的往事,两位老战士无尽感慨。

战友相见

数不完的老伤痕

经历战场的血雨考验,经历时光的无情流逝,两名川军战士自己都不敢相信,在有生之年能够重新坐在一起。

11日,在成都新都,97岁的陈海才、96岁的郑维邦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当年的年轻战士如今早已满面沧桑,头发花白。他们于1937年出川,驻守山西东阳关对抗日寇入侵。

尽管天公不作美,天还淅淅沥沥的下着阴雨,但仍然难掩两位老兵的热情与激动。一见面,两位老人便紧紧地拉住了对方布满皱褶的手,像久违的亲人很自然地就拉起了“家常”。

“在山西我不小心踩到地雷,右脚4个脚趾被炸断了。”郑维邦脱下鞋子,指着脚趾说。“我的伤口也不少,你看,在运城我的大腿根部被炸了个洞,下巴现在都有疤。”陈海才笑着说,当兵受点伤不算什么,“疤痕就是我们的勋章!”

共话当年

一个班就剩几人

同样步行赶到陕西、同样坐火车进入山西奔赴黎城县东阳关一线,两位老人越说越激动。

陈海才1916年出生在仪陇,1934年便当兵入伍。由于当时生活拮据,他在生活比较丰裕的地主家找了一份活儿干,每天帮地主背养孩子。后来听说在招兵,几经辗转,他来到了成都,加入了李家钰的部队。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不久,李家钰领着部队参加抗日,与军队随行的就有陈海才,当时他的年龄只有21岁。

“当时班里一共有15人,死守东阳关三天,就剩下包括我在内不到3人。”陈海才说。

陈海才的部队是为了去解救太原,后来他们被安排驻扎在了东阳关。在东阳关,他们便与日本军队发生了正面交战。原本想借助东阳关“V”字形的地理位置优势,但没有想到日军部队是直接从日本调动过来的精锐。无论从武器装备,还是后勤补给都比川军有优势。“我们本来是打得赢他们的,但他们武器太好了。”陈海才说,日军的一个炮弹下来,整个山头的草都被烧光了,士兵的衣服裤子也都被烧烂了。最后,一个班15人,打完东阳关战役就剩下了两三人。

华西都市报记者 余行 实习生杨浩然摄影杨涛

新闻推荐

疯狂舞迷 一夜排出《巴山妹》

正在加紧排练的巴州区东城街道办事处舞蹈队。“巴中领到省委宣传部赠送的群众广场歌舞金曲专辑了!”12月2日下午,随着新华文轩书店(巴中店)负责人的一通电话,舞蹈爱好者们悬着的心便落地了,随...

平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平昌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战场一别 70 年 东阳关战役老川军见面)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