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新闻 平昌新闻 通江新闻 南江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巴中市 > 平昌新闻 > 正文

“巴山新居”激活巴中现代农业 农民打工算技术账

来源:四川日报 2013-10-20 15:1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李帜 记者 尹勇)10月16日一早,平昌县驷马镇元丰村村民陈大芳来到村里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务工,他和几位村民当天要采摘5吨青椒,这是重庆菜贩下的订单。元丰村建“巴山新居”聚居点后,引进四川同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办了该示范园,带动农民就地就近就业,致富增收。

巴中市启动“巴山新居”工程建设以来,已建成连片扶贫开发片区24个、重点镇8个(续建)、中心村24个、聚居点1679个,8.1万户农民住上别墅式新居。该市坚持“新居依托产业建设、产业围绕新居发展”,着力改善农村群众居住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

“住进新居后,家里变化可大了!”劳动间歇,陈大芳扳起指头算收入账:原先种6亩多田地,现金收入基本没有,仅靠养猪和农闲外出务工收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农村产权确权后,6亩多田地按每亩每年500斤黄谷出租,一年租金4000来元,20亩林地年分红近200元;自己在产业园里上班,一年挣1万多元;最大一笔收入是妻子开农家乐,年收入4万元,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营业额3万元,纯收入1.5万元。

像陈大芳家一样,住进“巴山新居”的农民,收入来源多了。前3季度,预计该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640元,同比增长13.1%,中心村、聚居点“巴山新居”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040元。

收入不如开办农家乐高,咋还在园区打工?陈大芳回答:“这里可以学技术!”

陈大芳说,园区从“蔬菜之乡”山东寿光请来蔬菜种植技术员,他从中学到了很多蔬菜种植技术,计划在园区返租一些土地,自己当“老板”种蔬菜。“园区派人到寿光考察过,他们那里每家两个‘冬暖式\’大棚,年纯收入6—10万元,这又比开农家乐强。”陈大芳笑着说。

这个示范园核心面积4800亩,覆盖元峰、革新、上游3个村。园区采用“合作社+农户”模式,辐射带动周边双鹿、得胜、五木、粉壁等乡镇3.5万农户规模发展商品蔬菜5万亩,成为“巴山新居”带动产业发展的缩影。目前,巴中市已建成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6个、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23个。全市新增金银花2.3万亩、食用菌1.88万亩、蔬菜5.78万亩、核桃9.9万亩。

新闻推荐

有“赋”则名巴灵台

来到平昌县灵山场,远远就能望见远处山梁上有一座像刀刃一样伫立的巨石。这块巨石从山脊上兀自突起,横空矗立,像是自天而降,这便是有“赋”则名的巴灵台。巴灵台,传说是古巴国祭天之地。唐朝始在其上建...

平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巴山新居”激活巴中现代农业 农民打工算技术账)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