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天刚蒙蒙亮,巴中市巴州区大茅坪镇得阳村村民张茂林已经把从大棚基地采摘的蔬菜装好车,准备运往城区销售,这是他被“陈书记”招引回村创业的第2个年头;得阳村曾经的贫困户、现在的产业带头人张力也起了个早,准备到村委会和“陈书记”商量如何提高养殖场的效益……
张茂林和张力口中的“陈书记”,是巴中市政协办公室信息中心干部、巴州区大茅坪镇得阳村第一书记陈聪。
困难群众的知心人
“这是上次卖鸡的200块钱,你收好。家里还有多少只鸡,我回去后帮你联系下销路。”7月24日,陈聪来到得阳村贫困户曹争光的新居,询问起她家养鸡及销售情况。“真是太感谢你啦,还有30多只,我自己赶车去卖还不晓得啥时候才能卖完呢。”曹争光感激地说。
2017年3月,接到驻村担任第一书记的任务后,陈聪第一时间赶到得阳村开展工作,和当地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了解该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入户走访,与村干部、村民拉家常、谋发展,把群众的困难和期待一一记在心头。
“多亏了陈书记的帮助,我儿子今年才能顺利入学。”今年上半年开学前,在宁波打工的村民张甫良找到陈聪寻求帮助。他想让儿子去宁波上小学,但因办不好相关手续而“卡了壳”。了解具体情况后,陈聪立即前往区卫生健康局沟通协调,多方奔走为张甫良的儿子办理好相关手续并寄往宁波,让孩子能够如期顺利入学。
帮助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是陈聪每天工作的一部分。“群众的事无小事,把关乎群众利益的事时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才能真正成为群众的知心人。”陈聪说。
脱贫致富的苦心人
在得阳村,记者看到连片的大棚里,各种时令蔬菜长势喜人。“陈书记鼓励我回乡创业,帮助我办理小额贷款,流转20亩土地发展大棚蔬菜,并请农技员指导种植。今年上半年光是大棚蔬菜,我就挣了3万多元。以后我还要更加努力,不再戴‘穷帽子’。”曾经的贫困户、如今的致富带头人张茂林信心十足。
经过深入调查摸底,陈聪了解到当地群众对脱贫致富充满了渴望,但一直苦于没有好路子。于是,他与村“两委”班子成员认真梳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制约得阳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拿出具体办法:因户制策、因人设计,鼓励村民发展小庭院、小加工、小禽园、小商店的“四小经济”,确保户均1亩庭院经济、一户掌握2-3个产业增收致富门路;围绕优质粮油、品质果蔬、特色养殖三大产业发展重点,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帮助村民实现长效增收。2018年10月,招引得阳村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创办养老院,每年不仅创造5万余元的集体收益,还给本村农户提供了10多个岗位。
“我将继续借助政协人才荟萃、联系广泛的优势,与村‘两委’班子成员一道想办法、出实招,做大做强产业,让群众日子越来越好。”陈聪表示。
组织建设的有心人
“《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帮助村‘两委’抓好组织建设,是我工作的一个重点。”陈聪说。
在驻村帮扶工作中,陈聪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推动建设一支带领群众致富奔康的班子队伍。扎实开展“三会一课”,通过学习进一步提升村“两委”班子成员的理论水平,增强干事创业的信心。着力培养基层人才,经走访了解,发展基层党员,把村里的优秀人才吸收到党员队伍中,壮大基层组织力量。抓好基层组织生活,结合工作实际,科学安排党员活动,健全组织生活制度考评办法,不断提升组织生活的质量。
“陈书记来了以后,不仅给我们讲解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还结合村‘两委’的实际工作,开好组织生活会,找差距、补不足,有效提高了村‘两委’的工作质量。”得阳村党支部书记张甫胜表示。
文明乡风的用心人
“人务实,勤劳动”“学技术,早致富”“与人交,讲信义”……得阳村新村聚居点张贴着这样的村规民约,“润物细无声”地改变着村民的生活。
除了帮助制定村规民约外,陈聪还依托政协平台,联系农技员、律师、医生等来村开展农业技能培训、法律常识讲座、健康知识讲堂等活动,把农民夜校办得有声有色,每次前来参加农民夜校的村民都把教室挤得满满的。通过办好农民夜校,村民发展产业有了技术支撑,生活方式更加健康文明,社会风气也愈加积极向上。此外,他还积极协调各方筹措资金,帮助村里完善文化活动室、卫生室、广播站、电影放映室等,修建村史休闲广场,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2018年,全村实现整体脱贫摘帽,还被评为市级‘四好村’。下一步,得阳村将以‘巴河—三江—恩阳河’水面旅游环线建设为契机,依托自然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到那时,村里肯定又是另外一番面貌。”站在村口,眺望全村,陈聪充满信心地对记者说。
□李星辰 本报记者 钟继辉
新闻推荐
五大主题活动?中华经典诵读、家庭美德宣传、浪漫交友、民俗宣传展示、巾帼志愿服务?(记者李建军)为进一步推动实施传...
巴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巴中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