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新闻 平昌新闻 通江新闻 南江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巴中市 > 巴中新闻 > 正文

“扶志”+“扶能” 村民奔康有信心 巴中市科协倾力帮扶巴州区鳌溪村脱贫

来源:四川科技报 2018-03-02 03:24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巴中市科协倾力帮扶巴州区鳌溪村脱贫

“要打两次花苞,挂的果子才会多。”2月24日,巴中市巴州区三江镇鳌溪村三组村民李国一早就来到柚子地,认真地倾听农技专家王代财的技术培训。

初春时节,鳌溪村大多数村民都忙着果树、畜禽、药材等种养业管理,盼望今年有个好收成。

“扶志”与“扶能”

贫困户成“致富明白人”

蜜柚、甜柿、青脆李、雪梨、生猪、土鸡等,是鳌溪村农民的“致富法宝”,对贫困户来说更是如此。产业扶贫,必须要有技术支撑。2015年以来,巴中市科协组织农技、卫生、教育方面的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培训、指导贫困户种养殖技术,提升致富能力,确保贫困户家家有一个“致富明白人”,李国就是受益者之一。

“中耕除草、修枝整形、刷白清园、开沟施肥、培土垒厢、保温防寒。”果树冬管的这六句口诀,李国自去年底参加巴中市科协组织的冬管培训后就牢记于心。“以前不懂技术,管护不好,果树总是挂果差。现在明白了,果树跟人一样,冬天容易生病,必须要打预防针。我家50亩果树明年应该都能挂果。”李国高兴地说。

鳌溪村何家湾聚居点74岁的村民张仕加告诉记者,去年村上组织了三次种养培训,他次次都参加了。“原以为自己文化少,担心听不懂专家讲的内容,到课上一听,却好懂又好记。”张仕加说。“鸡棚三天一大扫,白天通风晚上关闭,定时防疫定量喂饱,让鸡满山遍野跑……”农技专家王代财专门到张仕加家手把手教他。目前,张仕加家养鱼收入了1万多元,去年养了70只鸡,卖了40只,又挣了4000元。

巴中市科协驻村第一书记韩卫东说,村里办有晏阳初讲堂、农民夜校、科普惠农兴村服务站,通过“扶志”与“扶能”,让贫困户成为“致富明白人”。这是相辅相成的,贫困户立了志才能“扶能”,同时,有了“能”也才能“有志”。

脱贫户带贫困户

提升扶贫成果可持续性

如何切实提升扶贫成果可持续性?如何解决好“主动脱”“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韩卫东说,变“输血”为“造血”很关键。

为此,该村党员干部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的帮扶机制,帮助贫困户建立帮扶关系,实现精准帮扶全覆盖。瞄准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难题,把党支部建在合作社,以党支部为核心,以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将有脱贫能力、有致富愿望的贫困户吸纳进来,通过资源整合、资产收入帮扶等形式,采取一帮十、十帮百的“滚雪球”方式,带动群众共同致富。同时,通过让每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加入合作社、让每个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以资源资产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的形式,把所有贫困户都纳入产业化经营链条。

该村发挥党员示范作用,创新实施“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让1名有致富特长的党员结对帮扶3户贫困户脱贫致富,示范引领周边若干名群众共同致富。在村党支部和市科协的帮扶下,李国依靠贴息贷款,流转土地100亩种植果树,去年部分果树已经挂果。李国脱贫后,又帮扶了3户贫困户。

据巴中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王政介绍,如今,鳌溪村通过流转土地,盘活村集体资产,引进业主2个,发展果蔬、巴药产业450亩,带动贫困户92户;实施技能培训,转移就业480人,其中贫困户280人,实现贫困群众收入超过国家扶贫线。

(文/李秀东 本报记者 杨永忠 图/张敬伟)

新闻推荐

巴中市中坝小学德育教育结硕果

近年来,巴中市中坝小学通过建立一系列班风班貌考评机制,大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逐步形成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礼仪教育为标杆的办学特色。先后被授予“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四...

巴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巴中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扶志”+“扶能” 村民奔康有信心 巴中市科协倾力帮扶巴州区鳌溪村脱贫)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