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新闻 平昌新闻 通江新闻 南江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巴中市 > 巴中新闻 > 正文

完善功能配套提升幸福指数 ——巴中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系列报道之三

来源:巴中日报 2017-09-15 11:51   https://www.yybnet.net/

巴城回风新貌

核心提示

文明城市创建像一首催人奋进的军号,号声嘹亮,荡气回肠,激励着巴山儿女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完善城市功能配套,福祉惠及群众;大路朝阳,满载巴中人民脱贫致富的希望;绿色生态,奏响和谐发展的乐章......在文明创建路上,全市人民正迎着朝阳阔步奔向小康。

园林绿化工人修枝

夯实路网基础市民出行更方便

创建之初,巴中中心城区基础设施还不完善,“脏乱差”现象较为普遍,离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相距甚远。

然而,自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以来,全市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民生、贴民心、解民忧,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昔日羊肠小道,如今大路已成通衢;昔日河流阻隔,如今桥梁纵贯;昔日背磨肩挑乘车难,如今是滚滚车轮遍城乡。如果说环境的改观、生活的变化,是文明城市创建带来的外表美,那么交通道路改善则是文明城市带来的内在美。

巴中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位于巴州区龙泉社区的猪八戒巷以前是一条坑洼不平的土路,晴天漫天扬尘,每逢下雨,满地稀泥,附近不是施工工地就是随意停放的汽车,乱象丛生,附近居民苦不堪言。如今,这条路新铺了沥青路面,增添照明、绿化、交通标志等设施。“现在好了,出门遇见雨天也不怕踩一脚泥了。”住在附近的居民许敏说。

近年来,巴中主城区新建西、北、南环线通道30公里和秦巴大道、恩阳大道、巴恩快速通道、中杨大道等城市主干道50余公里,新建回风大桥、东门大桥、麻柳湾大桥等城市桥梁10余座和人行天桥5座,改造城区道路110条,形成“内畅外通”的交通网络。鸟瞰巴中大地,延伸、拓宽、改造的一条条道路,让巴中交通骨架网络基本形成。“一四八”立体交通网络体系正加快建设,巴万高速、汉巴南铁路、恩阳机场等民生工程均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如今的巴中,一条条公路似巨龙,飞舞在崇山峻岭,连起城市与新村,见证着收获的硕果;一座座桥梁如彩虹,横跨于河川沟壑,贯通群山和河流,印证着发展的步伐;一项项惠民举措像蜜糖,甜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草坝街夜景

加强服务保障为文明添砖加瓦

一年365天,全年无休,从早到晚,迎来第一缕晨曦,送走最后一片晚霞,每天拿着扫帚在马路穿梭、忙碌……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主阵地,近千名环卫工人承担着人行天桥、街道路面等近350万平方米、日均450余吨垃圾清运和道路清洗等保洁工作。

60岁的环卫工人马三科从事环卫工作已经有5年多了,在他看来,这5年巴中城市面貌变化很大,尤其是近几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效果更加明显。“现在乱丢垃圾的少了,听劝导的多了,道路干净整洁了,打扫更轻松。”9月7日上午十一点三十分,在位于巴城莲花街的“环卫工人之家”里,马三科拉完上午最后一车垃圾回到“环卫工人之家”短暂休息,他说:“有时候累了就进来歇会儿,这里有矿泉水、常见药品的医药箱、报纸和杂志、手机充电站等设施,很方便。”

市民广场唱戏

为改善环卫工人的工作环境,巴中市、巴州区总工会从2015年3月起,为环卫工人打造工间休息站,解决了环卫工人工间休息、简易医疗处理、读报等基本需求。目前已建起34个“环卫工人之家”和“环卫工人休息站”。

据了解,“创文”以来,已建成垃圾焚烧发电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巴城第二污水处理厂、洗车场5处、压缩式垃圾收集站10个,新(改)建公共厕所100余座、开放临街单位卫生间113个,添置环卫车辆80余台、分类果皮箱4000余个。

“现在,市民逐渐学会了垃圾分类,部分行人还会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丢到垃圾桶里,看着也觉得很暖心。”环卫工人赵三军说。

“他们加班加点,牺牲了休息时间。”

“他们没有过多的怨言,只为换来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

巴河滨河路一景

......

市民纷纷为环卫工人点赞。

保护发展并重引导绿色生活方式

巴中森林覆盖率达到58%,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全年达到90%以上。良好的生态资源既是巴中的宝贵财富,也是巴中加快发展的最大优势。文明城市创建,生态保护首当其冲。

挖窝、培土、浇水。一片绿荫在春光中种下。第39个植树节之际,为贯彻落实省委推进绿色发展加快美丽四川建设的总体部署,全市上下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人人种下一棵树,人人播下一片绿,让巴中大地更加郁郁葱葱。”这是巴中市实施绿化行动的一个缩影。

环卫工人之家

按照“步步见绿、百米见景、五百米见园、千米见水”的标准,巴中主城区实施了九大绿化行动和增绿添彩工程,建成回风亭、陇桥片区等休闲绿地11处,打造了巴州大道、巴恩快速通道等城市景观大道20余条,城区八座大桥及江北大道花化彩化,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了4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1平方米,市内水系绿化率超过8%;新增休闲广场6个,建成图书馆、体育馆,对南龛山公园、望王山公园、晏阳初公园进行了升级改造;新建桥梁6座,治理河道19.3公里,打造沿河滨河路18公里;新增(改造)绿化面积73万平方米,建成区园林面积达590公顷。

为方便市民出行,提倡低碳、生态、环保、便捷的生活方式,深化文明共享,倡导市民文明骑乘,充分展现巴中良好的人文新形象和社会新风尚。4月22日,千辆共享单车正式投放巴中,方便市民绿色健康出行。“我平时上班要么坐公交车要么扫一辆共享单车去上班,既环保又能锻炼身体,真是一举两得。”市民张勇告诉记者。

市第二污水处理厂

此外,为让市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工建设市体育中心,新建运动主题公园1个、体育休闲公园2个、各类场馆300余个、健康步道50余公里,社区体育健身设施全覆盖,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40%。“每天下班没事就到望王山公园打打网球、散散步,山上空气好,运动后感觉很舒服。”市民罗浩说。

南龛产业园飞霞阁

巴中,在加速生态文明建设中,深植绿色发展理念,倡导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争做绿色理念先锋,树立全民保护意识,让四季绿水青山、常年蓝天白云、终日鸟语花香的美好家园常在。(本报记者韩梅 罗曼祯 文/图)

新闻推荐

福建省南平市人大常委会考察组来巴考察 何春陪同

(记者李俊如)9月9日至10日,福建省南平市人大常委会考察组来巴考察立法工作和供水设施建设。南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武勇率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春陪同。考察组认为,巴中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立法工...

巴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巴中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完善功能配套提升幸福指数 ——巴中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系列报道之三)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