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新闻 平昌新闻 通江新闻 南江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巴中市 > 巴中新闻 > 正文

深山养牛人找到致富“金钥匙” ——记巴州区返乡创业人员张纯杰

来源:巴中日报 2017-08-16 12:44   https://www.yybnet.net/

8月7日,记者来到巴州区枣林镇枣林村先锋肉牛养殖场,一间间牛舍整齐排列,圈前舍后干净整洁,一头头牛儿膘肥体壮。

“养牛成功在于懂市场、懂技术、懂疾病防控。”枣林村返乡创业人员张纯杰脸上满是成功的喜悦。在外闯荡19年之后,2012年张纯杰回到枣林村,他用灵活的头脑、科学的养殖技术,成为当地有名的肉牛养殖专业户。

回乡创业养殖肉牛信心十足

1993年,张纯杰初中毕业后,想到外边去闯一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背上行李、怀揣梦想,先后到河北、上海、浙江等地,在工地上搬过砖、收过废品、开过洗浴中心,日子逐渐好起来,积蓄也一点点厚实起来。但家里生病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顾,“不能一家团聚,赚再多钱又有什么用?”这个顾虑困扰着张纯杰。

2012年,响应政府回乡创业的号召,张纯杰不顾妻子陈容华的反对,毅然决定回乡养牛。“养牛投资大,但相比其它养殖风险稍微小一点。”谈起养牛的初衷,张纯杰说,“牛不愁销路,市场价格波动也不大,而且好管理、好养殖,抗病能力强,更何况还有政府的支持。”

张纯杰投资了50万元用于修建400平方米的圈舍、买小牛、买饲料,开始了自己的养牛事业。

历经风雨走上创业致富之路

“只要是牛就能养、就能赚钱。”创业之初,张纯杰带着这样的想法,从周边农户家买了70余头品种并不是很好的肉牛,加之给牛喂的是酒糟,而酒糟中的酸碱配比不平衡,一年后大部分牛出现厌食、消瘦、流口水、长不大的情况,最终不得不低价出售,亏了将近13万元。

2013年,圈舍有头母牛难产,张纯杰夫妇不知所措,结果母牛流血过多而死。

“现在想起都心酸,白花花的钞票就这样打了水漂,压力很大。”对于创业之初的窘境,张纯杰心有余悸,却没有轻言放弃。他先后去南充、成都等地学技术,回来后和家人起早贪黑、尽心尽力养殖肉牛。

通过几年的摸索,张纯杰总结出了养殖经验,要选用玉米、酒糟等精粮,外加秸秆等粗粮,一天喂养两次,还要给牛喝干净的饮用水;在品种选育上采取人工授精方式;在疾病防疫上,每天清扫一次圈舍,每周对圈舍进行消毒……

张纯杰养殖场的经营方式以养为主、贩卖为辅,在圈舍培育优良品种肉牛的同时,在市场中收购肉牛贩卖,进一步壮大经济实力。目前,圈舍面积已扩大到1000多平方米,可容纳200头肉牛;每年出栏100头左右优良品种肉牛,销往巴中、重庆、南充、遂宁、成都等地。短短几年,张纯杰不仅收回了成本,每年的纯利润稳定在数十万元左右。

指导技术诚心帮扶邻里乡亲

“我家的散养母牛厌食拉稀、精神萎靡,这是咋回事?”8月5日,村民张德选焦急地给张纯杰打了一个电话。

张纯杰迅速前往张德选家察看病情,根据多年经验,他判定母牛采食了脏物、污水,引起细菌性胃肠炎。张纯杰给张德选家的牛开了一副药,牛吃了后很快便好了。

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兴文、平梁、下两等地与张纯杰建立合作关系的生意伙伴,在售卖价格、养殖技术、疾病防控等方面有任何问题都会请教他,他也总是耐心提供帮助。

不仅如此,张纯杰还把牛的粪便免费赠送给附近4户贫困户作肥料,种植16亩有机西瓜。今年西瓜大丰收,每户增收4000多元。

采访结束时,记者看到远处有几头小牛慢悠悠地摇着尾巴在吃草,“看到它们长得好,我对未来就充满了希望。”张纯杰说。(本报记者吴江)

新闻推荐

切实解决企业入园之忧 王永胜温奇志出席全市物流工作专题会议

(记者唐霞)8月15日,全市物流工作专题会议召开。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王永胜,市政府副市长温奇志出席。王永胜强调,要尽快摸底,对物流企业的入园意向、思想认识做到心中有数;明确责任,各司其职,统筹考虑,...

巴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巴中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深山养牛人找到致富“金钥匙” ——记巴州区返乡创业人员张纯杰)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