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新闻 平昌新闻 通江新闻 南江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巴中市 > 南江新闻 > 正文

稻田养鸭好处多 技术细节须把握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2016-06-16 07:56   https://www.yybnet.net/

生态种养

循环发展

□岳旭东 特约通讯员 肖定怀

“何老师,我准备利用几亩秧田搞稻田养鸭,麻烦你给我说下其中的关键技术。”“稻田养鸭技术是一项综合型、环保型生态农业技术……”6月12日,南江县农业局高级畜牧师何碧来到燕山乡李寨村,为村民详细讲解了稻田养鸭的技术细节。

品种选择

稻田养鸭是一种粗放的饲养方式,是绿色优质水稻生产的一个辅助性产业,主要起生物防治的作用。因此,在选择鸭品种时,重点要考虑生命力旺盛、适应性广、耐粗饲、抗逆性强的中小型优良品种。

入田时间

插秧后1周—2周,待秧苗成活后,将1周—2周龄的雏鸭放入稻田。成年鸭应适当推迟几天下田。

田间设施

放鸭前将稻田四周用塑料网封闭护好,防止鸭子跑到邻近稻田。并在田的一角按每10只鸭一个平方米的大小,折算建一鸭舍。舍项需遮盖,以避日晒雨淋。鸭舍三面作档,但必须通风透气,舍底用木板或竹板平铺,舍下挖一个2倍于鸭舍大小、50厘米—60厘米深的水塘。同时在稻田间开挖35厘米宽、30厘米深的丰产沟若干条,在放鸭期间始终满水,供鸭子嬉水。

放鸭标准

放养密度大鸭为每亩15羽左右,幼鸭可根据情况适当增加。放鸭时,公鸭和母鸭的比例配成1:4,以便增强田间的活动能力。

放水深度

稻田里水的深度,以鸭脚刚好能触到泥土为宜,使鸭在活动过程中充分搅拌泥土。随着鸭的成长,水的深度逐渐增加,整个田面都要保留水层。

田间喂养

由于鸭在育雏期间没有放牧的习惯,一般要在下田前进行采食训练。首先,调教鸭子学会采食落地谷子,再将谷子撒入浅水中,让鸭去啄食,逐渐形成条件反射。此后把鸭子放入稻田后,它就会主动去寻找田里的杂草、昆虫和水生动物等食物。同时要注意补饲,一般每天每只鸭用50克—100克稻谷、玉米、饲草等饲料补饲,要定时定点饲喂,不可过多或过少。

放养时间

原则上,要根据气温和水温确定放牧时间。由于是在稻田放牧,通风程度不如江河、池塘,因水浅,易被晒热,一般在气温超过30℃时,就不宜下田放鸭。特别在炎热的夏季,应在上午9时前和下午凉爽的时候进行。要适当轮流放。同一片稻田不宜多次重复放,要适当休闲几天再放。

稻鸭共栖

因为稻田放鸭有很长一段时间在炎热的夏天,因此,鸭舍在防止鼠害的基础上,要保持鸭舍通风,并设置一些遮荫树枝或小凉棚。丰产沟应满水,让鸭多嬉水,起到防暑降温的作用。

以鸭治虫

如果水稻秧苗生了虫,要先摸清虫情,在虫害较重时,就减少饲料,让鸭处于半饥饿状态,大量采食害虫。如果要在水稻秧苗上喷雾农药,就应在喷药前把鸭子引到鸭舍圈住。

后期管理

在水稻出穗后灌浆初期,要将鸭收回家中或围于田间舍内,防止鸭吃稻穗,影响水稻产量。收鸭后,公鸭可以出售,母鸭可以育成蛋鸭。为方便收鸭,平时喂养时就要让鸭子养成听到某种声音就集拢的习惯。

稻田养鸭好处

除草:稻鸭除草效果好于任何化学除草剂,鸭在稻田里,鸭小时吃田里小草,长大后以吃双子叶杂草为主,同时鸭子踩踏可间接起到除草作用。

防虫:防虫效果比较明显,鸭可以吃稻水象甲、二化螟等成虫和幼虫,减少对水稻的危害。

增加肥力:因为鸭在稻田里生活,其排泄物成为很好的有机肥料,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可增加土壤肥力15%左右。

提高产量:鸭有拱地的习性,可起到中耕活水作用,有利于疏松土壤,增加氧气,促进水稻根系发育,提高水稻千粒重和成熟度,增加水稻产量7%左右。

新闻推荐

善思善谋抓扶贫 “口袋书记”赢民心

“无论严寒酷暑,他总是背着背包走村串户,背包里除了笔记本、各种技术资料外,还有生活用品和自己长年吃的降压药,不知背烂几个包了,乡亲们都称呼他为‘口袋书记\’。”8月16日,南江县杨坝镇田垭村退休老...

南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南江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技术服务到田间2015-12-18 07:40
评论:(稻田养鸭好处多 技术细节须把握)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