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廖哲 罗忠 本报记者 石薅夫
编者按
四川省南江县供销合作社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精神,围绕南江县委、县政府“生态立县、旅游强县、绿色崛起、同步小康”战略部署,按照 “改革、发展、创新、合作”的要求,坚持“一手抓龙头,一手抓网点、全力以赴脱贫奔康”的工作思路,以供销社资源整合、龙头企业培育、电子商务发展、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为重点,全面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切实增强“供农所需、销农所产、为农服务、助农增收”的综合服务能力。
四月的大巴山,春风拂面,万绿丛中,红杜鹃开得正艳。
南江县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犹如春天的大巴山,生机勃勃,春意盎然。他们坚持“开门开放办社”的原则,按照资源共享、合作共赢、风险共担、共谋发展的理念,探索出了基层供销社发展的新机制、新模式。
新机制新模式之一
“支部合建”
南江县供销社按照“党建带社建”思路,通过农村基层党组织与供销社基层服务组织交流融合、互助共建,把供销社的服务优势与村支两委的组织优势、供销社网络终端的经营优势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形成了农民群众得实惠、村社集体经济发展、供销社基层组织恢复、农村基层党组织加强的多赢局面。
高塔乡红庙村支部书记马荣政2016年2月被聘任为高塔供销分社主任,联合南江县高塔黑桃、李尔垭畜禽养殖、高观子油菜等10家专业合作社成立了南江县盛大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同时利用供销网络平台,新建综合服务社1个,改造提升3个。联合社现发展社员740多人,带动周边农户350余户。带动当地农民栽植核桃大树、大苗15000余株,建李子园100亩、中药材园300亩、汶川李子园600亩;养殖黄牛200头,巴山土鸡15000只。年产值达80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3000元。马荣政充分依托供销社的流通网络和农村专业合作社,以共建项目为载体,以利益连结为纽带,深度整合供销社、专业合作社和农村基层组织的经济、人才、信息和技术资源,同频共振,走出了一条“村级党组织+基层供销社+合作经济组织”抱团发展的路子,奏出了“村社共建”的强音。
聘任高塔乡红庙村支部书记马荣政担任高塔供销分社主任的作为和成效,生动地诠释了“支部搭台闯市场,社员抱团奔小康”的发展模式。目前,全县以“村支部+供销分社”的模式已建立39个村级综合服务社(站),其中23个村级综合服务社(站)负责人由村两委会干部兼任。
新机制新模式之二
“招贤共建”
充分利用“亲情、乡情、友情”的情感纽带,南江县供销社招引在外创业成功人士文代全回乡创建赤溪供销分社并担任分社主任,积极恢复基层供销组织,成功探索出“供销融入产业链,抱团发展闯市场”的共建模式。
南江县全华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文代全2015年8月被聘任为赤溪供销分社主任,成立了赤溪荣华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建立了6个村级供销汇力综合服务体验站。先后被市、县政府表彰为“返乡农民工创业之星”、“返乡农民工创业标兵”、“环保之星”。联合社现种植五星枇杷15000株、有机蔬菜和中药材20亩;池塘养鱼20000斤;年出栏生猪4500头、巴山土鸡25000只,带动周边农户1300户,借助“供销e家”、汇力网“山货淘”电商平台,年产值达110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5000元。利用供销汇力村级综合服务体验站,置入话费充值、贷款代办、小额现金存取、快递包裹存取、交通罚款缴费、保险业务代办、机票、车票代购、酒店预定等服务,切实为农服务。
文代全作为返乡创业表率,胸怀赤子情怀,反哺故土亲人,为促进家乡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南江供销社像引进文代全这样的“招贤共建”的例子还有不少。他们已形成“招贤四招”:一是引进大企业。通过招引四川开元集团、成都百宝创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都大珉贸易有限公司等企业,组建南江百宝创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南江供销汇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占地2500平方米,集运营、展销、物流、培训于一体的电子商务孵化中心,主要从事代办网购、网销、物流、话费充值、医院挂号,代购飞机、火车、长途汽车票,代收水电气费,代售农副产品,预定酒店等业务。目前,南江土产果品公司、供销汇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神拉科技有限公司、美团南江办事处、麦哈哈网、中国电信天虎云商、中国移动和小宝等130余家企业和商户入驻孵化中心,从业人员258人。南江供销汇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利用汇力网O2O一站式配送、便捷支付、防伪溯源、农化服务、电信增值、农村传媒、农产品供求、金融增值8大业务体系组成全天候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系统,通过PC官网、微信平台、网点APP、用户APP等多通道终端,提供在线支付、网点POS、移动POS、助农取款等便捷服务。二是支持大学生创业。27名大学生在电商孵化中心开设网店,23名大学生在南江供销汇力公司体验站就业和基层供销社从业。三是吸纳成功人士返乡投身供销事业。通过政策、项目支持,先后回引社会成功人士6名参与组建供销分社和回乡领办各类专业合作社。四是回引原供销社职工创办基层社。利用原供销社职工的供销情结,回引他们再次投身供销事业和地方产业发展。如沙河供销社聘任的李生高、张奎邦、梁大太等供销分社主任均是原供销社职工,经营实体涉及农业生产资料、农用机具、日用百货、土特产品、化工建材、家居用具等领域。李升高同时被社员代表大会选为理事会副主任。全县共回引原供销社职工重建供销分社8个,领办专合社11个,建立村级综合服务社(中心)27个。
新机制新模式之三
“创新改建”
在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工作中,南江供销社在“创新改建”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他们首先是完善管理体制。吸纳各类专业合作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城乡居民、民营企业加入基层供销合作社,恢复社员代表大会制度,修改《理事会章程》,健全党支部、理事会、监事会、基层工会组织,完善决策和议事规则,建立与绩效挂钩的激励监督机制。其二是盘活社有资产。通过项目支持、自筹资金、联合开发等多种方式,新建、改扩建、回购办公用房、门市、综贸市场达30000多平方米,盘活了资产。如赶场供销社与开发商联合,新建办公楼1000平方米、门市500平方米、综贸市场800平方米;下两供销社通过项目支持,新建临街门市及地下停车场1400平方米,改建综贸市场5000平方米;大河供销社自筹资金300万元,回购综贸市场3500平方米。目前,系统有效盘活资产1.5亿元,服务“三农”的综合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其三是积极参与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利用供销社的人员、资产和管理优势,沙河、下两、长赤、正直等中心供销社相继成立供销物业管理公司,积极参与乡镇物业管理、园林绿化、保洁清运、农贸市场建设管理等公共服务。同时,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沙河、长赤、正直供销社出资领办农业综合服务社,积极开展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等业务。如:长赤供销社托管5000亩长赤翡翠米种植基地,组织专业人员提供农业设施服务、配种配料、配方施肥、农机耕作、农资供应、农田灌溉、田间管理、农产品收割及烘干加工等一条龙全程服务。通过这些措施规范、巩固、提升供销合作社8家。
新机制新模式之四
“电商促建”
南江县供销社积极实施“互联网+供销”行动计划,按照“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供销分社、供销汇力农村综合服务体验网点)的组织框架,结合“党建带社建”、产业融建、回引再建等方式,全县已在沙河、下两、长赤、正直、赶场、大河等镇建立12家供销汇力农村综合服务体验站直营店、15家加盟店。在赤溪、洛坪、元潭等地恢复基层供销分社25个,新建62家村级供销汇力综合服务体验店。与电信、移动、银行、物流公司、政务中心等单位紧密合作,全面植入远程植保、话费充值、小微贷款、保险代理、现代物流、机动车违章处理、行政审批接件及品牌代理等多种业务,实现线上销售,线下实体体验,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快速发展。通过产销对接项目,总投资2600万元在东榆工业园区建成8000平方米物流配送中心,与其他物流企业合作,加速农村电子商务物流体系的构建,打通了县、乡、村、户物流通道,切实解决了农村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
新机制新模式之五
“产业融建”
依托南江黄羊、南江核桃、南江金银花、乡村旅游、巴山土鸡、生猪、食用菌、有机蔬菜、特色水果等支柱及特色产业,南江供销社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11个,组建供销分社8个。如沙河供销社领办的高塔核桃专业合作社,托管土地500亩,目前已栽植核桃大树、大苗15000余株。同时,在林下已培育核桃苗50万株、脆红李苗40万株、八角茴香苗5万株、“南银1号”金银花1万株。基地全面建成投产后,可年产核桃15万公斤,年产值近20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近3000元;结合“赶场小巫峡”、“红光玉湖水上公园”、“正直长滩村七彩长廊”等乡村旅游景点,赶场、长赤、正直供销社筹资300万元投入乡村旅游产业,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创办与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农村文化深度融合。
新机制新模式之六
“脱贫助建”
在南江县156个贫困村中,南江供销社相继在八庙乡普照寺村、高桥乡箭杆村等10个条件成熟的贫困村,建立供销汇力农村综合服务体验站(店)和综合服务社,开展农资产品销售、通讯、金融及水电气费的收缴等业务。利用供销网络全覆盖的优势,将城市商品销售到农村,借助“供销e家”和汇力网“山货淘”电商平台,将农副土特产品销售到城市,使贫困村民享受到“足不出户、买卖不出村、服务到户、农作物远程植保”的便捷服务。通过农村电子商务综合体验点建设,依托***政策支持和项目实施,拓宽了贫困户增收渠道,为他们摆脱贫困奠定了基础。
新机制新模式之七
“龙头领建”
在“龙头领建”上,南江县供销社工作力度很大。一方面是整合优势资源,组建南江县供销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大平台,融资组建了四川光雾山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南江县百宝创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南江供销汇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3家参(控)股企业。另一方面是领办专业合作社。系统内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和供销合作社领办18家各类专业合作社。如四川光雾山新合农特集团投资3200万元,先后领办长赤龙鑫水果专合社,建成标准化基地1400亩;流溪坝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建成标准化蔬菜大棚20个13200平方米;大河观光山金银花生产经营专业合作社,建成标准化金银花基地1800亩;上两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建成满足年产300万袋(瓶)优质食用菌生产的大棚、原种车间、生产车间、保温车间及仓库等。此外,组建专业协会也是工作的重头戏。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和供销合作社组建农民专合社联合社、专业协会8家,完善乡域服务体系,激发供销分社发展活力。
新机制新模式之八
“党政扶建”
南江县委、县政府,县级相关部门及乡镇党委、政府对供销改革高度重视,县政府为县供销社机关调配了新办公楼,在红叶广场提供2500平方米商业用房发展电子商务,实行了“十免”政策——即免场地使用、物管、水电气、网络使用、网店装修及运营指导、微店网店注册、货源分销、接洽快递物流、咨询及更新费,建成南江电商孵化中心,为南江百宝创意公司、供销汇力公司提供了办公场所;发改、商务、工商、人社、工会等部门对供销社综合改革极力保驾护航,在供销分社开办、联合社创办、协会成立、人才引进、农民工培训等领域各部门纷纷开通“绿色通道”;整合部门项目资金,县供销社实施了商务局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建成农村电商网点42个;相关乡镇党委、政府,村“两委”积极支持供销电商网店建设,利用闲置的办公室、活动室用于恢复和新建供销社基层网点57家。
南江县供销社负责人谈到下一步工作时说,在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践中,该社将按照“跳出供销抓供销,跳出供销发展供销”的发展理念,有序开展新型业务,增强为农服务本领,深化供销综合改革,强化职能作用发挥。整合资源调整结构,强化龙头带动;恢复发展基层供销社,推进经营服务网络体系建设;探索土地流转经营模式,实现农业生产社会化;积极参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努力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强化供销社的职能作用,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的联合。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致力于综合改革发展的南江“供销之花”,正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相关链接
南江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现有沙河、下两等8个供销合作社,有南江县供销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光雾山新合农特集团有限公司等5家直属企业,新组建四川光雾山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南江县百宝创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南江供销汇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3家参(控)股企业,领办农产品、电商等专业协会8个,农民专合社联合社6个,专业合作社33个,建设村级综合服务社(中心)132个,经营服务网点520个。依托汇力网O2O建成全天候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依托“巴食巴适”、“光雾山”、“金碑茶”等品牌打造了具有南江特色的农产品营销体系。目前已形成“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协会)+村级(社区)综合服务社”跨区域、跨行业的功能健全、运作规范的组织网络体系和“互联网+供销”的格局。
新闻推荐
7月18日,四川南江县元潭镇元泉村田间地头,观赏万寿菊花的游客络绎不绝。据了解,该县今年在元潭、下两、黑潭等乡镇连片种植了3000多亩万寿菊,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助推乡村旅游建设,有效促进了农民增...
南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