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蓉城“论剑”
本报讯 4月7日,来自全国的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化肥生产与节能环保配套企业,贸易流通销售领域,科研院所及产业链相关人员70多人齐聚成都,参加2016全国废弃资源制肥技术创新发展论坛。这次论坛旨在为工业、农业等废弃资源以及生活垃圾、城市淤泥等找到最经济最环保的利用途径,加快废弃资源在肥料中的应用,加快我国土壤修复,提高土壤肥力,加快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积极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型企业。
据本次论坛负责人张新宇介绍,全国废弃资源达到40万吨,量大处理能力却很弱,以秸秆为例,仅有30%得到利用,很不理想。本次论坛就是希望把好的技术带入到农肥企业中去,用科技的力量让废弃资源及时有效地得到无害化处理,转变成有机肥。
南江县某生物科技公司总经理陈映介绍,公司从2013年开始在南江县投资兴建废弃物制肥,去年11月投产,有机肥生产量10万吨,和同类型、同指标有机肥产品相比较,价格便宜200-300元/吨,目前已实现7000多吨的销售量。“我们年处理秸秆3万吨、畜禽粪便10万吨,南江以及巴中地区的畜禽粪便全部利用,还不够,现在雅安、德阳包括陕西汉中的鸡粪、秸秆都运到我们这里处理。这个行业不缺原料,最主要是加工工艺一定要过关。”
四川大学教授梁玉祥在论坛上强调,利用废弃物制肥,不是简单的转换加工,要有一套成熟的加工技术,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对废弃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能够有效处理。无论施用何种有机肥,都在保证肥料首先是生态的,其物质体系是平衡的,否则会加重土地的退化。这个行业需要政府、科研单位、企业等各个方面参与。
(范莉)
新闻推荐
6月6日,南江县红四乡惠民村金银花专业合作社社员在采摘金银花,准备上市出售。南江县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在红四、兴马等20多个乡镇集中连片种植金银花31万多亩,带动当地3200多户特...
南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