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南江县东榆镇槐树村位于城郊约4千米处,由于区位优势特殊,该村乡村旅游、种养殖业、农家乐及其他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较好,是该县较早建成的巴山新居之一。针对产业发展、农村居民集中聚居中出现的各类矛盾,为促进社会经济、社会事务全面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力,村支部、村委一班人以修订和完善村规民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深入调查了解、反复征求群众意见,从公益事务管理、群众纠纷调解、移风易俗、尊老爱幼等10余个方面,采用“七步法”修订和完善了通俗易懂、操作性较强的村规民约。
化解矛盾见真章
村规民约提出“一年内与邻里之间发生2次矛盾纠纷的家庭,将户主评为不文明个人,家庭评为不文明家庭”,这一约定俗成的规定,深入群众的心里,充分得到群众的理解支持,在化解矛盾中凸显效果。去年10月28日,村两委干部深入因土地纠纷长达23年,数次调解无果的2社村民陈仕德和李福田家中,宣传学习村规民约,帮助他们寻找解决的办法,消除心中的隔阂。通过耐心细致的教育引导,两家终于握手言和,由衷地说道:“村规民约就是好,我们今后一定要好好遵守。”
尊老爱幼树新风
“尊敬长者、爱护幼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槐树村7社女性居民尹长芳,年过60,身患内风湿,行走困难,儿女均在外务工,不愿回家照看老人,村两委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总想不出一个妥善的办法解决老人的照料问题。自去年深入宣传学习村规民约以来,村民的文明意识、团结意义、互帮意义不断增强。邻居岳瑞生看着行走不便的老人,向村委会申请,主动承担照料老人日常生活的义务,并签订协议,直到老人的儿女自愿履行赡养义务。这只是槐树文明风气和邻里互帮互助的一个缩影,说起槐树村文明新事,村两委干部如数家珍。
文明生活促和谐
随着槐树村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村民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但村两委正面临精神文明建设的挑战。村两委干部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及村民大会共同讨论本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式方法,最后一致认为,只有建好村规民约,让绝大部分村民逐步养成和提升文明素养。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槐树村的新风气和村民文明素养正逐步提高,在春、夏、秋三季乡村旅游旺季期间,村民自发组织服务队,轮流为游客提供相关服务。如:义务指挥车辆停放、自觉清扫垃圾、在水库较为危险的地方温馨提示游客注意安全等。槐树村绝大部分村民认为,村规民约这一剂良药,解决了常年来形成的陋习、邻里间不信任、不文明的现象,促进了和谐相处、和谐发展,彰显了村规民约的魅力。
(刘绍发 本报记者 杨永忠)
新闻推荐
本报讯日前,巴中市南江县公安局收到一封来自长赤镇仙鹤小学六年学生岳秋菊写来的感谢信,信中表达了小秋菊同学对该局交警大队民警张清泉热心为她办理户口手续的感激之情。据了解,小秋菊家住南江县长...
南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南江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