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新闻 平昌新闻 通江新闻 南江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巴中市 > 南江新闻 > 正文

南江 绘就绿色崛起新画卷

来源:四川经济日报 2016-01-26 23:52   https://www.yybnet.net/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何菊 闫新宇

累计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58.79亿元,是“十一五”的18倍;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0亿元,较“十一五”末分别实现翻两番;城市品质全面提升,镇化率提高13.3个百分点;经济总量跨入百亿方阵,城乡居民收入较“十一五”末实现翻一番……

这,无不印记着70万南江人民铿锵奋进足迹。这,是一幅壮丽的“十二五答卷”。

对于南江县的这张“答卷”,巴中市委书记李刚在参加巴中市三届人大七次会议南江代表团讨论时给予充分肯定:“近年来,南江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尤其是以南江县委书记刘凯为班长的县委一班人,思路清晰、举措有力,善谋全局、紧抓大事,务实担当,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稳中向好\’良好发展态势。这些,从成果可以体现出来,从干部的精神状态可以体现出来,从全县城乡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可以看得出来,值得肯定!”

作为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南江是如何在逆境中作答这份特殊“考卷”的?未来,南江又将如何加快发展?请看本报记者从巴中南江发回的报道。

大胸怀“开放南江” 巴中“北向开放”前沿

“对外开放是贫困地区加快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刘凯坦言,“早在‘十二五\’初的探路发展破题中,南江就率先坚持把‘开放南江\’建设作为重要抓手,积极打开‘心门\’、打开‘山门\’,努力把南江建成巴中北向开放前沿阵地。”

建设“开放南江”,70万南江人民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拉开决战。

兴环境。大力破除山沟意识、垫底思维、自满思想,大力弘扬开放包容、创新自强精神,接纳转化先进理念、创新经验,积极站到客商的角度去倒逼观念转变和环境提升;持续深化行政审批、投融资体制机制、农村产权制度等重点领域改革;开工建设一大批重点交通项目,打通了南江乃至四川北上出川大通道,到成都、重庆、西安只需要3个小时,真正实现融入川、陕、渝“3小时经济圈”;以东榆工业园为重点,全面加大工业园区平台建设。

强招商。从县委书记、县长到部门、乡镇,人人头上有指标、有任务。县级领导干部和44个县级部门、48个乡镇分别落实了招商引资目标任务……截至目前,安徽海螺、江西宏盛、重庆宏帆、四川铁投、天津亿联、陕旅集团等一大批企业集团落户南江,累计签约项目152个,到位资金258.79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5倍,为南江加快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今日南江,开放合作已成为加快发展的“生命线”。五年来,对外开放不仅引来了资金、技术、先进的管理和新的理念,而且强力推动了市场观念的确立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大发展“产业南江” 创新升级发展新引擎

富民强县,离不开产业大发展。

“南江黄羊就是在南江这片神奇土地上孕育出的一颗耀眼明珠,是经过南江县几代畜牧科技工作者40多年培育出来的山羊新品种。”为把黄羊宣传出去,2015年10月31日,南江县委领导还专门带队前住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推介南江黄羊。

这只是过去五年南江创新推进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产业是发展之本。”南江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善君告诉记者,五年来,南江按照“新型工业强县、特色农业富民、生态旅游带动”的思路,坚持高点起步、高端切入,聚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现代康养业,着力创新绿色生态产品链、产业群培育,着力构建秦巴山片区绿色经济增长极。

旅游业——“十二五”期间,南江坚持把光雾山旅游作为先导性产业加快发展,邀请国际专业机构对光雾山进行整体策划和规划,着力打造山水旅游综合体和体验式生态特色旅游综合体,努力建设西部重要的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目的地。成功进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行列。成功创建光雾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醉美玉湖—七彩长滩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工业——“十二五”期间,通过构建产业集群,加快项目建设,培育工业企业,加大资金投入等措施,促进了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南江县按照“一县一园区、一园一主业”的要求,全面启动占地6平方公里的东榆工业园区建设,着力构建工业“3+1”产业集群;开通项目入园区“绿色通道”,实行项目审批限时办结制,加快推进汽车零配件制造生产等项目建设。目前,巴中海螺水泥建成投产,石墨勘探取得重大进展,以新材料为重点的新兴工业实现良好起步。

农业——“十二五”期间,南江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特色产业不断壮大。按照“南茶、北羊、中蔬(菜)粮(油)”的产业布局,着力建设现代农业生产基地。优质粮油增量扩面,建成三个十万亩生产基地。成功争取全国产油大县项目,有序推进千亿斤粮食增产工程,建成5个高标准粮油万亩高产示范片。特色农业提质增速,建成三条百里产业长廊。特色产业基地由60万亩增加到142万亩,市级以上龙头企业由11家增加到31家。主营业收入超亿元企业由5家发展到17家。

产业南江,正不断推动南江经济跨越发展。

大生态“生态南江” 铸造绿色经济增长极

行走在南江大地,处处均是“景区”。光雾山水、绿色森林长廊、新村集聚地、田园农家乐……一幅幅闲适祥和的生态图画,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到南江观光旅游。 

“生态环境,不仅是一种生产力,还是一种吸引力,更是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刘凯坚定地表示。

五年来,南江按照“生态立县、旅游强县、绿色崛起、同步小康”的发展路径,坚持放大用好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现代服务业,加快培育秦巴山片区绿色经济增长极。

坚持急不得、慢不得、更乱不得,积极稳步推进光雾山整体开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成功新创3个国字品牌,全域旅游、全景旅游逐步形成,传统季节游转变为四季游。

推进生态发展,南江成立生态县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将生态县建设任务分解落实到48个乡镇和21个县级部门,作为对各单位综合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奖惩的重要依据。

高要求、严标准,带来显著效果。南江县森林覆盖率逐年攀高,仅2014年就造林1594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6.9%,这组数据完美诠释了“天然基因库 西南大氧吧”的内涵。 

生态发展还体现在项目上。为保护南江生态,南江对前来投资的所有项目都一一甄别,对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的“三高”项目坚决说“不”。

生态经济项目一路绿灯,而不符合南江定位、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产业和项目则被一一请出了南江。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南江县逐步淘汰影响生态环境的落后产能,优先发展生态、环保、高效、节能的产业。先后关停乐坝水泥厂、中嘴火电厂等污染企业13家,关闭9万吨以下小煤窑9家。大力引进低污染、低能耗、高效益企业,先后有汽车零配件、环永农业等多个环保型工业项目落户南江。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8.7:43.1:28.2调整到15.8:57:27.2。

南江县域经济的转型升级,也得到了投资者的认同。“红叶把游客引过来了,我们要想办法让他们住得、吃得、玩得更好。”负责南江县桥亭旅游集镇综合开发建设项目的宏盛建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金虎说,以前在巴中,只能见到川陕游客,现在甚至能看到外国游客了。

目前,南江生态优势已强劲凸显,绿色崛起底气十足。

大民生“幸福南江” 脱贫攻坚惠一方百姓

经济的发展最终落脚点在改善民生上。

一项项惠及民生的城市建设、交通道路等项目全面推进;一栋栋设计一流、功能完善的廉租房拔地而起;一个个景色优美、风格独特的城市公园、景观带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十二五”以来,南江县深入实施民生工程,切实解决群众住房难、出行难、饮水难、上学难、就业难等民生问题。

“道路硬化了,家家户户住进了新居、用上了自来水,村里环境整洁了……”南江县沙河镇红光村的村民们说起村里发生的变化,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五年来,南江始终坚持民生优先理念,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以推进,南江累计实现民生投入130.42亿元,贫困人口由15.4万人减少到5.4万人;改变了343个村行路难的历史,解决了18.8万人安全饮水和10余万人住房不安全问题。

改造农村土坯房(危旧房)2.65万户,实施地质避让搬迁5857户,解决10余万人住房不安全问题;城乡低保累计救助困难群众200多万人次,五保、特困群体救助、孤儿供养标准全面提高;新(改)建各类水利工程2135处,新增蓄引提水能力790万m3,解决了18.8万人安全饮水;建成高山区流坝220KV、寨坡110KV、大坝35KV输变电工程,彻底解决18个乡镇、52个村、3299户边远地区群众用电难问题。

南江县中医院、保健院整体迁驻新院区,建成体育馆、影剧院、城市公园、城市规划展览馆等一大批民生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社会救助兜底扎实有效,低保、五保、特困群体救助、孤儿供养标准全面提高。

生活在南江的人们深有体会:吃得放心了,住得舒心了,真是宜游宜居宜业!

大谋划“未来南江” 建设富丽安康新南江

过去的五年,是南江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五年;未来的五年,南江又将如何发力?

“将紧密结合南江实际,进一步吃透县情,科学谋划好南江的‘十三五\’规划,坚定‘生态立县、旅游强县、绿色崛起、同步小康\’的发展之路,立足南江优势,打好生态牌,下好开放棋,奋力加快建设富丽安康新南江。”李善君如是说。

到2020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消零分别年均增长8.5%、14.9%、18%、13.5%。森林覆盖率达到70.5%、森林蓄积量达到2100万立方米,县城区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30天以上,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生态环境指数EI值达到70以上。

到2018年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2020年巩固提升不返贫,与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形成脱贫奔康全域化、支柱产业特色化、基础设施网络化、开放合作多元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发展一体化、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发展新格局,建成国家主体生态功能示范区、西部康养休闲旅游示范区。

“十三五”时期,南江将继续以创新发力、以协调合力、以绿色强力、以开放聚力、以共享活力,努力以新的理念引领新常态、展示新作为、推动新发展。

声音>>

南江县东榆镇槐树村村民

曾正平:

“原来我住在破旧的四合院土坯瓦房,家里只有箱子、柜子、架子床等老式家具。近年来,在县脱贫攻坚团队帮扶下,我成为养猪大户,逐渐提高了收入,也搬了新家,我现在住的是一楼一底的新房,内心非常高兴,未来准备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增加收入。”

南江县罗家沟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滕文才:

“政府帮扶,我的种植基地发展才如此顺利。之前,种植基地的一条机耕道需要拓宽硬化,没想到一个多月路就拓宽了,南江县委、县政府为回乡创业者创造了条件,我们这些创业者们激情很高。”

南江县关坝小学三年级学生

颜妍:

“学校进行重新修建后,有着明亮的教学楼、舒适的学生宿舍楼、宽阔的操场、装修一新的电脑室,还给我们准备了营养餐,感觉到学习环境与城市小学没什么不同了。父亲说,现在农村娃娃的学习环境比以前好了一百倍。”

成都游客侯青龙:

“2015年国庆节,我到南江游览红叶和光雾山,简直是人山人海,而且现在山上也有4G网络了,不像以前,上网发个照片都是很慢。南江景区变得‘智能化\’了,真的非常好。”

外来客商徐云波:

“非常看好南江自然景观,我们将以光雾山景区为基础,进行仓储物流、大数据、农副产品等深度投资。”中国青旅实业(集团)公司物流事业部总经理徐云波表示,“青山绿水的生态资源、川东北门户的区位优势、石墨等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高起点的后发优势,让中外名企对投资南江形成共识。”

南江县居民李青:

“我在南江工作生活这么多年,感受到南江环境的巨变,不仅教育越来越均衡,更是出台了关乎民生福祉的政策,生态环境也越来越好,城乡建设日新月异,感受到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新闻推荐

南江县沼气集中供气示范工程项目顺利完工

四川经济日报巴中讯(梁鑫记者何菊)记者昨日从南江县农业局获悉,该县农村沼气集中供气示范工程——赶场镇西坝村沼气集中供气示范点已于近日顺利完工。同时也标志着该县沼气工程综合利用水平又上了一...

南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南江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秋收玉米金灿灿2015-10-13 20:46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1970-01-01 08:00
评论:(南江 绘就绿色崛起新画卷)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