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站长,你看嘛!因为前段时间常下雨,我家的小麦没种上,现在‘立冬\’都过去这么多天了,我种的这小麦还能不能高产?”近日,当巴中市南江县农业局农艺师何佳来到燕山乡枇杷村时,正在播种小麦的村民王天和问道。对此,何佳说,晚播小麦往往冬前苗龄小,开春后抽穗、开花延迟,成熟过程缩短,且后期易受干热风和锈病的侵害,千粒重降低,对产量影响很大。要想晚播小麦夺高产,技术措施必须跟上。
选好品种 施足底肥
弱春性品种发育快,生育期短,春化时间短,幼穗分化、灌浆速度快,易成大穗,成熟较早,适宜晚播。适宜南江晚播的小麦品种主要有郑麦9023、豫麦70等品种。同时,晚播小麦要施足底肥,增施速效氮肥,补充磷钾肥,做到促苗早发。一般施肥量为每亩施有机底肥2~3立方米、碳酸氢铵50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用尿素2.5公斤作种肥或表层肥。农家肥不足时,可增施饼肥50~75公斤,有机肥或碳酸氢铵要翻耕底施,磷肥要撒施,尿素可与种子混合施用,但一定要均匀,且不可过量,以免烧根烂芽。
晚中求早 催芽播种
尽量早腾茬、早整地、早播种,预先送农家肥到地头,实行简易整地法,减少犁地次数,或浅耕灭茬播种,力求晚中求早。播量可加大为每亩12.5~15公斤,基本苗数控制在20~30万,以主茎成穗为主、分蘖成穗为辅,争取较多的亩穗数。晚播小麦催芽播种,可促苗早发,具体方法是:将种子放在20℃~30℃的温水中浸泡5~6小时,捞出晾干播种,可比干籽播种早出苗2~3天。也可用20℃~25℃的温水浸泡小麦种子24小时,待种子吸足水分后捞出,堆成30厘米厚的种子堆,每天翻动几次,在种子胚部露白时摊开晾干播种,可比干籽播种早出苗5~7天。同时要适当浅播,让小麦早出苗、早分蘖。
加强管理 促苗壮穗
根据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返青期促小麦早发快长的关键是提高地温,管理重点是镇压划锄。具体讲,开春后,小麦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生长加快,对肥水的需求增加,水肥充足有利于促分蘖,多成穗、成大穗,增加穗粒重。开春前,每亩可追施尿素15~20公斤,磷肥不足的,每亩可补施磷酸二铵10公斤。地力较好、基肥充足、麦苗生长较旺的麦田,可推迟到拔节后期追肥浇水;群体不足的晚播小麦,应在返青后期追肥浇水,促进春季分蘖增生。
苗期追肥 分类控量
一类苗,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在60~80万左右,其标准是叶色正常,植株健壮,这类苗可在拔节期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2~15公斤。
二类苗,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在45~60万,其特点的群体偏小,应在“冬至”节前后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其中麦苗偏弱、群体不足的麦田,可加重30%的尿素施用量。
三类苗,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小于45万,叶色较淡、长势较差,应及时进行肥水管理,春季追肥可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返青期,每亩追施尿素5~8公斤;第二次在拔节期,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
旺苗,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大于80万,叶色浓绿,有旺长趋势,应中耕镇压,减少氮肥施用。在拔节后期每亩施尿素8~10公斤。
(本报通讯员 肖定怀)
新闻推荐
东坡区开展农机交通安全集中整治行动本报讯近日,记者从眉山市东坡区农业局获悉,为确保东坡区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该局组织农机监理人员联合公安交警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整治行动,对农...
南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