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下旬,由四川日报全媒体集群、成都市妇联共同发起,华西手机报、成都市妇联女性就业服务中心承办的“指尖的爱”-2014红围巾行动启动。这次公益活动旨在实现“一份爱心,两份温暖”,向留守儿童和老人捐赠过冬的围巾、帽子、手套,同时也为失业、失地及留守妇女带去手工编织订单以赚取手工加工费。
伊利乳业号召社会各界加入红围巾行动
截止目前,我们已经收到近500件读者捐赠的帽子、围巾、手套等御寒物质。伊利乳业也率先认购了一批由成都市妇联组织失业、失地及留守妇女编织的温暖三件套,捐给留守儿童和老人。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先者,伊利一直致力成为赋予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公民,并持续回馈社会。而在伊利乳业的号召下,越来越多的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也联系到我们,纷纷加入到爱心认购行列中。
本月26日,我们将把首批御寒物资送至南江县团结乡小学,学校286名留守儿童将获赠由你编织、认购的帽子围巾手套温暖三件套。如果你想与我们同行,亲手将围巾送到孩子们的手中,可拨打028-86968961报名。
爱心学生学钩编送温暖
本次红围巾行动还得到了不少学生群体关注,她们纷纷表示希望编织培训开进校园,让他们有机会亲手为留守孩子们编织温暖。12月8日,我们专门在四川商务职业学院开设了“编织课堂”,80多位学生志愿者加入编织学习。经过半天的学习,大部分同学都掌握了手套编织技术,不少有编织基础同学的“手套”作品初现成效。经过半个月编织,同学们已将各自负责的编织手套成品统一交由市妇联工作人员保管。元旦节前,我们将把手套亲手送到留守孩子们手中。
温暖孩子更让“母亲”居家赚钱
红围巾行动除了将惠及留守儿童和老人,也温暖了成都市及其周边的一批待业妇女群体。从活动推出以来,我们已在龙泉斑竹村、大邑雾山乡、崇州文井江镇、大同乡等地,为当地妇女开展多次长期“编织培训”,近200名待业妇女参加了培训,接下了编织订单,获得了第一份编织收入。农村妇女陈玉莲说:“过去我就在家带孩子,围着锅边转,没想到如今也成了有技术的‘巧织女\’,5天就钩编了5套半,领了440元钱,很开心。”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希望用传授一门技术的方式,切实改变留守妇女们的生活现状,让她们留得住守得下,照顾得了老人孩子也挣得了钱。救助了母亲,才能改变一个家庭,这个冬天才真正不会寒冷。
>>>送温暖倒计时
爱心围巾期待有你一份
随着年终临近,红围巾捐赠行动也进入倒计时。如果你也想参与到本次活动中,1、亲手编织围巾、帽子、手套等,邮寄(或送)至成都市红星路二段70号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华西手机报收(电话:028-86968961)2、拨打读者热线:028-86968961,出资认购成都市妇联组织的主要由失地、失业妇女们构成的“巧织女”们编织的围巾、手套、帽子。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俸奎)“网络随性,想发就发”,抱着如此心态的两位网民杨某、李某某需将在以后改变这种错误的认识。2月22日,成都警方向媒体通报,这两名涉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案件的嫌疑人全部被警...
南江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江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