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根平 通讯员 武虎平 高虎林
“还是国家政策好,推动咱农民进城进镇。现在,我真正体会到住楼房就是好,吃水不用挑,做饭不烧柴,冬天有暖气,购物、看病、娃娃上学都很方便。”
“我家里9口人,在镇上新建的新型社区购买的这套价值13.39万元面积105平米的房子,享受8.06万元的补助,我自己仅负担4万元,没有一点负担。”
日前,在太白县县镇集中安置小区,住户们你一句,我一句聊起他们的心声。
出台政策 提高农民进城的积极性
太白县山大沟深,群众居住分散,部分村距离镇区就有30多公里,农民生活极其不便。为改变现状,该县从破解政策瓶颈和降低房价两个关键问题入手,制定了《太白县统筹委关于进一步促进农户进城进镇购房补助办法》。该《办法》明确提出,具有太白县农村户籍的贫困户、危房户、居住偏远户、残疾人户在安置中均可享受补助政策。其中扶贫移民搬迁补助标准为每人3800元,每户再增加1000元宅基地整理费;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补助标准为每人4000元;危房改造补助标准为中央每户7500元、省每户1900元,合计9400元;残疾人建房每户补助7000元。补助资金由各对口单位按照直接拨付到购房农户。该《办法》的出台,让偏远地区的农民进城有了热情。
让利于民 最大程度减轻农民负担
政策的出台,吸引着农民从“不愿意进城”到“千方百计想进城”。仅2013年就有1306户农民提出了购房申请,近700户群众更有意愿在当年年内进城买房。咀头镇凉峪村村民杨涛,长年在外务工,妻子在家照顾80岁的老人,儿子结婚不愿在农村建房,打算在城里买房居住。县上的补助政策出台后,他第一时间报名申请,在县城购买了103平方米的房子。为了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该县相关部门多次与各开发商约谈,对进城农户购房实行团购优惠价,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群众的经济负担。
多姿多彩 农民城市生活得好自在
为了扎实有序落实惠民政策,该县按照“贫困户、危房户、居住偏远户、残疾人户、计生户和在城镇务工、经商、伴读人员优先,未享受过扶贫移民搬迁、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补助三项政策的优先”原则,在三年内分批次予以解决。三年来,各镇应群众需求建设了15栋386套住宅,606户群众在县城购房。
随着更多的农民进入新型农民社区,居住环境的改观,生活条件的改善,经济收入的增加,良好习惯的养成,休闲方式的多样,文化生活的丰富,使进城农民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开阔了视野,在耳濡目染中接受现代文明的熏陶。
结束语
天蓝、地绿、水清、路畅、业兴、人和,这是进城农民对“慢城太白”的切身感受,“秦岭里的香格里拉”这一城市名片正在向臻美、富足迈进。
新闻推荐
阳光讯(记者邓锦龙)7月28日下午,太白县靖口镇联合该县国土局,在大地岭村举行了灾害应急演练,以此提升群众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反应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据了解,此次演练是假设大地岭村,近期...
太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太白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