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新闻 凤县新闻 麟游新闻 千阳新闻 陇县新闻 眉县新闻 扶风新闻 岐山新闻 凤翔新闻 太白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宝鸡市 > 岐山新闻 > 正文

农技人员宣世荣用生态方法给土地“治病” 蚯蚓重返果园果农收益倍增

来源:宝鸡日报 2018-12-28 09:32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12月27日,岐山县蔡家坡镇胡新村猕猴桃种植户韩娟将最后一批猕猴桃装车运走,3亩猕猴桃卖了5万元,这让她笑开了花。韩娟说:“我这是生态种植,慢工‘熬’出的收益!”

这些年来,“竭泽而渔”向土地要效益的现象在农村很普遍,高频次上化肥,农民是增收了,但土地板结、营养流失严重,把地“掏空”了,反过来又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

那么,怎么改变这种急功近利的方式,让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蔡家坡镇特色农业办公室的技术员宣世荣20多年来致力于研究“如何让土地恢复生态平衡”的课题。他将传统的堆肥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结合起来,总结出“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变废为宝法”“有机肥唱主角施肥法”“固碳增氮补营养法”,倡导农民培育“厚土”。

起初农民不认可这种方法,嫌慢且工序麻烦,韩娟就是其中一位。但当她种了8年的土地肥劲日渐被“拔光”,增施化学肥料种出的果子卖不上好价钱时,她才意识到,不让土地恢复“健康”,土地就不会给人好回报。

按照宣世荣的指导,去年12月韩娟开始走“土壤改良之路”。她把地里收集的枯枝烂叶粉碎,与鸡粪混在一起,加入麸皮、红糖、酵素等原料,搅拌均匀开始堆肥;十几天后,堆肥温度达到60摄氏度以上,韩娟又将堆肥翻了一次。邻居笑她费这事干啥,直接买化肥施到地里多省事,韩娟没有理会。

3个月后,堆肥发酵成熟,韩娟在果园行间开出一道道深沟,将肥料埋进去,又在行间种上草。今年9月,当周边其他园子的猕猴桃树叶纷纷掉落时,韩娟的园子四处可见蚯蚓,土壤由黄变黑,“抚育”出的果树叶片肥厚,果实饱满。一位果商见后,当场给出村里最高的收购价——每公斤6元,韩娟一下子信了:厚养土地,终有收获。

宣世荣告诉记者:“使用生物酵素将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加工成有机肥,减少了病虫害隐患,有机肥的大量使用又大大降低了化肥和农药的投入量,虽然费时间和人力,但保护了土地,反而让农产品的效益上去了,长远看对农民是好事。”

陕西省猕猴桃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刘占德介绍,宣世荣为土地“治病”的“厚地模式”,净化了环境,修复了生态,促进了农业循环和可持续发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猕猴桃试验站因此特聘他为土壤肥料专家。

如今,在宣世荣的推广下,宝鸡市已建起“厚地模式”示范田5000多亩,引领1000多户果农开展生态种植。

本报记者魏薇鲁淑娟

新闻推荐

一女子遭遇电信诈骗岐山警方成功挽回群众经济损失十万元

记者赵小康“真是感谢民警及时到来,否则近10万元将被骗”。近日,岐山县公安局蔡家坡派出所成功劝阻一起电话诈骗案件,止付人...

岐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岐山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农技人员宣世荣用生态方法给土地“治病” 蚯蚓重返果园果农收益倍增)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