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新闻 凤县新闻 麟游新闻 千阳新闻 陇县新闻 眉县新闻 扶风新闻 岐山新闻 凤翔新闻 太白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宝鸡市 > 岐山新闻 > 正文

麦草窝里捡金蛋

来源:陕西农村报 2018-09-10 09:38   https://www.yybnet.net/

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年

司马迁杯

民歌民谣新闻头条征文大赛

中国好花椒韩城大红袍

韩城创建全国大红袍花椒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

岐山 冯虎林 杨智文

岐山县雍川镇是蔡家坡塬上的“小江南”,良田广袤,一马平川,这里曾是1931年美国旧金山万国博览会上参展获奖、并被近年来列为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岐山手工空心挂面的主产地,也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名盛一时的“8819”秦椒繁育推广裁植基地。

当改革开放的大潮一浪一浪奔涌到这个西府农村时,人们甩开膀子大干。在管饱肚子之余,大家思谋着如何依靠果树的栽植发家致富,结果出现了一哄而上、盲目跟风的大面积苹果栽植热,造成粮食面积骤减,低迷尴尬的苹果市场给了农民当头一棒。当时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

猪上千,牛上万,

一个馍馍两块半,

苹果拿来垫牛圈,

果树挖了堆一院,

盲目带来白白干。

吃了教训,自然长了记性。人们重新转型,在传统优势产业上下工夫,依托岐山是优质小麦主产区优势,重新在粮食生产上狠下工夫。但是,机械收割完小麦后,遍地空旷无垠的麦茬成了废弃物。最初,人们选择就地放火焚烧,这一烧,烧出了火灾,也烧出了事端!这真是:

遮天蔽日烟滚滚,

噼噼啪啪“炒棋豆”。

风向万变难摸准,

火趁风势不由人。

生态污染行为丑,

片片田地留“疤痕”。

殃及庄稼痛疾首,

邻里收成付东流。

发展才是硬道理。岐山县雍川镇袁家村的袁建文,是个吃臊子面啃锅盔、麦草窝里滚大的汉子。借着改革的东风,他慧眼瞅商机。在他看来,漫田遍地的麦茬,就是一片片取之不尽的“富矿”。他决心走麦草回收利用加工的致富路子。

2009年,袁建文在自己家乡雍川镇创立了“岐山联盟秸秆加工专业合作社”。凭最初的五个人和仅有的三台机械,在每年夏收过后的广阔天地里,开始了热火朝天的秸秆回收储运的工作。村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拖拉机,跑得欢,

带着机器拾秸秆。

利秋利播利深翻,

生态环保功在先。

往年柴草一把火,

今日麦草钱串串。

经过几年的滚动发展,袁建文的秸秆专业合作社己由当初的5人,发展到现在的260多人;农业机械由当初的3台发展到现在的100多台(套),其中秸秆捡拾打梱机达到45台。一台麦草捡拾机一个夏季可捡拾麦草150多吨,按合作社每吨350元收购价,一个农机手一个夏季毛收入即可收入五六万元。

近年来,国家提出了“秸秆利用,保卫蓝天”的口号,加强小麦秸秆的综合利用,麦草捡拾机将散落田间的麦草不停地“吞”进肚里,继而不停地“吐”出一梱梱方形的“草面包”,成为农民近年来增收的一条新途径。人们都说:

地绿了,天蓝了,

农村空气更好了。

麦草变废为宝了,

卫生环保增收了!

合作社的发展壮大,秸秆回收利用作业范围已遍及周边5个乡镇,面积达到7.5万亩,实现了麦草就近收集、加工、运输和储藏的运营体系,成为宝鸡地区秸秆回收加工行业的领头军:

改革换来新观念,

秸秆不烧保蓝天。

告别浓烟和危险,

绿色环保又安全。

高端农机神威显,

麦草打梱变金钱。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农民靠麦草也能把日子过美!这真是:

昔日麦草多废弃,

今日变成摇钱树。

麦草窝里有“金蛋”,

柴(财)源滚滚不停息。

新闻推荐

从“干馍馍”到“袋袋奶”

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年司马迁杯民歌民谣新闻头条征文大赛中国好花椒韩城大红袍韩城创建全国大红袍花椒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岐...

岐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岐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拾荒老人 杨亚棉2018-08-31 02:23
猜你喜欢:
十万个为什么2018-09-07 10:18
评论:(麦草窝里捡金蛋)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