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新闻 凤县新闻 麟游新闻 千阳新闻 陇县新闻 眉县新闻 扶风新闻 岐山新闻 凤翔新闻 太白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宝鸡市 > 岐山新闻 > 正文

周原之周宋婉琴

来源:宝鸡日报 2017-06-17 05:04   https://www.yybnet.net/
《诗经·大雅·绵》说,古公亶父带领周族人来到岐山脚下的平原,在此挖窖开窑,修屋建房,娶妻生子,开渠垦荒,划疆治理,扎下根来,称这片美丽又肥沃的土地为周原。“作五官有司,民皆歌乐之。”于是,周原成为周王朝的发祥之地。

《史记·周本纪》记载:“因大王所居周原,因号曰周”“邑于周地,故始改国曰周”。其实不然,这个记述有因果倒置之误。在岐山县岐水边的一处断崖上,考古专家曾经发现了大量陶器碎片,这些碎片与西安半坡出土的陶器同属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遗迹,这说明在周朝以前 3000年,此地就已经有先民繁衍生息,周原的文明史至少要提前到 6000年前。该地被称为周原,是在周人定居于此后得名的,而周族源于姬姓,是黄帝的后裔。《说文》称:“黄帝居姬水(一说是陕西关中中部武功县一带的漆水河,另一说是位于陕西关中北部黄陵县附近的沮河,两河均是渭河的支流),以姬为氏,周人嗣其姓。”

今人所见到的最早的“周”字,出现在殷墟以及周原出土的卜辞中。甲骨文的“周”字形,最初不带“口”字,在“田”的四个方格里各有一个大点,共四个点,表示“封田分地”之意。而“封田分地”最早是王室贵族权利所属。可见甲骨文所表示的“周”字,表示界限划分得非常鲜明的农田。后经过衍化,形成今天“周”字的形象。

郭沫若认为:“周象田中有种植之形。”有稠密和周遍的意思。据张日舁考证说:“口像四周田界,其中阡陌纵横,像田中所植,田言种植之地,圄则指四周四至,两者所指不同,而取谊则近,故《成周戈》,周字直作田。”也就是说,最早的“周”字是指界限分明的农田,田里种满了庄稼,即指田间阡陌纵横的农田。

在出土的甲骨文、金文中,“周”已经是作为一个方国出现在卜辞与青铜器上,而不再是一片农田。周人用“周”命名自己的发祥之地和自己国家的国号,这与其发家史密切相关,即与周朝先人的农业生产和迁徙活动密不可分。据记载,周族最早是西部的一个部落。在远古时期,周人的祖先名字叫弃,在尧帝时被举为“农师”,负责农业生产方面的事情,受封于邰(今武功西南),被尊称为“后稷”。

所谓“后稷”,就是农业之神的意思。首先,“后”最早是中国的君称。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后”起初是指全族的尊母,等父权时代取代了母权时代,“后”就变成了男君,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延续了这一称号。其次,“稷”即谷子,去皮后就是小米,盛产于西北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之一,是一般平民百姓赖以糊口的主食。周朝建立后,又以社稷作为国家的象征,“社”代表国土,“稷”代表民食,寓意五谷丰登,并一直沿用至今。在今宝鸡市境内,还保存有姜城堡、姜嫄庙和神农庙,而且在杨凌农科城也塑造了后稷雕像作为城市标志。

后稷,农神的代名词,与“周”字密切相关。如前所述,按照诸多专家学者考证所得,田野间种禾养家的“周”字,字里那象征禾苗的小点分明就是以“稷”为代表的那些农作物。

后稷的后代公刘经过艰辛努力,终于率领族人在幽地(陕西旬邑、彬县一带)建造了以农耕为主的城邑,从而定居下来。自此,如《史记·周本记》所形容的:“周之兴自此始。”自公刘之后九世大约 200余年后,周族首领叫古公亶父(后被尊称为周太王),因为实在无法忍受戎、狄这些游牧部族的侵扰,就率领周人南迁,经永寿、麟游,翻山越岭,渡漆水,迁至今天宝鸡岐山之阳(南)的周原沃野。这个古公亶父便是周王朝的奠基人、周文王姬昌的祖父。古公亶父与中原共主——商朝开始建立起稳定的同盟关系,卑事商王武乙,从而建立以自己的族号“周”为国号的国家,作为商朝的邦属小国,奠定了王业基础。周人接受了商朝的文化系统,尤其是其天命观。后来,周朝建立之后,这套天命观念经过了周公旦的整理,成为立国的政治法理基础,形成了影响后代王朝数千年的“奉天承运”的君权神授概念。

根据《竹书纪年》以及民国之后疑古派顾颉刚等史家的看法,古公亶父时期的周国,已经有了“翦商”的想法,他们认为吴国的建立便是最有力的实证。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偏爱小儿子季历及其子姬昌,长子泰伯及次子仲雍为顺父意传位与季历,便只身逃亡荆蛮,与当地本土氏族结合,后建立了吴国。《竹书纪年》以及顾颉刚等史家认为,泰伯、仲雍的这个做法其实是周人打算建立西、南两个战略方向的结果。

古公亶父迁至周原后,曾在距岐山箭括岭脚下 10华里处的岐阳村居住。在他居住过的地方,后人修起了周太王祠堂,供奉着古公亶父,还有他的儿子季历、孙子姬昌(周文王),故称“三王庙”。如今,周三王庙内还立上了周太王的长子泰伯和次子仲雍的牌位。

季历继位后,商朝的一些方国(余吾戎、始呼戎和翳徒戎等)叛商,商王命令季历带兵征服,解除了商朝的危机。因为此次征战功劳,季历被商王太丁封为西方诸侯之长,号称“西伯”。但此后,周族势力的进一步发展威胁到了商朝统治,太丁出于政治考虑,设计杀死了季历。

周部落兴盛于周文王做首领的时候,在他的统治下周部落势力强盛,文王死,次子姬发即位,率兵会盟军于孟津(今河南孟津),公元前 11世纪,周武王率戎车三百,虎贲三千,甲士四万五千与商朝 70万军队大战于牧野(今河南汲县)。武王灭殷以后,就以“周”为朝代名,周朝立,实施分封制,大封皇族及功臣。前 1043年,周武王殁,子诵即位,是为周成王,由周公旦辅政。周公制礼作乐,形成了西周特色的礼乐文化与礼乐文明,对后来历代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从 1976年起发掘的岐山县凤雏村建筑遗址中,发现了约 17000多片卜骨卜甲。其中 290多片有字,这些甲骨文记载了祭祀、征战、狩猎、政治、外交等方面的内容。

法国汉学家格拉耐在其名作《中国古代的祭礼与歌谣》中说:“中国古代的祭礼是季节性质和田园性质的。”对农神的祭拜是周人最重要的农业祭典之一。《小雅·甫田》描述了周人全年的农业生产活动,以及围绕农业生产所进行的一些祭祀活动。“琴瑟击鼓,以御田祖”展示的是钟鼓齐奏、琴瑟和鸣的祭祀情景。以乐娱神媚神,是先民观念中能够与神进行沟通的方式。对农神的祭祀,如《小雅·大田》所描述的那样,周人希望农神消灭虫害、布播雨水。

《国语·周语》记载,历史发展到西周王朝时,农官有后稷、农师、农正等。其中,“后稷”又称为“稷”,为“农官之君”,官职地位很高。王安石《诗义钩沉》认为:“田祖者,生而为田畯,死而为田祖,若乐工死而为乐祖也。”这是对周人农神沿袭、祭祀的总结,认识到了这种生前为农官、死后成农神的由人到神的转化现象和规律,也体现出周代礼制中“尊祖”“重德”“重功”的祭祀原则。

从周原之“周”的渊源,可以了解周人创业之路的艰难过程。周王朝发祥于周原,周王朝建立之前的悠久历史喻示我们,正是土地的不断开辟、田野间农作物的不断丰富、农耕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以农业为主的周族经济逐渐走向繁荣,文化逐渐走向兴盛,包括武力在内的国力逐渐走向强大,各项政治制度逐渐走向完备,最后由一个小邦国成长为一个强盛的大国,从而取代商朝成为天下的主人,建立了以“周”为国号的封建王朝,统治中国八百余年。

(作者系中共宝鸡市委党校校委委员、行政管理与法学室主任,历史学副教授,宝鸡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宝鸡炎帝与周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宝鸡国学研究会副会长、宝鸡传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新闻推荐

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宝鸡市召开会议对此进行安排部署

本报讯6月8日,全市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座谈会召开。会议强调,全市各级党组织要以严的精神、实的作风,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核心关键,抓常抓实抓长,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为全...

岐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岐山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周原之周宋婉琴)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