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新闻 凤县新闻 麟游新闻 千阳新闻 陇县新闻 眉县新闻 扶风新闻 岐山新闻 凤翔新闻 太白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宝鸡市 > 岐山新闻 > 正文

推进投融资机制创新 实现稳增长成效显著 宝鸡市十项金融措施助力追赶超越

来源:三秦都市报 2016-11-29 00:00   https://www.yybnet.net/

9月28日,宝鸡市又一重大工程——国家高速公路G85陕甘界至陇县(火烧寨)段开工,这是宝鸡市今年开建的第五条高速公路项目。据了解,今年以来,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形势下,宝鸡市系统谋划,整体设计,出台了加快投融资机制创新的实施意见,通过十项措施,全面推进投融资工作,为城市建设、民生工程、交通道路、产业扶植等方面提供了资金保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有效推进了稳增长目标的实现。

金融就是经济的血脉 加快投融资创新确保稳增长

今年以来,各级政府都在努力实现追赶超越、稳增长的目标。而宝鸡市通过投融资机制创新,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效果。那么,宝鸡市的具体做法有哪些?记者采访了宝鸡市市长惠进才。

记者:宝鸡市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稳增长的?

惠进才:我觉得,要实现稳增长,要追赶超越,必须要有超前的发展理念。加快发展是宝鸡的一个基本思路,宝鸡的快速发展,也是为全省发展作贡献。宝鸡现在处于经济结构调整期、加快发展的机遇期和窗口期,一定要树立信心,应对经济下行,稳增长,变思路,转观念,促转型,推进改革,加快发展。在转变经济形势方式方法加快生产的同时,必须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发展的过程就是资本聚集的过程。资本能够连接技术,如果没有资本聚集,就没有产业聚集,就没有投资,就无法保障稳增长。因此,宝鸡市抢抓机遇,加快了投融资机制创新,通过十项措施,全面推进投融资工作,盘活资本,有效推进了稳增长目标的实现。

记者:在投融资机制创新方面,宝鸡市有哪些独特的做法?

惠进才:促进投融资机制创新,一是定位的发展,扩投资、补短板、促转型。通过扩投资来补发展短板。发展中的短板实际上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是需求侧的短板,一个是供求侧的短板。我们距2020年奔小康还有一段距离。我认为,中西部地区至少有百分之五十的投资还没有到位。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所以,加大投资仍然是西部地区面临2020年奔小康要做的重要工作。其次是促转型,转型是通过项目优化存量。互联网+是从技术角度说的,从金融角度讲,那就是金融+,从金融管理角度讲,就是金融+的问题。金融就是经济的血脉,离开金融任何都是寸步难行的,实际上,经济发展应该是互联网+金融。二是具体操作上要做实,做新,做精。做实,是上接天,下接地。上接天就是要接国家的金融政策,下接地就是根据宝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做新就是融资的方式方法要符合现代金融的要求;做精就是要有针对性。从整个效果来看,宝鸡的GDP增长今年能保持在8%以上。

财政保运转融资保发展 依托投融资支撑全覆盖

记者:投融资的机制创新,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

惠进才:创新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西部地区财政收入量都不是很大,财政自身实力有限,必须依靠外来资金。可利用的建设资金有限,就必须解放思想,不能只算财务账。投融资的机制创新,要坚定信心,提高认识,紧抓机遇。今年中央下发18号文,总体向好,整体鼓励投资,既开放又规范,要理性分析国家机遇,算好政治账、经济账、政策账、发展账、债务账五笔账,面对“供给侧改革”和“加大投入补齐短板”两种声音,要保持定力,稳定增长。这五笔账算好了,大家的思想自然就解放了,观念改变了,发展创新的步子更坚定了。

宝鸡实施的投融资机制创新十项措施,拉动了各个领域的投资,今年一年,陆续开工6条高速路项目建设,是宝鸡历史上建设高速公路项目最多的一年,综合管廊今年已建成10多公里,是全省最多的。旧城改造是国家的试点城市,这些都走在全省的前列。最后一公里是宝鸡的一个自选动作,原来的路只修到村,走一走就断头了,今年要投资几十个亿,解决群众穿两双鞋的问题(出门穿皮鞋,进村穿雨鞋)。力争三年内把农村所有的巷道,村组路全部要修通。通过融资来解决民生问题。还有燃气进村,城市建设,渭河治理,生态建设投资,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海绵城市,综合管廊城市基础设施及其他行业,投资量都非常大,这些资金都是用投融资来解决。城市的发展必须要与城市的需求相适应。要提高城市的效率,搞专项资金。理念要变,要让钱跟着事走,不要让事跟着钱走。

记者:投融资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与帮助有多大?

惠进才:投融资对中小企业的帮助是非常大的。对中小企业有担保贷款,解决了中小企业资金周转难,贷款难的问题,对于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按照国家的投融资路径和措施,给予扶植。宝鸡今年投融资改革创新,全市计划总投资达2000多亿元(包括新建、续建的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项目)。

总之,投融资机制创新,为宝鸡的全面发展和稳增长提供了有力资金支撑。

推进投融资机制创新 宝鸡市十项措施实现全覆盖

为适应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的形势,2016年初,宝鸡市主管金融工作的副市长丁琳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放大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发挥金融杠杆作用”的思路,带领有关人员深入调研,进行总体设计谋划、协调推进,积极在全市建立多元化、多渠道投融资机制。经过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宝鸡市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投融资机制创新的实施意见”,通过十项措施,全面推进投融资工作,突破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的资金瓶颈制约,激发了创新创业的活力,为推进稳增长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保障。

设立一批基金。通过联接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设立各类基金,发挥财政资金放大作用。设立宝鸡市投资引导基金,采取母子基金的模式,基金规模100亿元,下设城市建设、社会事业、重点产业三只子基金,正组建6亿元规模的城市建设基金,并筹划设立汽车及零部件等6个产业子基金。设立宝鸡市首只城镇化建设发展基金,将为全市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建设提供融资支持,基金规模12亿元,已完成前期准备。设立应急转贷基金,在市中小企业融资性担保公司和眉县分别设立了5000万元、2000万元应急转贷基金,累计为200余户企业解决转贷资金20亿元;并筹建高新区2亿元、岐山县1500万元应急转贷基金。发挥创投基金作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宝鸡红土、西凤通江四只基金已设立并运行,已投资10余个项目。

做实一批融资平台。发挥市场作用,推动投融资平台发展壮大。首先是做大做强市县投融资平台,推进宝鸡市投资集团实体化经营,推动有经营收益和现金流的市级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改制,支持各县区逐步健全规范县级投融资公司。其次是增强融资担保能力,为宝鸡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恒泰融资担保公司分别增资1.5亿元、1.7亿元,两家机构担保额度提高了18亿元,同时在岐山、眉县等县设立了分支机构,增强了全市投融资能力。

组建一批融资公司。利用公司实体,拓展融资渠道、丰富融资方式,强化重点领域融资支持。在全市各县区组建扶贫投融资平台公司,承接上级扶持资金;争取扶贫再贷款6亿元,完成了全市11个县区共1.24亿元扶贫担保基金的设立,撬动金融机构为贫困户和扶贫龙头发放贷款2.5亿元;在金融系统开展了全市金融扶贫产品和服务创新竞赛活动,以产品服务创新推进金融扶贫。市政府已出资5000万元参与发起设立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组建宝鸡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创新一批金融产品和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强化创新,搭建合作平台,以创新破解融资难题。针对中小企业的税信贷、续贷宝等产品,全国首例的“钛产业互惠贷”、“保证保险贷款”等得到充分应用,其中“钛产业互惠贷”利用其基金为32户小微钛企业发放互惠贷款6100万元。通过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先后组织各类对接活动19次,为企业融资80余亿元,同时汇编《融资项目册》印发给银行等金融机构,编写《融资服务指南》印发给县区企业,推行“主办银行制”融资融智,实行一对一精准帮扶,变“企业找银行”为“银行找企业”。

设立引进一批金融机构。进一步丰富金融业态,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增加全市金融供给。组建宝鸡农商银行,将城区3家农商行(农信社)合并组建为市级农商行,同时积极引进恒丰银行、浦发村镇银行、中信证券等6家金融机构,完成陇县、眉县等7家县区农商行改制工作,使全市金融供给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扶持一批企业上市(挂牌)。支持引导企业拓宽多层次、多元化融资渠道,推进企业直接融资。全市建立了13家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库、36家“新三板”挂牌企业后备库,形成了上市挂牌推进梯队;西凤酒公司主板上市申报目前已得到中国证监会受理,在排队待审;今年宝鸡众力等5家企业成功挂牌“新三板”,在全市达到7家,位居全省第二位;宝鸡市投资集团成功发行全省首支城投类公司债10亿元。

谋划一批项目。通过项目引进带动投资,促进全市经济转型升级。先后引进投资80亿元的大美佛汤城项目、投资70亿元的年产36万台1.5T沃尔沃发动机项目、投资50亿元的长青能化90万吨甲醇项目、投资30亿元的九龙大峡谷旅游开发项目、投资22亿元的泰华物流产业园项目等一批大项目相继开工。截至9月底,全市完成招商引资项目752个,实现到位资金748.54亿元;全市350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488.56亿元,其中开工新建项目210个,开工率达到96.77%。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资金,争取中省总投资477.6亿元的七条共400公里的高速公路,已开工建设5条;中省对全市5户企业重点技改项目进行补助,资金正陆续下拨;截至目前,全市累计争取城建、水利、教育等方面的各类中省专项资金122.3亿元。

推出一批PPP项目。通过专题推介,结合专项建设基金争取,推动PPP项目落地实施。今年邀请省内外百余家企业、金融机构和媒体,专题召开政银企PPP项目推介会,推介项目110个、总投资376.9亿元;截至目前,全市PPP项目库入库项目260个,总投资900亿元;实施项目44个,吸收社会资本48.5亿元。同时,积极争取专项建设基金支持,今年全市为两批67个项目争取基金额度25.66亿元,正在陆续到位;截至目前,累计共为六批110个项目争取基金额度37.60亿元。

解决一批重点项目融资问题。通过战略合作、高层互访、考核奖励等措施,引导金融机构紧扣中心,突出重点项目及区域,精准发力,加大金融支撑,重点解决南客站、蔡家坡、城市基础设施、县域发展四方面“四个30亿”融资。南客站片区30亿元已到账,保障了片区6个村城镇化项目建设;蔡家坡紧抓小城市建设机遇,已达成30亿元融资协议;城市综合管廊建设项目、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棚户区改造项目、太凤高速征迁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在进行融资对接;蟠龙新区积极运用结构化融资、融资租赁等方式,实现18.81亿元资金支持,保障了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截至9月底,全市银行机构贷款余额1172.8亿元,同比增长11.77%,高于全省3.27个百分点,较年初新增129.45亿元。

实行一批配套保障政策。通过制度安排设计,系统推进投融资工作。建立协调保障机制,市政府成立投融资机制创新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金融办,负责总体设计、日常协调、重点服务、定期汇总等,整体推进。深化投资项目审批改革,发改部门依托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运用“制度+技术”方式,使得各部门互联互通、并联审批,中央、省、市、县信息共享,实现了项目网上受理、办理、监管“一条龙”服务,提升了投资市场软环境,相关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本报记者周书养

新闻推荐

初雪见证太白山5A揭牌 2016宝鸡休闲旅游年冰雪体验季启动

????省旅游局及宝鸡市领导为景区揭牌11月22日,小雪节气,西安迎来今年首场大雪,2016宝鸡休闲旅游年冰雪体验季启动暨太白山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挂牌仪式,在太白山游客服务中心广场举行。陕西省旅游局...

岐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岐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推进投融资机制创新 实现稳增长成效显著 宝鸡市十项金融措施助力追赶超越)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