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干家务打工两不误,绣花针绣出好日子。千阳县是中国民间刺绣艺术之乡,这两年该县将刺绣开发成脱贫增收产业,引导贫困户加入。目前,全县已发展 30多家刺绣产业合作社,年创收 6000多万元。
近日,记者走进金达莱刺绣合作社的生产车间。“是海燕帮我过上了好日子!”在此打工的南寨镇闫家庵村贫困户张利侠一开口,便夸赞了一个人。此人名叫王海燕,是这个合作社的负责人,也是“千阳县脱贫攻坚贡献奖”获得者。这里共有员工 300多人,其中100多人是贫困户。
年过四十的张利侠,上有老下有小,她和丈夫因为缺乏致富技能,只能四处打零工维持生计,家庭生活贫困。两年前,王海燕得知她家的情况后,就动员她到合作社来打工。“当时心想,农村妇女谁不会做针线活嘛。”张利侠回忆过去的经历:第一件绣品做出来,和人家的一比,差了一大截。于是,她开始虚心向有经验的员工学习。随着手艺的不断进步,她的收入也逐月增加。现在每个月的工资在 1500元左右。她说,这些绣工活在合作社干和拿回家干都行,干家务和打工两不耽搁。她特别感谢政府的扶贫政策,给贫困家庭的妇女开拓了一个好门路。
千阳县农业局同志介绍,大力发展刺绣合作社,是该县探索“搭载式”产业扶贫新路子之一,目的是针对贫困家庭中的留守妇女,让她们在家门口搭上“产业快车”,尽快拔掉穷根。除此之外,该县还培育淘宝网店、微店等 680个,其中贫困户创办 161个。本报记者王怀宇
新闻推荐
空巢不空心 晚年乐融融宝鸡市建成投用农村幸福院1112个 实现中心村全覆盖
本报讯近日,千阳县张家塬镇双庙塬村78岁的胡宝全老人吃完热乎饭,和村上老人一起下象棋娱乐。“孩子们都在外打工,幸福院就是我第二个家。这里有人做饭,我们平时看电视、聊天、下棋打牌娱乐,心情非常好...
千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千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