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的东风电力器材厂
?20世纪90年代的东岭钢丝厂
?20世纪90年代的东岭机械铆焊厂
?东岭机械铆焊厂一角
寻找 东岭村裂变的样子
初夏时节,记者在东岭村找到的第一位受访者叫杨义琴,59岁,是上世纪80年代初嫁到村上的。她经历过贫困,也和村民一道享受了村子发展的幸福。
杨义琴说,1983年,她从金台区马家塬嫁到东岭村。说实话,嫁到东岭她并不怎么满意,那时东岭村还叫金台区联盟村六组,是一个穷村子。村民住的都是土坯房,她家是叔伯几个和公公、婆婆共10人挤在一个小院子里。村子的路是土路,路上跑的是拉沙子的马车,一遇下雨天,路上都是泥糊糊。但是东岭人商品意识较强,村民们并不甘心当菜农,办起了塑料厂、木器厂、黑白铁加工部等实体,想靠着城市给村上挣些钱。黑白铁加工部后来改为铆焊厂,加工铁桶、铁簸箕、铁门等。李黑记当时在这个厂砸铁桶,那时东岭还没有包产到户,大家挣的是工分。
1986年,东岭村实行包产到户,家家户户有了地,但是并没有影响村子企业的发展,搞承包、跑运输、找项目,小厂子慢慢多了起来。杨义琴进了铆焊厂,打钉子、镀铁丝,虽然辛苦但日子开始好转。1992年,她家盖了新房,钢材、水泥等都是赊的,四年后她还清了外债,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买了条金项链,阔了一把。这时,村民们手头也宽裕了,不少家庭换了大彩电、买了洗衣机。东岭村的裂变,也就发生在这个时候。李黑记当了组上和集团领导,东岭的发展有了明确方向,产业一天天做大。特别是独立成村后,东岭在村党委的带领下,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近几年,东岭更是大跨越,村民每一刻都能感受到这种幸福。
遇见 南征北战的“东岭军团”
记者寻找到的第二位受访者叫方纪林,53岁,是东岭村党委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他握着记者的手感慨地说:“东岭成为西部第一村,是党的政策好,是有一个好的带头人!”
方纪林说,东岭原为联盟村六组,1999年7月撤组设村,改为东岭村。在改革开放前,村子非常穷,村民吃饭都成问题。改革开放后,为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村里利用临近路边、紧靠工厂的优势,发展集体工业、商业经济,打破单一的农业经济结构。所以说,东岭人最感恩的是党的好政策,把人从土地上解放了出来。围绕着城市配套和为市民服务,村上各种小实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村民们的生活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到上世纪90年代,东岭村更加开放,村上与本地和外省市联办公司,开阔了大家的视野,提升了经营理念。
东岭真正从其他乡镇企业中脱颖而出,得益于基层组织建设。1996年,李黑记承包铆焊厂到期,经过多年商场的锤炼,他的经济意识、管理水平及担当意识很强,村民们把他推选为六组组长;加入党组织后,他又担任党支部书记。“学习华西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目标提出后,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空前提升,全村上下拧成一股绳。意气风发的“东岭军团”四处出击,涉足铅锌冶炼、进入物流运输、闯入房地产,产业越做越大。到2000年时,东岭集团销售总额8.5亿元、总产值1.02亿元,总利税1000万元,跃升为全省纳税大户。“用天下人干天下事”是东岭实现三级跳最为关键的一环,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各类人才的大量涌入,东岭的事业更加辉煌,产业形成八大门类,遍布四面八方。2018年,集团利润1300亿元,“第一村”含金量更高。
结缘 充满自豪的东岭新村民
第三位受访者叫胡春红,39岁,她与东岭结缘15年,获得东岭最高奖项——成为新村民。
胡春红说,2004年,她从西安一大型农业公司跳槽到东岭,先在财务部工作了几年,后被调整到集团内贸总公司宝鸡金台公司做销售。她从业务员做起,随着业绩的提升,成为业务主管、公司经理。她当经理时,第一年公司利润490万元,第二年上升到800万元,第三年跃上1000万元。2017年,她家三口成为东岭新村民,享受到了村子的各种福利。说实话,这种融入感是逐渐形成的,刚来时,集团的办公条件跟她在西安时没法比,但东岭人艰苦创业、勇往直前、包容涵藏的精神感染着她。她也发现,东岭人文明、友好、真诚,让她一步步走进东岭,成为新村民。现在谁要问她是哪里人?她会自豪地说:东岭人!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李芬)5月6日,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政协副主席李锋一行赴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考察交流素质教育改革工作。陈仓区政协副主...
宝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宝鸡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