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瑾 通讯员 都亚敏
“小权这娃厉害,勤奋努力摘了穷帽子,现在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红火。”在宝鸡高新区杨家庄村,提起黎小权,很多村民对他竖起了大拇指。但在黎小权看来,他们家的变化主要缘于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还有驻村工作队的大力帮扶。
黎小权是杨家庄村村民,全家4口人,仅靠家里的2.7亩地和他在外打零工的一点儿收入维持生计,两个孩子都在上学,日子过得紧巴巴。2015年,驻村工作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把黎小权家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并积极帮助他家盖新房。在扶贫政策补贴和大家的帮助下,黎小权家告别了之前的危房,搬进了新盖的小楼房。
很快,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黎小权又开始养猪、养鸡,并种植了1.5亩花椒。看到日子有奔头了,黎小权夫妻俩脱贫致富的积极性更加高涨,每次村上组织技术培训会,他俩都准时参加,并主动留下指导老师的电话,在生产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就打电话请教。黎小权还利用闲暇时间,继续外出打零工挣钱。就这样,经过近两年的努力,黎小权家的情况越来越好,仅2016年纯收入就达到了1.58万元。
“我们家的情况慢慢好起来了,我有信心也有决心在奔小康的路上不掉队,但是村上还有很多人需要帮助。”2017年年底,黎小权主动向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提出申请,退出了贫困户行列,不再享受贫困户优惠政策。驻村第一书记马兴忠说:“村里在进行贫困帮扶的同时,开展了道德讲堂、扶志夜校等活动,就是为了让贫困户转变等要靠思想,自力更生、勤劳致富。黎小权就是我们扶贫先扶志的一个典型。”
新闻推荐
宝鸡高新马营派出所织牢织密三张巡控网络巡逻防控取得实效群众安全感提升
阳光讯(马洁记者张伟)今年以来,宝鸡市公安局高新分局马营派出所充分运用“四单一图”工作机制新模式,切实发挥社区警务社会化...
宝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宝鸡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