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魏薇 记者 董宁宁)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领导带领所属的九个院所的专家,对宝鸡鑫诺新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的航天型号配套金属材料供应商资格进行审核,鑫诺顺利通过,这标志着“从医”(医疗器械生产)多年的宝鸡鑫诺正式“参军”。
宝鸡高新区充分发挥产业聚集优势,以宝钛集团、宝鸡专用汽车、航天导航等军民融合企业为代表的军民融合产业正日益发挥作用,或将成为高新区下一个产业升级的新机遇。
互融赢得新机遇
“以前对材料的认知,只停留在一般工业用途,现在从海洋领域到兵器领域,我们积累了丰富技术,领域也在不断拓宽。”宝鸡拓普达钛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勇锦介绍,拓普达从为别的企业搞径锻加工,到为德国市场提供深海海洋装备,再到进军国防炮管生产领域,可以说,客户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的某研究所对他们提出的新要求,使企业为追求耐腐蚀、耐磨、耐冲刷、抗高压材料,而不断超越自我,所以能不断获得新机遇新挑战。
宝鸡市航宇光电显示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军用、民用飞机使用的导光面板、机载航电控制盒等30多种新型产品,为什么他们不断涌现新技术?公司负责人张九毜告诉记者,这缘于军方对技术的严苛要求。据了解,一直以来,飞机上的导光面板的夜视兼容材料,他们一直用国外产品。2012年开始,军方提出能否将这种材料国产化,张九毜的研究团队进行技术攻关,不畏失败,终于利用3年时间研究出了国产化的夜视兼容材料,一个灯罩用进口材料加工得花四五十元,而航宇公司加工才花两三元钱,这种悉心钻研,使企业打破了国际垄断。
目前,宝鸡高新区共有军民融合企业20余家(直接参与军品生产),涉及钛及钛合金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制造、航电导航等行业。目前军民融合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250亿元,新材料领域已经形成了以宝钛国有企业为龙头,国核锆业、力兴、拓普达、鑫诺、泰华磁机电等企业为骨干,其他民营中小企业配套的军民融合产业集群,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有积淀方有未来
为了加快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高新区积极谋划各类军民融合项目,目前宝鸡特种飞行器工程研究院已经在宝鸡航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内落地实施,着力实现察打一体无人机的总装量产,预计量产后可实现年产值超过10亿元。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分中心、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宝鸡创新中心、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西北区域中心等6个国家级研发中心,近年来这些接踵而至的研究平台,正为军民融合“添补动能”。
为了推动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高新区积极支持军民融合的企业民品项目申报,先后推荐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动力用TA16异型管材制备技术开发等22个项目申报市级军民融合发展专项资金,推荐陕西长岭纺织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织造全流程数字化车间项目申报了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等,目前74个军民融合企业的民品项目申报了国家、省市共21大类的项目,争取到中省各类资金超过3000万元。
有关专家认为,宝鸡高新区做军民融合产业基础雄厚,产业发展环境也相对较好,未来政府应搭建更大平台,为企业做好产业引导和规划,培育产业创新发展生态环境;鼓励企业加入到央企与地方企业合作的洪流中来。
新闻推荐
2018年全国太极拳公开赛(西南、西北区)在宝鸡开幕共有54支代表队464人参赛
2018年太极拳公开赛(西南、西北赛区)在宝鸡体育馆拉开帷幕7月9日上午,全国太极拳健康工程系列活动——2018年太极拳公开赛(西...
宝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宝鸡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