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新闻 凤县新闻 麟游新闻 千阳新闻 陇县新闻 眉县新闻 扶风新闻 岐山新闻 凤翔新闻 太白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宝鸡市 > 宝鸡新闻 > 正文

我是20后 嚼剩下的甘蔗渣子舍不得扔

来源:三秦都市报 2018-06-01 03:09   https://www.yybnet.net/

91岁的梁凤珍老人坐在家门口的枇杷树下,树冠如盖,叶子密不透风,像老人呵护孩子一样,护佑着树上金黄色的枇杷果,院子里的孩子看着树枝上的果实,却不知怎样才能摘下来?她说:“童年上树可是我的拿手好戏。”

穿越童年——逛集市捡甘蔗根最快乐

梁凤珍走路不小心,撞伤了胯骨,一年多来,她都坐在轮椅上,孝顺的两个女儿时常将她推到门前的枇杷树下,呼吸新鲜空气。梁凤珍伤感地说:“我就像这棵枇杷树,已经子孙满堂,当年的‘发小\’都没有了,只剩下我一个人了。”梁凤珍还记得,她的童年是在河南偃师一个叫韭菜园的小村庄度过的,上世纪30年代,正值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苦难岁月,童年给她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饥饿。家里没有什么吃的东西,天天挨饿,连做饭烧的柴火都没有,孩子们每天要出去捡柴,说起童年高兴的事,老人家说出了一件事,让人听起来依然苦涩。

她说10岁的时候,春天农村里有集市,她最高兴去逛集市,那时没有钱,不是去买东西的,而是把别人扔掉不要的东西,捡回家烧火做饭。当时最喜欢捡甘蔗根,说是回家烧火,其实是捡回去先用刀劈成四瓣,用牙咬出里面的甜汁子,尽管老人嘴里缺了牙齿,她还是做出用力咬的动作,甘蔗根非常硬,一节咬下来,咬得牙都是疼的,嚼剩下的甘蔗渣子也舍不得扔,还要留下生火当柴烧。梁凤珍说着80年前的往事,仿佛历历在目,回想起那不堪回首的童年,泪水从老人的眼里夺眶而出。

有了柴火却没有下锅的米面,上树摘榆钱是她童年的拿手戏,她指了指身边的枇杷树说:“别看我现在坐在轮椅上,小时候上这么高的树,根本不在话下。”那时候上树摘榆钱和槐花是幸运的,经常上树摘的是榆树叶、槐树叶、柳树叶等,拿回家洗干净与高粱面和在一起,烙成饼子。老人对记者说:“你知道不知道,芝麻的叶子也能吃,就是有些苦,先得用水焯一下,再与高粱面和在一起。”高粱面饼子吃后往往会腹胀,她的二哥就是小时候吃高粱面饼子,落下腹胀的病根。她如数家珍般地说着,记者望着她比划的手,她仿佛明白了什么,说:“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谁还会再去吃树叶子……”

梁凤珍十一二岁的时候,全家从河南洛阳逃荒到陕西宝鸡,当时坐的是黑色的闷罐子火车,车顶上坐的都是逃荒的人,有的人坐在车顶,饿晕了从车顶掉下来。全家逃荒来到宝鸡,既没吃的也没住的地方,住在了一口废弃的窑洞里,连个门都没有,寒冬腊月北风直往窑洞里刮,床是用玉米秆铺的,她不记得蒸过馍,因为家里穷没有小麦面粉。吃的是高粱面与野菜和在一起做的饼子。

童年穿越——要给亲人做一桌美味佳肴

现在,梁凤珍住在小女儿李春玲家,女儿开了一个“小饭桌”,吃饭的都是十一二岁的小学生,大娘看见孩子关心地问:“吃饱了吗?”女儿李春玲常常看手机,看电视学习烹饪技术,每天要给孩子们变着花样做饭,还经常发愁地说:“今天做啥饭?”当听到女儿说这句话,总会让老人的思绪回到自已的童年,那时候,家里没有粮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母亲每天熬煎做饭,也常说:“今天做啥饭?”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梁凤珍常常流泪,她说“我今年91岁,与我同辈的人都没有了,只剩下我一个。”如果能回到童年,想与母亲、兄弟姊妹们欢聚一堂,做一桌子美味佳肴,她要做最拿手的凉拌肉片、红烧肉、黄焖鸡……这些菜肴在现在的孩子们看来是家常便饭,但是对于童年在忍饥挨饿中度过的梁凤珍来说,这一天来的多么不容易,经过了多少苦难,现在终于过上了好光景。

本报记者张毅伟

新闻推荐

买房先买理财产品 变相收取定金? 碧桂园宝鸡凤凰城项目被曝未完全取得预售证

华商报宝鸡讯(记者丁瑜)“买房时不接受定金,销售人员让客户向指定的银行购买理财才能进行认筹。”昨日,不少市民向华商报反映...

宝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宝鸡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我是20后 嚼剩下的甘蔗渣子舍不得扔)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