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滨区金陵社区有一个夕阳红秦腔自乐班,成员平均年龄 60多岁,他们因共同的爱好聚到一起,不仅切磋技艺、取长补短,而且坚持义务演出。该自乐班队长张秀芳说:“秦腔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传播社会正能量,也承载了深厚的文化,我们把排好的戏送给社区群众,丰富大家的文化生活,为大家带去欢乐,更带去文明新风。”
二胡拉起来,竹板打起来,秦腔唱起来…… 4月 27日,张秀芳和自乐班成员早早来到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准备下午的活动。“从以前的到处打‘游击战\’,到现在活动有场所、有设备,离不开渭滨区及金陵街道办文化站对我们的支持。”张秀芳说,刚开始,自乐班活动没有固定的地点,更别提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了,演奏乐器设备也不齐全。街道办文化站积极协调,为大家配备了板胡、二胡等乐器,提供了活动场所。如今,每周二、周五,大家都会聚在市老干部活动中心这个“大本营”自娱自乐。
好的条件坚定了大家要把更多精彩节目呈现给群众的决心。目前,自乐班有50余名成员,其中党员 30余名,年龄最大的 78岁。无论是之前就擅长秦腔演奏、表演的“老手”,还是对此略懂一二的“新手”,大家互相尊重、相互学习,争先恐后参加义务演出,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张秀芳在一些义务演出中,慷慨地拿出自己购买的音响、服装等供大家使用,并手把手指导演员站位、走步等,力争为群众呈现精彩的表演。今年 70多岁的张文通、杨润分别演奏二胡、三弦,在平时排演中力求精益求精,但凡有义务演出,他们都积极参加。唱花脸的魏月琴主动承担自乐班的内务,不仅是队长的好助手,也是大家的“贴心管家”。“群众喜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张秀芳说,有几次下基层表演,因天气不好下起了雨,台下的群众都走得差不多了,但大家都说,就算剩下一名观众也要坚持演完。平时一场表演下来要两个多小时,有时候甚至三个多小时,中间也没有休息时间,但是看到群众热情那么高,大家不叫苦、不言累,坚持为观众呈现最好的水平。一年下来,自乐班演出 40余场次。 2016年,自乐班的演出在渭滨区社区艺术节上获得了一等奖。
为群众送戏不仅是送欢乐,更是传播传统文化、送去文明新风。张秀芳说,《三娘教子》《杀狗劝妻》等经典剧目都有教育意义,秦腔就像一位智慧老人,用故事启发人的心智,自乐班成员用秦腔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为老百姓的娱乐生活带来快乐,把文明新风“吼”到了社区角角落落,也“吼”到了群众心里。
新闻推荐
本报讯4月25日晚,“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民族音乐会”在市区周礼乐府正式上演(见上图)。演奏者带来十余首经典的民族音乐,用这种特殊的方式与宝鸡市观众共庆即将到来的国际劳动节。该活动由宝...
宝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宝鸡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