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淑丽
陕西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将于今年8月份在咸阳市举行。宝鸡市代表团将参加本届省运会田径、足球、篮球等二十个大项的比赛。如何利用最后的一百多天进行备战,在今年的省运会上再创佳绩?近日,记者专访了举重、柔道、散打、自由跤四位教练员代表,他们纷纷表示,青少年运动员要在冲刺训练期巧练、苦练,努力创造出宝鸡代表团征战省运会的新辉煌。
举重教练赵拥军:
力争把“银铜”变“金”
宝鸡举重队是有着优良传统的队伍,在过去的省级比赛中为宝鸡市赢得了很多令人瞩目的荣誉。但在今年省运会的预赛上,举重队的成绩却并不突出,共获213分,银牌9枚、铜牌4枚,没有一块金牌,可以说运动成绩下滑。所以在谈到如何迎战省运会这个话题上,赵拥军显得压力重重,但同时也满怀信心,他说金牌为零的局面让宝鸡举重人感到羞愧和耻辱,他们要牢牢抓住最后一百多天,力争让每名运动员提高水平,把“银铜”奖牌变成金牌。
对宝鸡举重人来说,此次征战省运会是一场捍卫尊严之战。为此赵拥军制定了十分具体的目标,一是努力在决赛中取得好成绩,运动员力争全部进入决赛前八名,增加团体总分值;二是重点抓好有夺金希望的队员的最后冲刺,增加夺金点;三是尽快开展下个周期的运动员选材,只有后备人才走在前面,比赛成绩才能不落后于人。在冲刺训练期,举重队也加大了备战力度。赵拥军介绍了几项措施:狠抓队伍的教育管理,让队员日常讲规矩,训练有拼劲;狠抓参赛队员的专项技术和实战能力,全力以赴提高运动成绩;充分做好备战整体计划,特别是赛前训练,做好阶段计划、周计划、课时计划,做好运动员伤病预防工作,减少运动员伤病的发生,争取抓住最后的机会,保质保量完成每一堂训练课,在正式比赛中一举取得最好成绩。
柔道教练赵志芬:发挥最大潜能取得好成绩
“训练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赛场就是展示成果的舞台。”面对百余天之后的省运会,赵志芬流露出来更多的是一份坦然和自信。她说,训练需要运动员们有坚强的毅力,也需要教练员“十年磨一剑”的付出,只要在备战的过程中做得足够好,必然能收获喜人的成绩。
备战省运会的冲刺训练中,赵志芬也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她说教练员的状态直接影响运动员的训练效果,作为教练员首先要勤恳踏实,力求用科学的训练方法使运动员受到最佳训练,达到最佳水平。其次,教练员要有一个积极状态,面对既劳累又紧张的备战训练工作,始终保持一颗平常的心和一颗乐观的心。第三,教练员应该关怀每一位运动员,运动员只有从情感上得到更多鼓励,他们的潜能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赵志芬说道,省运会一天天接近,柔道队会不断地探讨研究,总结经验,发挥最大潜能,全力以赴超越进取。
武术散打教练李泽阳:全力以赴向金牌发起冲击
武术散打是一项硬功夫。作为武术训练基地、西虢文武学校的散打教练,李泽阳虽然信心满满,但也压力倍增。训练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也是一次充满挑战的过程。李泽阳介绍说,他们学校在册的散打队员有一百余人,其中三十余人在省上加强训练。虽然大家都做了充分准备,但赛场如战场,现场会出现各种难以预测的状况,他们不能保证万无一失,但却可以做到全力以赴向金牌发起冲击。
相对于得分和拿奖牌的大项目来说,李泽阳的武术散打队只有一个小目标,那就是争取为宝鸡市夺得一枚武术散打金牌。怎样才能拿到这枚金牌,李泽阳主要谈了“要勤奋踏实地训练”这个关键点。他说散打训练中有很多运动员注意不到的问题,他会在训练中逐一帮助运动员解决这些问题,根据运动员的训练情况不断地进行摸索与总结,创新训练方式方法,同时始终保持一颗平常的心和乐观的心态,以最好的状态迎战省运会。
自由跤教练韩松:训练多流汗赛场多得奖
“训练场上多流汗,比赛场上不掉泪”,这是自由跤队一直秉承的精神。韩松认为,一个拥有强健体魄和良好心态的人,才会是赛场上永远的冠军。在训练中他坚持从严治队,采取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认真对待每一天的训练课,既训练运动员们的毅力,也让他们学会积极应对,这样才能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青少年运动员大都是十五六岁的孩子,但训练场上,队员们却不怕吃苦,敢于突破极限。这种在训练场上奋勇争先的精神,也会让运动员们在比赛场上赢得荣誉与辉煌。省运会比赛在即,韩松和队员一起拿出百分之百的热情,投入到艰苦的训练当中。韩松认为,教练员在这个阶段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也十分重要,同时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韩松的话很朴实,但也催人振奋,他说:“十六届省运会即将举行,我们自由跤队全体教练员和运动员一定会发挥最大潜能,超越进取,力争今年的大赛成绩上一个台阶。”
新闻推荐
本报讯4月18日下午,“宝鸡展览馆第五届‘陈仓雅集\’暨宝鸡画院2018年度作品展”在宝鸡展览馆开展,百余位书画爱好者参加了开幕仪式并参观了展览。近年来,宝鸡画院的画家、书法家穿行在秦岭渭水...
宝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宝鸡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