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新闻 凤县新闻 麟游新闻 千阳新闻 陇县新闻 眉县新闻 扶风新闻 岐山新闻 凤翔新闻 太白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宝鸡市 > 宝鸡新闻 > 正文

刘家河湾 藏在时光里的千年黑陶艺本报记者 于虹

来源:宝鸡日报 2018-03-23 12:45   https://www.yybnet.net/

在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就在上世纪 80年代前后,宝鸡的制陶作坊遍布城乡;但随着生产生活的变化,这些手工作坊逐渐消失。在市区冯家塬一个叫刘家河湾的自然村,曾以做工精良、品种繁多的陶器闻名遐迩,一度成为当时的典范。如今,陶器虽然没有了当年的辉煌,但67岁的村民杨甲虎与几位手艺人守在山脚下的陶窑里,将已有千年历史的黑陶技艺传承了下来。

古法制作农家土窑烧出黑陶

从古到今,分布在宝鸡市区各乡村的大小陶窑、陶坊多不胜数,陶器制品达十几大类、近百个品种。在这些大大小小的作坊中,尤以神农镇冯家塬村 4组的刘家河湾制作的陶器最为出名。

从市区东二路一直往东走,沿着弯曲的水泥路向前,时不时还能看到路边的土崖上有一些废弃的窑洞。不到五分钟,记者就来到了刘家河湾。刘家河湾北临瓦峪河、东接瓦峪沟,若不是来采访,很难想到,在离市区不到 2公里的路程,还有这样一个安静古朴的村庄。

在路口一排窑洞旁有一座简单的院落,房顶随处可见陶制的葫芦、宝瓶等器物。这家主人就是渭滨区陶器制作技艺第六代传承人杨甲虎。“这里有酒缸、水缸、砚台……”杨甲虎指着身后靠墙一侧堆满的大大小小的陶器,向记者介绍道。

说起村子的制陶历史,杨甲虎打开了话匣子。 1967年,只有 16岁的他拜陶艺师魏占一为师,学习陶器制作,成为第六代传人。师傅曾说过,村子的制陶历史很久,他们来学习的时候,这里就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渭滨区文化馆的工作人员曾在这里调查过,从现存窑址来看,清乾隆年间这里的制陶工艺就已经很发达了。

让杨甲虎印象深刻的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里的制陶作坊一家挨着一家,光他们的作坊就有二三十个工人,大家每天起来做陶器一直到夜晚;只要有陶器出窑,客商们就开着车排起长队来采购,不少人因为买不到陶器,还吵起架来。这种传统的制陶工艺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那时,市场上塑料制品等不易烂的产品代替了陶制品,加之以前生产陶器的成本过高,陶器生意萧条,村里的人都外出打工谋生,制陶工艺逐渐衰落。

作坊一家接着一家关了门,可是杨甲虎并没有放弃,他在思考师傅曾给他提过的古老的黑陶烧制技艺,只是由于年代久远,已经没有人掌握这门技术了。为了不让祖辈的手艺失传,杨甲虎每天研究传统烧陶技艺,同时借鉴其他艺术门类之长,反复研究。经过上千次的试验,他终于破解了黑陶制作技艺,并开发了黑陶制品,这使濒临失传的古老优秀陶种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记者看到,杨甲虎制作的黑陶石鼓砚台,外表漆黑黝亮,在灯光下能映出人影。

技艺精湛曾为西游记剧组做道具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论周围人怎么说,杨甲虎始终没有放弃他对陶艺的热爱与坚持;同时,也练就了他更精湛的制陶技艺。杨甲虎已经记不清自己捏过多少件陶器,在他的记忆里,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捏的。用村民的话说,“只有你想不出来的,没有老杨做不出的东西。”

功夫不负有心人,坚持终于换来了希望。 1999年,对杨甲虎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年,也因为那年的一件事,他的陶艺制作才能得以传承。

1999年,《西游记》续集剧组来到西安取景拍摄,因为剧组需要大量的陶器,六七百件器物、几

十个品种,没人敢接这个活。他们从西安找到了宝鸡,找到了刘家河湾,在村民的指引下,剧组找到了杨甲虎。老杨接过图纸看了看,就给剧组人说:“图你放下,过些日子你们来看,我做的东西到底能不能用。”说完这句话,他就转身回屋了,留下剧组的工作人员愣在了原地,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村民们都笑着说:“要是老杨也做不出来,就算你们把陕西跑个遍,也找不下会做的人了。”当听到这句话时,剧组的人才放心地走了。

杨甲虎制作的道具古朴、逼真,深受剧组人喜爱,也因为这次机遇,这些从北京来的人记住了杨甲虎。

从这以后,经常有从北京、西安来的人找老杨做东西,陕西地形图、酒器、香炉、瓦当……订单应接不暇,这让杨甲虎靠着制陶手艺生存了下来。

在给这些人制作的过程中,杨甲虎经常听取他们的一些意见,不断让自己的制作技艺提高。他给北首岭遗址博物馆仿制了很多仰韶文化的陶器,有网纹船形壶、鸟啄鱼纹壶、三足陶鼎等器物。

不忘传承让老手艺重新焕发生机

手工制陶对气温有要求,每年只能从 4月做到 11月。很多人会问他,其他地方都开始机械化制作,省事还赚钱。听到这,杨甲虎摆摆手说,赚钱固然重要,但传承技艺同样重要,机器制作的就称不上艺术品。每一件陶器都是艺术品,它们都是有生命的、会呼吸的。

2013年渭滨区文化馆为杨甲虎举办了陶器作品展; 2014年杨甲虎的陶器制作技艺被列入市非遗名录,并开发一系列旅游产品投放市场; 2015年将杨甲虎申报为市非遗传承人; 2016年推荐他参加省市展览并获奖……

政府一系列的措施让杨甲虎看到,这项事业不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坚持,还有很多人都在努力。2017年,杨甲虎利用一年时间,投资了 40万元,对原有的作坊进行升级改造,并修建了“产品陈列室”和“传承实习基地”。

渭滨区文化馆馆长齐晓光说,你很难想象在改造之前,这里没有水也没有电,用水还要靠大蓄水池,院子也是泥巴地,很多客商、专家想来这里看看,都没地方站脚。

对于杨甲虎来说,他更希望自己的手艺能有人继承。虽然他说服自己的儿子和侄子学制陶器,但是他希望有更多人能加入其中。“只要年轻人愿意学,我就愿意教。”杨甲虎说,只有让黑陶的价值不断提高,才会有更多人愿意去学。告别时,午后的阳光照射着院子里摆放着的陶器,老人站在这堆器皿中间,似乎在默默陈述着自己与陶器的不解情缘……

新闻推荐

东门口社区:老姐妹编织幸福生活本报记者 张帆 祝嘉

自从金台区东门口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成立后,78岁的独居老人鲁玉兰与社区老姐妹们就有了“第二个家”。在这里,鲁玉兰凭借一双巧手,以手工制作为“媒”,结交了一些兴趣相投的好姐妹,不仅让老年生活...

宝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宝鸡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刘家河湾 藏在时光里的千年黑陶艺本报记者 于虹)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