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转宁
“老杨,走,你把种植皂刺的技术学了,去给村民讲讲,刚好把苗子栽上。”几天前的一个早晨,渭滨区神农镇驻邵家山村工作队队长张剑锋的声音在宁静的山村显得格外洪亮,在他喊醒技术员老杨的同时,也唤醒了沉睡的村民,大家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驻邵家山村工作队由渭滨区审计局纪检组长张剑锋、审计局科员袁景涛、神农镇政府办刘洋三人组成,是个特殊的工作队。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年龄相差较大,但他们却有着共同的目标。他们的到来,为贫困户带来了党的好政策,带来了脱贫的希望与力量。扶贫工作队入村以来,走访贫困户察民情,扑下身子办实事、解民忧,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到了贫困户的心坎上。这个看似平凡的工作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审计人作为驻村干部扶贫的光荣使命。
走访贫困户晓民意
扶贫先扶志。驻村工作队入村以来,把扶志、扶智作为首要工作来抓,帮助贫困户转变思想观念,早日脱贫致富。张剑锋他们一家一家走访贫困户,积极向贫困户宣传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与其拉家常,详细了解贫困户的家庭情况、生活质量,先建立感情后再做思想工作,使其明白致富还得靠自己,鼓励贫困群众靠自己的双手摘掉穷帽。这种摸底工作,工作队已经做了很多次,但因为每户的信息时常变动,为了更加精准地做好扶贫工作,张剑锋他们仍然需进行回访。他们就是这样把入户走访当成驻村工作的突破口,在走访中知晓村情民意,在走访中拉近干群关系,在走访中理清工作思路。同一条路,不知走了多少次,但张剑锋和队员们觉得,这样的路走得越长,党组织与群众的距离才会越近。
邵家山村村民邵春香说:张队长他们第一次来家里的时候,我们正打算外出打工,觉得他们影响了我们挣钱,很排斥他们,但张队长他们给我们讲政策,和我们拉家常,很快,我们的距离就拉近了。从他们的话语中,我真正感受到他们是真扶贫。
确定皂刺为主导产业
邵家山村共有 168户 66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 16户 38人,由于地处大山深处,自然条件差,整个村子全是旱地,没有水浇地。村子大多数人常年在外务工,土地大部分因无人管理而荒芜。
针对邵家山村实际情况,驻村工作队通过查阅资料,结合农村“三变”改革,召开村民大会、党员大会,前往西安、河南嵩县等多地考察,确定符合村上实际情况的中药材皂刺栽植作为主导产业,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在工作队与第一书记、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邵家山村村民栽植皂刺214亩,其中贫困户栽植 30余亩,栽植面积占全村耕地面积的 75%左右;并采用“合作社 +农户 +贫困户”的方式,扎实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他们多次争取上级扶贫专项资金 50余万元,为贫困户争取 1万元产业发展入股资金,稳定增加贫困户收入。同时改善生产条件,修路 5.9公里、修建蓄水池 2座、安装照明设备 33处,确保基础设施建设到位。通过专家在田间地头讲课等形式,重点对村民在育苗移栽、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冬季管理等方面重点进行培训,确保皂刺的成活率。预计三年后每亩皂刺可采摘 80公斤,收入达5000余元。看着漫山遍野的皂刺苗,邵家山村村民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邵家山村贫困户邵斌说:驻村工作队带领我们发展皂刺产业,他们帮助我们栽树浇水,把啥都替我们想好了,无论是资金申请,还是聘请技术员,对我们村的脱贫致富出了力,是真心想带领我们早日脱贫。
***办实事
如何改善邵家山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为脱贫致富提供坚强支撑,是驻村工作队一直思考的问题。他们和村“两委”班子成员、第一书记张旻紧密合作,根据不同家庭致贫的原因,切合贫困户的实际制定脱贫措施。他们一起跑上跑下为村上争取一事一议资金 12万元,修建上山便道 200米,绿化 300平方米,修建凉亭 2处,实实在在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提高了群众的生活幸福指数。 2017年 3月初,村上 76岁的贫困户张秀珍老人大清早突发高烧。在接到电话后,张剑锋开着私家车和张旻将老人送到医院,跑前跑后为老人办理住院手续。在他们的精心照顾下,老人很快康复。老人泪流满面对张剑锋说:“儿女常年不在身边,有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们,你们比我的儿女都管用。” 2017年 6月初,驻村工作队听到有公益性岗位的消息,多次前往区人社局、镇劳保所联系,为 9名贫困户争取到公益性岗位,使贫困户增加了经济收入。张剑锋他们帮助贫困户梅建英贷款 3万元;了解到贫困户崔振虎有贩菜的想法,多次跑益门市场,联系卖菜摊位,让崔振虎多了一条增加收入的门路。
张剑锋他们在邵家山村办了一件又一件这样的实事好事,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真情扶贫的含义。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上月29日上午,市政协机关召开全体人员会议,传达学习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并就贯彻落实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会议强调,市政协机关要进一步强化使命意识,认真履行政协职能,为走好新时代宝鸡追赶超...
宝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宝鸡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