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新闻 凤县新闻 麟游新闻 千阳新闻 陇县新闻 眉县新闻 扶风新闻 岐山新闻 凤翔新闻 太白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宝鸡市 > 宝鸡新闻 > 正文

杨涛:研发“土教材”专治机车病 通讯员 申飞

来源:延安日报 2017-12-29 15:08   https://www.yybnet.net/

●杨涛正在检查机车车钩

拿手锤敲一敲,就知道螺丝松紧;多看设备一眼,就能发现哪里不对劲;听一听电机转动的声音,就知道机器运转是否正常……在黄陵矿业铁运公司机务段9577机车司机长杨涛的眼里,冷冰冰的“铁疙瘩”是有感情的。

“其实火车就像一个‘孩子\’,你对它好,它就会对你好,不闹一点事。”不久前的“行车小讲堂”上,34岁的杨涛与工友们分享开火车的心得。

2004年,21岁的杨涛进入铁运公司机务段,适逢公司从蒸汽机车转内燃机车的过渡期。作为一名内燃机车学员,庞大的设备、成百上千零件的内燃机车,让他一头雾水。“新机车没人懂,大家看到内燃机车,就像站在农村地里不认识庄稼一样。”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杨涛仍然记忆犹新。

为此,杨涛从辨识机车设备及零部件学起,但凡有空就一头扎进机车上。笨人有笨办法,结合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他拿着书本,一个一个找,一个一个记。“记熟记烂了,再结合书本就好理解得多”,杨涛说,那时候经常白天黑夜连轴转,靠的就是一股韧劲。一年后,他在全段内燃机车定职考试中获得第一名。

“看、听、闻、触、敲”是杨涛2010年左右开创出来的机车检查“五要领”,后来被机务段命名为“精优作业法”,并在全段推广运用。杨涛的同事介绍说,杨涛的耳朵很灵,距离机车很远就能听出机车各部件状态的好坏。

工作13年来,杨涛为同事们总结了20多例机车故障处理方法,机车在运行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在他这本“土教材”上都能找到“治疗”方案,青工都称他为“老中医”。

杨涛深知,一个人的力量再强,也不可能独自完成所有事情,只有团队强大了才能走得更远。

在机务段定期组织的“行车小讲堂”上,杨涛总是无私地把工作中的实际经验以及自己在行车工作中的所思、所感、所悟、所得传授给大家,还时常对容易发生的机车故障的处理方法进行详细讲解。在他的带动下,职工们在学习中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一大批青工脱颖而出,成为技术骨干。

“开火车这工作就得不停学习、积累,再传授新人。传帮带是机务人必须要走的路。”杨涛说。

今年中秋,远在宝鸡的老婆来到单位,忙碌半天张罗了满满一桌子的美味,杨涛叫了朋友一起来聚餐。可到了开饭时间,杨涛却迟迟不入席。

“我去趟单位,你们先吃,别等我,段上给我打电话,7792机车励磁回路不发电,我得赶紧去看看。”

等杨涛回到家时,已是明月高挂。推开屋门看到还在等自己的妻子,他的心里满是愧疚。

“这13年来,亏欠家里挺多的,真要说有啥骄傲的,就是干好了开火车这一件事儿。”杨涛说。

新闻推荐

机器人煮的面条你吃过?

我们吃惯了各种风味的方便面,有碗装的、桶装的,但你有没有吃过机器人煮的面条?日前,笔者在宝鸡陈仓区宝鸡市机器人产业园里就看到了一款机器人售面机。该售面机像一个自动售货机,智能控制,在液晶显示面...

宝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宝鸡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杨涛:研发“土教材”专治机车病 通讯员 申飞)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