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周淑丽
12月 14日下午,室外气温已降至 0℃以下,市体校的田径训练场上,年轻队员们却身着单衣、短袖,冒着严寒在中长跑、竞走、跳高、跳远、标枪等训练项目上挥洒着汗水。当记者问教练员和运动员,寒冷天气能否暂停训练?得到的回答基本是一致的:不管什么天气,训练都不能停止,下雪就扫雪、结冰就除冰,因为只有坚持不懈地训练,才有希望夺得奖牌。
田径被称为“体育运动之母”,在综合体育比赛中属于分值高、奖牌多的大项目。在刚刚结束的陕西省第十六届运动会资格赛上,宝鸡田径队 126名队员拿到了 21块奖牌、1368分,名次位列陕西省第二。对于明年举办的省运会,田径队的运动员们在训练场上不敢有丝毫懈怠,每天都在和自己较量,他们在刺骨的寒风中比拼速度和耐力,向更快、更高、更远的目标不断发起挑战。
严师亦有柔情
在冬天的田径训练场上,旁观者会觉得教练员们太“狠心”。严寒之中,有个别运动员把手藏在袖子里,教练员就会大声纠正他们:“把手拿出来,动作要做标准。”可近距离接触会发现,教练员看似严酷,但实则十分心疼运动员。
教练员和运动员虽是师生,但感情上却似父母与子女。运动员在训练上有所提高,最开心的是教练员。运动员受伤了、生病了,教练员很心疼。竞走教练倪杰在训练场上十分严格,板着脸,喊着口号,经常骑着自行车陪跑,让队员们找不到一点偷懒的机会。可提起运动员们受伤、受委屈的事情时,他却忍不住眼圈泛红。去年冬季体育场结冰,倪杰拿着热水瓶,一边洒热水融冰,一边拖地,训练结束时,很多运动员裤子结了冰。今年冬训有几天室外空气质量不好,有好几个队员得了呼吸道疾病。想起这些,倪杰就会觉得孩子们确实太苦了,结束训练后,他总是对运动员格外照顾,但到了训练场,他又会变成严师,只是为了让运动员在赛场上取得好成绩。
严师亦有柔情的故事还有很多,几乎每个教练员和运动员之间都有这样难忘的记忆。跨跳组教练李建平从事田径训练二十余年,看到运动员动作不规范,他总会亲自做示范,有一次他因为动作幅度太大而扭伤,但他继续忍着伤痛指导训练。遇到家庭比较贫困的孩子,李建平经常贴钱给他们买运动服、运动鞋、交伙食费,他常说:“孩子们花得也不多,一个月几百元我还承受得起。”田径队有 6位教练,把运动员当孩子一样照顾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中长跑教练张涛为了把辍学的孩子叫回来,向学校请假,转了好几趟班车,走了两个多小时山路到孩子家,终于说服了孩子的父母。短跑教练李亚斌和标枪教练任拴锁,为了发掘一个练田径的好苗子,先后十多次专门到运动员家里做工作。链球教练蔺博既要抓训练,还要督促学习,同时像大管家一样照顾着每个孩子的生活。他们心里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让有体育特长的孩子在擅长的体育项目中发挥最大的优势,做到人尽其才。
目标激发勇气
有了目标,训练才有毅力和勇气。青少年运动员们虽然年龄不大,但很多人都有自己明确的奋斗目标,每天在训练场上一点点提高,不断接近自己心中的目标,苦也就变成了一种乐趣。
今年 16岁的王昭杰进田径队三年了,参加一百米短跑和跳远两个项目的训练和比赛。在今年的省运会资格赛中,原本是优势项目的跳远,他却拿了第二名。面对这个成绩他很不甘心,在省运会上拿下一块金牌就成了最迫切的愿望。在训练场上,他不断给自己加压,不是快速向百米终点冲刺,就是奋力跳跃,有时下午训练完腿疼,他就和队员们做些放松运动,恢复过来又投入训练。记者问他,训练辛苦吗?他说:“每天都有进步就觉得很开心,有时越练越兴奋,都不想停下来,好像也没觉得辛苦。”
田径运动员杨晨也是 16岁,他参加 800米和 1500米两个运动项目的训练和比赛。他除了想在省运会上拿到金牌,还希望考上心仪的大学。一开始杨晨担心体育学校对文化教学不太重视,最后他抱着试试的心态来到田径队,才了解这里考上名牌大学的师哥师姐并不在少数,体育训练不仅不会影响文化课,还能促进成绩提升,如今他已融入了这个田径大家庭。今年仅 14岁的党康慧子去年 9月来到田径队,在跳高和三级跳两个项目中都有着不俗的表现,相对于师哥师姐们的夺金目标,她的目标似乎保守了一点,她只希望比之前的成绩能提高一点。父母也曾心疼女儿整天训练十分辛苦,党康慧子却觉得田径队里的友情、师生情特别珍贵,沮丧的时候有人加油打气、伤心的时候大家都陪着、训练受伤了也有人照顾,大家互相信任互相帮助,这种大集体的氛围让她舍不得离开。
团结就是力量
在体校党支部书记付亚丽看来,田径队不仅是一支实力很强的队伍,更是一支十分团结的队伍。宝鸡田径队曾连续 11年雄踞陕西年度比赛总分和奖牌的双第一,由于比赛规则发生变化和一些其他原因,今年的省运会资格赛宝鸡仅次西安,居于第二,但大家的训练热情依然十分高涨。付亚丽介绍,田径队的好成绩和长期不懈地抓训练分不开,田径队的训练几乎每天都在坚持,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连春节期间也只有一两天休息时间。特别是冬天,每天早上 5时 30分准时出操,几位教练员不管家住何处,都会按时来到田径场,带领队员们在寒风中进行训练。每天下午两个多小时的训练,没有安排休息时间,也没有人主动提出休息,有些队员即使生病了不能参加训练,也会来到现场给队友加油鼓劲。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让田径队成为一支充满温暖且战斗力很强的队伍。田径比赛项目众多,田径运动员几乎每人都参加好几项比赛,最多的竟参加 5项比赛,但教练员和运动员几乎没人埋怨,似乎已达成默契,不管哪位教练员的队员,只要有需要且符合条件,可以候补参加任何项目的比赛。田径运动员的选材要求十分严格,如果发现身体条件符合的运动员,教练员们也都是互相推荐,一切以让运动员参加最适合的训练项目为目标。这种互相配合、互相帮助、互相成全的良好氛围促使田径队取得了一系列让人瞩目的成绩。目前田径队拥有三个国家级训练基地,分别是链球、竞走、跳远和三级跳远,田径队每年给省队输送人才数量也比其他训练队多,而田径队考上大学的运动员数量更是连年遥遥领先。
面对明年的省运会,在对手人数增多、实力迅速提升的情况下,田径队综合衡量,定下了“居二争一”的新目标。他们将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再创宝鸡田径的新辉煌。
新闻推荐
秦玮玮寒冷的冬日,室外寒风扫尽落叶,冰冷的空气催着行人步履匆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们在温暖如春的办公室勤奋工作,老人在房间身着薄衫看电视,孩子们在暖和的教室学习……群众切身感受着供...
宝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宝鸡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