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12月 18日一大早,渭滨区高家镇尖山村二组 63岁的脱贫户周强华,一路小跑来到村委会,将自己的入党申请书交到了村支书党德雄手中。党德雄说,老周重新树立信心,率先脱贫,现在又要入党,这给其他贫困户带了个好头。
来到周强华的家里,只见收获的玉米棒子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更加金黄;晾晒的柿子挂了一排排,几十个蜂箱在院子里摆了一圈,房子二楼的护栏上挂着一串串红辣椒。走进一楼客厅,一下子暖意融融,取暖的炉子火烧得正旺。
坐在火炉旁,周强华说,今天拥有的这一切,他原本想都不敢想。他的家原先在半山腰,是上世纪 80年代盖的土坯房,由于他原来一直养蜂,家中的情况还算不错。直到 2009年,一场车祸夺去了独子的生命,从此他也没心思养蜂了,干啥都没心劲,一家人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日子也是一落千丈, 2013年成为村里的贫困户。
“原本想着凑合着就这样过下去,没想到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一天比一天好,扶贫干部更是真心帮助我们一家,我慢慢对生活也有了信心。”周强华告诉记者, 2014年他养了 3头秦川牛,2015年享受国家补助 5.6万元,盖起了现在这个楼房, 2016年政府又给他免费提供 10个蜂箱及 4箱蜂。去年在渭滨区林水局帮扶干部的推销帮助下,卖蜂蜜收入 8000多元,卖了两头牛挣了 9000多元。去年 7月,他又当上了护林员,每月有 400元的补贴,去年底就实现了脱贫,还被评为脱贫标兵。今年又种植了 2亩花椒和 4亩柴胡,老伴还成为村上的道路保洁员,每月有 500元的收入,这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
帮扶周强华一家的扶贫干部朱昉远介绍,周强华的老伴阮开菊今年先后住了两次院,共花费 3000多元,经过合疗报销后,对剩余的费用继续给予医疗脱贫救助,最终两次住院,个人分别只承担了 0.31元和 0.1元的医疗费用,这大大减轻了周强华一家的负担,也防止他们因病返贫。
“我们老两口已经 60多岁了,享受的好政策已经足够了,看到这些帮扶干部像亲人一样对我,我也想和他们一样,为党作点贡献。今年初就有入党的想法了,最近给帮扶干部说起这一心愿,他们都很支持,于是就口述了自己的一些想法,请帮扶干部帮着整理了一份入党申请书,决定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发挥自己的养蜂特长,帮助村上其他贫困户建立产业、树立信心,帮助他们早日脱贫致富。”周强华激动地说。 扫一扫,看视频
本报记者潘国利
新闻推荐
新时代 工行至诚服务精品相伴 ——工行宝鸡分行举办大型对公客户沙龙
12月8日,中国工商银行宝鸡分行举办“至诚服务精品相伴”大型对公客户沙龙活动,特邀工行总省行专家向现场来宾介绍工商银行系列对公精品产品,对小微金融服务平台、对公商品交易、工银e缴费、现金管理...
宝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宝鸡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