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新闻 凤县新闻 麟游新闻 千阳新闻 陇县新闻 眉县新闻 扶风新闻 岐山新闻 凤翔新闻 太白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宝鸡市 > 宝鸡新闻 > 正文

静 配 中 心现代化医院的标配——宝鸡市中医医院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见闻

来源:宝鸡日报 2017-12-14 17:10   https://www.yybnet.net/

富强木易

宝鸡市中医医院,有一个独特、神秘且十分重要的科室——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简称静配中心。

说其独特,是因为这里的员工虽然从事的也是为患者服务的工作,可他们从不面对患者,更谈不上为患者打针、手术、开药方。

说其神秘,是由于这个科室鲜为人知,别说是普通百姓了,就连医院其他科室的医务人员,一年四季也很难进入其中一睹真容。

说其重要,一是因为它关乎着病人的输液安全;二是因为它代表了医院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是提升医院整体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平台。“我们这个静配中心是 2014年投资近 500万元建立的。”市中医医院副院长杨宗利介绍说,从目前情况看,尽管其设施在陕西省不是最先进的,但在全省中医医院范围内却是最早的;尽管在全市不是第一家建立的,但其规模却是全市最大的。静配中心的建立,标志着市中医医院的现代化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医院的发展也由此实现了令人欣喜的三大转变。

过程更规范合理质量更安全可控由分散的调配现场向密闭的调配中心转变

认识、了解静配中心前,我们先从一位患者的疑惑说起。

年过七旬的李大爷是一位慢性病患者,过去曾在不少医院治疗过。然而,最近他第一次到市中医医院住院,就发现了“问题”:科室的护士用手推车推来的一筐筐袋装液体,怎么不配置静脉用药,就给病人直接挂起了点滴?

在李大爷的印象里,护士先要用针管将小药瓶里的药抽出来,再推入类似葡萄糖或盐水的液体中,然后再给病人输液。难道这些病人不需要用药?

第二天一大早,李大爷专门留意了一下科室的护士站。因为他在别的医院住院时看到,护士配置静脉用药都是在护士站进行的。结果他并没有看到熟悉的一幕,护士还是从一个个筐子中将袋装液体拿出来,就给病人挂上了。“你们怎么不给这液体中加药呢?”面对李大爷的疑问,扎针的护士莞尔一笑说:“药都已经加过了,是医院静配中心加的。您看,这袋子上贴的标签上都写着呢。”

李大爷仔细端详,白色的标签上确实写着药名和液体名。可老人还是心存疑虑,过去在护士站加药不是好好的嘛,为啥还要专门设立个中心加?看出了老人的疑虑,护士说,如今在静配中心加药,比过去更安全。

护士的话没错。我们经过“全副武装”进入静配中心大门后,看到静配中心首先对人员着装就有明确要求:必须有专用的拖鞋,配置仓内一次性帽子要遮盖住全部头发,仓内还有专用洁净服;工作服材质要不脱落纤维、不产尘、不产生静电;进入静配中心前必须卸妆,不得将手表、手机和首饰带入洁净区,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等。药品配置间更是要求严格,外人根本不能进去,工作人员必须穿着工作服、洁净服,并戴上口罩帽子在严密防护的状态下才能进入。“在这里,连一根头发都不能掉。”静配中心副主任袁成代说,除此之外,每天还要对操作间湿度、温度、压差等进行检测,并对所有接触药品的部位进行清洁和消毒。“过去配药的工作由护士在病区内操作,由于病房人员混杂,环境条件有限,输液质量易受影响,病人安全用药难以保证。”袁成代介绍,静配中心解决了这些问题。静配中心将原来分散在各病区治疗室开放环境下进行调配的静脉用液体,集中由专职技术人员在密闭环境下的万级洁净、局部百级洁净的操作台上进行调配,确保药物不受污染,保证了输液质量和病人用药安全。

万级洁净、百级洁净是一个什么概念?袁成代为我们做了一个通俗易懂的介绍。

重庆有个渝中区黄沙溪环保绿化基地,这个基地主要处理渝中区城中心的粪便,处理后的净水洁净度达千级,比人体的血管还干净,当地领导在这里检查时曾当众饮用。新闻媒体还以“洁净度达 1000级,渝中区副区长当众喝‘粪水\’”为题进行了报道。由此,我们可以想象万级、百级洁净是一个什么概念。“静配中心工作主要包括医嘱审核→打印标签→贴签、摆药、核对→混合调配→成品输液核对、包装与发放几个步骤;并通过贴签、摆药、仓内扫描、混合调配、出仓核对 5个环节加强核对,每个步骤环环相扣,每个环节都不能出错。”袁成代介绍,正是实现了由原来分散的调配现场向密闭的调配中心转变,静配中心成立三年多来,日均配置两千余袋,无一起临床质量事件和输液反应发生,实现了全流程安全生产。

众所周知,静脉输注是医院治疗的重要手段,而药物配置则是它的第一步程序,但这一常规操作尚未完全规范化管理,由于微粒、热源、活性微生物等广泛存在于空气中,使得配置液体环境的洁净度不能得到有效保证,极易造成药物污染,输入人体后可引起热原反应、毛细血管栓塞等严重后果。据文献记载,美国约有 200万人发生医院内感染, 30万人由此丧生。因此,洁净环境条件下进行静脉输注配置已成为必然发展趋势。“从这个意义上说,静配中心的建立,不仅是一个现代化医院的标配,还应该成为必配。正是出于这样一种认识,医院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在全省中医医院中首家建起了配置高、流程合理的静配中心。”杨宗利介绍道。

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由“医—护”向“医—药—护”模式转变

“世界上第一所静配中心 1969年建立于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医院。 1999年,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静配中心。”宝鸡市中医医院静配中心护士长王晔介绍。中心当年筹建时,她就来到这里,参与机器设备安装、科室内部设置、人员培训学习等工作。她介绍说,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是指医疗机构药学部门根据医师处方或用药医嘱,经药师进行适宜性审核,由专业技术人员按照无菌操作要求,在洁净环境下对静脉用药物进行加药混合调配,使其成为可供临床直接静脉输注使用的成品输液操作过程。

“简单说就是各科室医生通过电脑将医嘱下达到静配中心,工作人员在洁净环境下集中配药,然后将配好的药物送到各科室。”王晔说。

据了解,目前市中医医院静配中心共有护士 20名,她们虽然不直接和患者见面,但工作也十分辛苦,甚至可以说是紧张、单调、责任重大。

她们是医院最早上班的一批人。每天早上 6时 20分到岗,经过规范洗手、穿洁净服等程序, 6时 50分准时“开工”,抽液推针手掌磨出了老茧。日复一日的重复配置操作等,虽然简单但必须专心致志,一干就是 5个小时,直到下班才能休息。进入配置间需要专门的消毒,而且这里不允许带入水、食物,连卫生间都没有。因此,一旦进入配置间之后,没有极特殊情况是不能出来的。也正因此,为了保证在工作中不会被“三急”所扰,他们早上吃饭时都不敢多吃饭多喝水。

贴签和排药,看似简单,但是要用人手把数以千计的药袋包装拆分并贴上标签,也并不是一件轻松的活儿,而且这个过程一丝都不能马虎,容不得半点分心。

王晔曾在医院手术室工作过,深知病区护士的工作对于住院患者的重要性。她在简要讲述了静配中心的工作后说,中心的建立,使护士的分工更加精细化了,配药的专管配药,这样一来就大大减轻了病区护士的工作量,她们可以集中精力照料病人,不用领药,不用调配输液,让护士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临床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

目前,静配中心服务医院 20多个临床科室,药物品种涵盖了全院包括普通药物、抗菌药物、危害药物(包括肿瘤化疗药品和细胞毒性药品)、TPN(肠外营养液)及高警示药物等静脉输液的集中配置,为医院医疗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升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同时,静配中心还可以通过静脉输液条形码扫描,实时监控每一袋液体当前的状态,如是否配置、是否输送等;可以从对输液的医嘱生成到用于患者的整个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追溯,确保了输液的质量。

在静配中心,还有一群人,几百种药品的使用说明、配伍禁忌、溶媒选择他们熟稔于心,每天过目上千份医嘱,一丝不苟审核、查对,这群人叫审方团队。

审方由一群高学历、高素质的药师负责,他们对审核结果作出分析,向临床科室反馈不合理医嘱,大大规范了医师医嘱行为。在这里,药师不再是单纯的窗口取药、发药。临床用药指导与不良反应的收集成为他们的主要工作。在审方过程中,他们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发现有配伍上的问题时,药师及时与医生、护士沟通,为患者提供统一的、直接的、负责任的药学服务,保证安全、合理、有效用药;同时,也将过去仅由医生、护士接触病人的医疗模式改变为医生、药师和护士共同面对病人的新模式。

“静配中心就是为临床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如果把捍卫人类健康看作是与疾病对抗的一场战争,医生是战场上的指挥官,护士是士兵,那么静配中心无疑就是精良武器的装配重地。静配中心明确了药师与护理人员的专业分工与合作,真正实现了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实现了由‘医—护\’向‘医—药—护\’模式转变。”王晔形象地介绍道。

减少了药品浪费降低了医疗成本由单一的供应保障向科学的技术服务转变

审方是整个静脉用药调配工作的第一关。

每天,医生根据患者的用药需求下达医嘱,通过护士站进行初步审核,然后发到静配中心,审方药师会根据《处方管理办法》、药品说明书等有关规定,分别对剂量、溶媒、配伍等进行严格审核。如审查出不合理医嘱,就要马上与临床医生联系,更改后再进行审核,全部合格后方可进行打印标签、贴签、摆药、核对、混合调配、成品输液核对等后续工作。

在审方区内,几台电脑整齐地排列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和药品名称让人感觉头晕,这就是他们的工作页面。一名药师说:“每看到一份医嘱,我们的脑子里立即反应出每种药的功能、成分和用药要求等,还有溶媒选择、配伍变化、剂量是否正确等信息,每个人对每一份经手药品要负责任,单调枯燥的工作要求我们必须熟练掌握药学知识,时刻保持精神高度集中才不会出错。”

据了解,静配中心由于有临床药师审方,从而能够进行有效的给药方案设计。比如,一项临床用药调查显示:临床上氨苄西林的常用溶剂会有多种,而研究证明,为保证药物的稳定性并使体内血液浓度高于最低抑菌浓度,输注氨苄西林时,最适宜的溶剂是0.9%氯化钠注射液,最适宜的浓度﹤ 30m g/m l,并应在短时间内输注完毕,这样可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从而进一步提升药品疗效。通过药师干预,医师纠正青霉素类药物静脉滴注给药方案,医院每日 2次给药的病人数上升,既提高了疗效,又保证了用药安全。

除此之外,由于静配中心购进的是批量药品,在物流上可使药物集中贮存和管理,防止药品流失、变质失效和过期,实现药品合理分享、耗材合理共享,减少浪费,降低成本。

静配中心的高庆剑曾以五个“三、一”对科室建立的意义给予总结:

三省一降:省人力、省耗材、省药品,降低了医疗成本。

三利一更:利于院科管理、利于科室发展、利于医药护学习,更好地服务临床。

三促一少: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促进医药护配合、促进科室信任度,减少了配液差错。

三规一少:设施更规范、管理更规范、操作更规范,减少输液反应,确保配置质量和用药安全。

三增一高:增进临床药学发展,增强职业防护,增强对药品的质量控制,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体现医院管理的人文关怀。

这言简意赅的五个“三、一”,不也彰显了静配中心在医院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吗?

新闻推荐

“双 12”促销活动打响——移动支付是标配

本报讯“双11”刚结束,“双12”购物盛宴又再次开启。12月10日,记者走访宝鸡市多家超市、餐饮门店、水果店等发现,今年的“双12”主推线下消费、移动支付。当天下午,在市区广元南路一家水果店,市民...

宝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宝鸡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静 配 中 心现代化医院的标配——宝鸡市中医医院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见闻)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