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文渊张宇
金秋十月,硕果飘香。在金台区,处处能感受到就业扶贫的浓厚氛围:区镇(街)村三级微信群里,政策解读、就业信息随时发布;培训课堂直通贫困户,由“大锅饭”变为“自助餐”;扶贫基地遍地开“花”,成为吸纳贫困户的“洼地”;公益专岗稳定就业,让贫困户端上“饭碗”……一项项惠民、便民、为民措施,拓宽了就业扶贫之路,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加油。
就业是民生之本,技能是就业之根。金台区作为宝鸡主城区之一,面对凸显的繁华都市与贫穷乡村二元结构,区委、区政府紧扣“就业围着脱贫转、助力脱贫促就业”这条主线,因地制宜、科学施策、精准发力,用“绣花”功夫,加速贫困劳动力就业转移,探索出城区脱贫攻坚新模式。今年以来,全区转移就业 1490人,自主创业 51人,公益性岗位安置 590人。
精准发力找准“穷根”靶向治疗
就业扶贫,贵在抓“精准”。贫困户的认知程度、技能水平、脱贫愿望千差万别,只有抓住“精准”这个牛鼻子,找准“穷根”,才能靶向治疗,激发活力,扩大就业总量。
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金台区委书记景耀平把就业扶贫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多次前往镇街,进村入户,走访贫困户,与村组干部、贫困户共商就业脱贫大计。要求针对贫困户实际,一对一、实打实、心贴心帮扶,送项目到村、送就业到户、送技能到人,让贫困人口有活干、有钱赚、有稳定收入,脱贫不返贫。
区长宁怀彬每次下基层调研,都要到贫困户家里走一走、看一看,详细了解贫困户就业需求和愿望。要求通过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创业扶持等形式,丰富培训内容,依托工业园区、创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业园区等,拓宽就业渠道,切实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最突出的技能“短板”问题。
基于这一认识,区上实行区级常委联系镇街、区级领导包抓重点村,部门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的“三级联包”责任制,建立区、镇(街)、村党政三级就业扶贫微信群,采用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形式,随时将扶贫政策、招聘信息、工作动态等推送,做到上情下达。区人社局摸清家底,建立农村贫困劳动力实名制登记“一库五册”台账(数据库,贫困劳动力、就业培训、转移就业、自主创业、公益专岗安置),全区有贫困劳动力2531人,需要转移就业 2131人,有就业培训愿望 300人。
身怀一技
增强“造血”强身健体
就业扶贫,贵在扶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从扶智、扶志、扶技入手,送信心、送志气、送技能,才能克服贫困户等靠要懒惰思想,激发内生动力,提升自身“造血”功能。
让贫困户有出路,先要让他有本事。区上针对年龄偏大、缺少技能,有劳动能
力的贫困户,以农村实用技术为抓手,体现“短平快”,既抓电器维修、养鸡、养鸭、养猪等传统技能培训,又抓创业 +电商,物流、家政、生态种植养殖等新技术培训。每次培训,增设“信心”课,用身边的脱贫典型,教育激励贫困户树立致富决心,激发干事热情、创业之心、发展之志,做到资金足、内容实、方式新、氛围浓,学有兴趣,干有劲头。“大锅饭”变“自助餐”。区上按照贫困户缺什么、补什么,由过去的“大锅饭”变为“自助餐”,对硖石、金河、蟠龙三个农村贫困劳动力密集镇,围绕实用技术、家政服务、餐饮烹饪、乡村旅游抓培训;对城区陈仓镇、西关街道等七个镇街,突出物业管理、电子商务、自主创业等进行培训,做到有的放矢。中山路街道发挥电子商务平台优势,让开办网店的贫困户张建平介绍成功经验,组织参训学员参观大数据产业园,走进香味氏族“宝宝面皮”加工车间,学习电商经营之道,韩辉等 16人签订了面皮代售协议,其中贫困户有 4人。
白天挣钱变晚上“充电”。区上针对贫困户实际,调整培训时间,既有 10天以上中长期,又有 3至 5天的短期,培训时间安排在晚上,让贫困户白天挣钱,晚上学习“充电”,把课堂设在贫困户家门口,并对附近贫困户安排车辆接送。
请进来还要送出去。培训结束后,区上并没有一推了之,而是扶上马、再送一程,利用就业招聘、创业基地等平台,打通建筑工地、园区企业、公益专岗、中介机构、干部亲缘关系“五个”通道,及时安排就业。近日,金河镇陵塬村村民段鹏飞与宝鸡一家酒店签订就业协议后说:“我参加区上开展的农家乐烹饪班,学会了烹饪技术,终于找到了一份好工作。”
据了解,今年以来,区上先后为 187名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发放交通补贴 7万多元, 80多名贫困劳动力找到就业岗位。
多措并举
激发就业创业新活力
就业扶贫,贵在务实。只有给贫困户搭平台、建基地、送资金、送岗位,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才能激发贫困户就业创业新活力,增强困难群众脱贫信心。
搭平台,扩大就业总量。为了让贫困户家庭孩子找到工作岗位,区上以“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苏陕劳务协作等就业创业服务活动为载体,为贫困人口搭建就业服务平台,开通就业绿色通道,满足贫困人口的就业需求。尤其在今年的“春风行动”中,区人社局在市民中心大厅、上马营、宏文路等地,分批分片举办就业招聘洽谈会,邀请省内外 200多家用人单位现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 6500余个,把岗位送到贫困户家门口。同时为赴外地转移就业的农村贫困劳动力,每人发放交通补贴。区人社局局长王贤辉包抓吴岳庙村贫困户郭小红,在多次家中座谈中,得知她两个姑娘都在上大学,帮助其办理了贫困生补助。 7月份,大女儿郭玲玲大学毕业后又帮其找工作,现在咸阳市一家医院当医导,月工资 2000多元。
建基地,拓展就业新空间。区上持续用力,强化金河镇、蟠龙镇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镇建设,依托金河工业园内宝玉科技公司、惠昌铸业公司等 10个转移就业扶贫基地,吸纳周边 30名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金河镇洪水沟村建起全市最大的香椿产业园,将部分贫困户纳入香椿产业合作社,让有意愿的贫困户在香椿产业园务工,增加收入。目前,香椿产业园带动周边的周家庄、玉池、牛氏庙、焦家沟等村新发展香椿 800亩。硖石镇荔家山村是金台区最偏远、最贫困的山区村。村上发展生态土黑猪养殖基地,区人社局牵线搭桥,市丰谷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贫困户签订了生态土黑猪养殖协议,为公司办理了 50万元的创业贷款,并提供技术服务。生猪出栏后,公司保底收购,解决“缺乏技术”和“缺乏销路”问题。目前,该公司已为 13户贫困户发放了 46500元的养殖分红。
送资金,鼓励创业强信心。创业是就业之源,区上抓住创业贷款政策扶持资金,简化手续、降低门槛、全程服务,西府天地、大数据产业园分别被命名为省、市级农民工创业孵化基地,分别给予 50万元、 20万元的资金扶持。对认定的区级创业孵化基地,给予 5万元至10万元扶持资金。硖石镇暴家河村是旅游开发重点村,贫困户白亚娟家里 5口人,婆婆年老多病,两个孩子上学,全家人生活靠丈夫打零工挣钱。今年初,白亚娟根据地域特点和自己特长,选择参加了区人社局举办的免费餐饮技术培训班,学到了烹饪这一技之长后,利用政府帮扶的 1.4万元,办起了农家乐。白亚娟今年就收入了 3万多元,而且还雇用了村里两名贫困户。她说:“过去自己穷,脱贫没信心,人社局既培训又给钱,让我开了眼界,自己也当上了创业老板。”今年,全区累计向贫困家庭发放政府贴息贷款 150万元, 51名贫困户实现了自主创业梦想。
送岗位,就地帮扶促脱贫。对于身体残疾、行动不便、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人员,区人社局设置公益专岗兜底送岗位,帮助贫困户实现就业梦想。今年,金台区拿出 200万元资金,用于开发保洁、保绿、护林员、农村互助幸福院管理员等农村公益性岗位 1000多个,重点安置贫困人口。目前,全区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人口 590人。还在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开发公益专岗 93个,安置贫困劳动力 51人。
就业是民生之本。金台区在就业扶贫这场战役中,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担当和勇气,打出“培训指导就业、基地吸纳就业、创业带动就业、专岗对接就业”的组合拳,为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目标,闯出了新路子。
新闻推荐
不论周末还是长假,不论客户身处何处,有一款必备“神器”全天候“上班”,解决市民的日常金融需求,这就是市民“新宠”——中国工商银行的工银融e行。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不少市民就通过中国工商银行...
宝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宝鸡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