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喜林
今年以来,宝鸡市陈仓区信用联社始终坚持服务“三农”,支持小微的市场定位,积极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支持三农经济取得新成效
该社始终坚持面向“三农”的市场定位,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开展网格化营销,实行整村推进,逐村拔尖,大力推广富秦家乐卡。截止7月31日,新发放富秦家乐卡2933张,授信额度增加19006万元,家乐卡贷款余额42607万元,较年初净增6602万元,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为43357万元,较年初增长7072万元。并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名单制,对辖内涉农重点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客户早摸底、早介入、早评级、早授信,为绿丰源蔬果专业合作社、陕西国人菌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贷款2670万元,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该社还按纳税100强企业、涉农龙头企业、省市区重点项目、特色优势产业、新型农业主体、国企及公用事业类开客户、职业农民等七大类客户建立营销台账,实行联社领导、中层管理人员、客户经理三级包抓责任制,明确目标、落实责任。集中评级授信,建立经济档案,为大水川旅游开发公司发放“生态+旅游+金融”贷款2000万元,为宝鸡市博仁药材专业合作社发放“合作社+公司+社员”贷款1300万元。止7月末,陈仓区信用联社累计投放各项贷款297801万元,余额达到447863万元,其中实体贷款余额376614万元,较年初净增26277万元,实体贷款占比为84.09%。涉农贷款余额330050万元,较年初净增25962万元,涉农贷款占比73.69%。
金融扶贫工作取得新进展
该社积极实施金融扶贫工作,对全区12590户贫困户建立经济档案,提供信贷支持,与区扶贫办签订《共同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小额信贷合作协议》,筹措120万元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实行专户管理,联社按照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基金总额1:5的比例发放贷款。制定《陈仓区信用联社精准扶贫小额贴息贷款实施细则》,向建档立卡的授信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信用贴息贷款政策服务通知书》7000余份,对银监局确定的赤沙等12个镇实行包建档评级、包需求调查、包扶贫小额信贷投放责任制,共发放小额扶贫贴息贷款157笔679.7万元。向赤沙镇姬家沟村派驻“第一书记”,制定《三年脱贫方案》,“输血式”扶贫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出资帮助贫困户购买种植300亩花椒、400亩柴胡,为村民举办花椒、核桃栽植技术培训两次,投资近4万元为村上安装无线广播,为30户贫困户送去生猪养殖补贴款3800元;建设“社区服务中心”,“幸福院”,为村委会添置复印机、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协调区级部门修建村级水泥道路2公里,为经济产业发展、改善生产生活铺平“致富路”。
普惠金融工作赢得新赞誉
该社广开支农惠农新渠道,止7月末,发行富秦系列卡350438张,累计发卡516783张,金融IC卡占比为52.97%;新增手机银行6038户,累计开通93297户,新增网银738户,累计开通46869户,新增客户占比2.55%;新布设POS机及助农E终端69台,累计布放1031台;非柜面占比45.68%;电子银行有效客户占比7.13%。累计布放ATM、CRS机86台,设立13个离行式自助银行,遍布陈仓各个中心镇及各街道。
同时,该社积极加强与“村两委”合作,在信贷支农、普惠金融、金融扶贫等方面探索“双基联动”方法,有计划、有步骤地打造“建档标准化、产品多样化、服务精准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累计创建信用村36个,更新村级金融知识宣传栏132个,与329个行政村签订“双基联动”合作协议,建立标准化双基联动工作站50个,助农取款服务点323个,定时定点开门营业,为基层网点配置147辆自行车和94部无线POS机,以区域内首批“流动银行”开启服务新引擎,金融服务的触觉延伸到农村角角落落,让农户在家门口就能办理存、取款和转账业务。
为支持陈仓区域经济发展、帮助农户增收致富、推进企业转型发展,陈仓区信用联社的干部职工同心同德,信心倍增,用辛勤的工作和智慧,共同谱写一曲曲新的凯歌。
新闻推荐
◎朱昌俊“怕出事故,就不让职工骑摩托车和电动车吗?”8月25日,西安铁路局宝鸡工务段职工向媒体反映,近日单位全面禁止骑车上下班,如有违反者将扣分罚款。宝鸡工务段职工李师傅介绍,这个星期单...
宝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宝鸡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