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帅
宝鸡市西关片区交通拥堵问题,困扰群众长达四、五年之久,去年也上过“百姓问政”节目,相关单位在节目直播现场表示要尽快解决,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多次提交过议案提案,可是问题一直得不到妥善解决。不久前,在宝鸡市纪委监察局的协调督促下,相关部门针对西关拥堵问题作出承诺:一定要啃下“硬骨头”,给群众一个交代。截至目前已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受到群众称赞。
干实事,解难事,靠的是干部担当,体现的是干部作风。作风转变天地宽。干部作风转变了,就能千方百计找对策,就会扑下身子抓落实。在协调解决西关片区拥堵问题的过程中,宝鸡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杨政国在认真听取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意见后立即做出安排,强调高度重视,尽快解决问题;宝鸡市纪委监察局、市纠风办把督促解决这一难题作为抓作风建设的一个切入点,加强组织协调,多次与相关部门交换意见,多次召开协调会,对工作全程督查,使各部门劲往一处使,凝聚了战斗力。
转作风、惠民生,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县区、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从推动解决这一群众反映强烈的难题过程中,有三点启示。其一,要切实把宗旨意识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群众有“难”,领导干部就要不讲条件冲上去,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其二,只要统一意志,敢于啃“硬骨头”,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这次协调解决西关片区拥堵问题,就是因为各部门统一了意志和目标,真正转变作风,深入下去,面对难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展其才,从而攥紧了“拳头”,打出了“团结牌”、“协作牌”,形成了整体合力。其三,承诺了,就要兑现。“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不是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的作风。为群众办急事、解难事,就要坚持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说到做到,就要不遗余力,尽力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好事,而不要等到群众反映强烈了,或者上级指示批下来了,才去解决。
新闻推荐
本报深圳7月14日电(记者霍强)今天,以“创新推动发展,合作创造未来”为主题的第九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在深圳开幕。陕西省组织150家中小企业携200余种新技术、新产品参展,是国内最大的参展...
宝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宝鸡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