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玉米种植基地,咱们的科研人员也会请教当地的玉米种植能手。
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中午也能吃上家乡的面条了。
当我们在准备过新年时,咸阳市的科研人员正在海南玉米试验田里忙碌着。
虽然育种很枯燥,但是看到自己亲手种植的玉米一天天茁壮成长,内心还是非常知足。
在海南玉米种植基地,科研人员对玉米每一天的变化都很关注。
核心提示:
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有这么一批人,为了加快农作物育种的过程,为了培育出更多优良农作物新品种,为了大地的丰收……他们像候鸟一样,每年10月到次年5月,抛家别子,“飞到”海南从事育种工作,三亚、乐东、陵水、长山、南滨……凡能育种的地方都印满了他们追求的足迹。
他们被称为“南繁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甜瓜大王吴明珠、玉米大王李登海、棉花专家郭三堆……这些新中国农业发展史上了不起的“大腕级”人物,也大多是从“南繁”中走出来的。如今,全国除西藏、青海等少数地区外,先后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500多家科研生产单位、高等院校、民营科技企业的农业专家、学者等在这里播洒青春和汗水。
2008年,咸阳市农科院玉米育种中心的科研人员也再次加入到“南繁”队伍中,他们扛起锄头,戴上草帽,以标准的农民姿态,用一滴滴的汗水,坚守在寂寞的田间地头,以求实创新、不畏艰难的“南繁精神”为尽快创造出优良的玉米品种默默奉献着!
本报记者邓晓青马沅聪文/图
海南,当你听到这个名字,眼前就会不自觉浮现出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其实,它还有颇具风采的另一面,那就是它具有的典型热带气候条件,形成的天然大温室成为了开展农作物种子加代、鉴定、繁育、制种等科研生产活动的最佳选地。
其实,咸阳市农科院海南玉米加代工作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90年代初因故停止,后经多方努力,于2008年恢复海南加代工作,而这样的恢复无疑是从零开始,不提工作上的难度,就是单单的吃住都困难重重,当地人废弃的危房,我们的玉米育种科研人员一住就是7年,遇到台风天,屋顶被掀都是常有的事。
就是在这样异常艰难的条件下,他们依旧像候鸟一样,年复一年地向三亚奔波。眼看又一个农历新年临近,记者走近了这群还坚守在海南乐东县玉米地里的咸阳人,这群如此普通,却又如此不寻常的科研人员身边。
【起早贪黑】
“这里的每株玉米就像我们的孩子”
2016年1月14日,时近中午11点,风大,虽然已经进入了海南的“冬天”,但是白花花的阳光直晒到皮肤上,还是有些灼热。
乐东县利国镇黄流农场一分场,咸阳市农科院玉米育种中心的李建设和赵朝阳和往常一样,正钻在玉米地里熟练地给最后一小部分玉米进行人工授粉。
草帽、洗得发白的深色短袖、高高挽起的带泥的裤脚、晒得黝黑而粗糙的皮肤,如果不说他们是城里来的科研人员,没人不相信他们其实就是地道的田间农民。
“咱们咸阳在这里大概有23亩试验田,在外人看起来每株玉米似乎都长得一样,其实每行每株都不一样,都有编号和标记。”要不是李建设提醒,记者真没注意到,原来每行玉米的第一株玉米秆上都挂着一个粉色的小牌,上边标着数字编号。“这里温度条件好,每天从早上7点下地,除了吃饭睡觉,几乎都在田里泡着,从播种到育苗,从拔草施肥到授粉收获,除了这上万株玉米整个生长期的田间管理,还要对所有育种材料不间断地观察、比较、记录、挑选,了解每一株玉米的变化情况,最终得到符合要求的材料。可以说,对待每株玉米真是手把手照顾,所以,在这里它们更像是我们养育的孩子,每天陪伴,每天看它们成长。”说话间,看着一株株长势旺盛的玉米,李建设眼中饱含着浓浓的深情和希望。
【寂寞守岁】
年复一年玉米地里过大年
“我们农科院玉米育种研究中心成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是我院三大育种中心之一,属于市级科技创新团队之一,共有8位同志,其中研究员1名,高级农艺师3名,博士生1名,硕士生1名,他们都是高材生啊,就是这样的高材生已经先后有6位同志在海南基地从事种植工作。”谈起赴海南基地工作的情况,市农科院玉米育种中心主任马军政向记者介绍,每年10月底他们会根据工作需要先期派l一2名同志进驻海南基地,负责试验地的准备、整地、播种及玉米苗期的田间管理工作,等到玉米授粉期再派2一3名同志前往海南基地,与前期到达的同志一起共同完成海南加代任务的关键工作——玉米杂交授粉,直至来年4月初海南加代工作结束,再返回咸阳,开始北方玉米育种工作程序,如此循环反复。“从这样的时间点就可想而知,当人们在家里忙里忙外购置年货喜盼新春佳节的时候,咱们的科研人员却正在海南的田里忙着玉米那摊子事儿。过年,对他们来说和往常并没有任何区别。”
果真如马军政主任说的如此吗?属于全中国最热闹的日子,海南的科研人员他们是怎么度过的?
“过春节,正是我们授粉最忙的日子,不管是年三十,还是年初一,都是中午一顿饺子,吃完赶紧下地干活。因为这里的玉米都要人工授粉,把花粉塞到袋子里,再把花粉倒在穗子上,粉的寿命很短,所以授粉速度要快,手快的一天能授五六百株。授粉很关键,时间天气不等人,不能因为过新年就耽误授粉的最佳时机。”今年45岁的赵朝阳算得上是市农科院恢复南繁后,最早一批来海南的科研人员了,这些年他几乎很少在家过年。他说,过年,在他们这些南繁工作者眼中,其实就是一种坚守,玉米地里过大年是每个南繁工作者的常态。
【不讲条件】
危房里住着照样埋头搞科研
海南加代育种是我国为加快玉米等作物育种速度、缩短育种年限而进行的一项行之有效的育种手段,为早出品种、快出品种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育种工作者延长了育种寿命。
“我们对搞玉米研究的有一句调侃的话,‘你要是喜欢谁,你就把他拉到玉米育种上,这样他就出不去了,因为每年都会看到培育出优良新品种的希望;如
果你不喜欢谁,你也把他拉到玉米育种上,因为每年眼看着的希望都会面临失望,真是一种心理上的折磨!’”,说起搞玉米研究,李建设感触颇深,他是河南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专业本科毕业后,又考上了作物育种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就进了咸阳市农科院从事玉米育种工作,从此开始了不间断的候鸟似的南繁工作。
说起最初来海南育种的工作生活情况,李建设至今都记忆犹新,“刚开始没有固定的试验田,哪里有地就去哪里种,陵水、南滨、海棠湾……到处都有我们的足迹,就像打游击,不仅吃不习惯,住宿更是不固定,住的都是当地农民丢弃的危房,蟑螂、老鼠是‘常客\’。”李建设说,遇到台风天,房顶被掀都是常有的事情。
即使条件异常艰苦,但大家还是搞种植,整理材料,把过去两年的活放到一年干,工作量是过去的两三倍,而这就是缘于他们对玉米育种饱含的那份希望一直都在,所以,年复一年。
“农业生产的前进,真的是靠一大批基层农业科研者默默奉献,过去粮食产量低,群众不够吃,现在经过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产量不断创新高。过去玉米最高产量300斤一亩,现在一亩地能达到1200斤,在咱旬邑一块实验田里,产量甚至达到了3000斤。”虽然在南繁遇到了种种困难,对马军政、赵朝阳、李建设等这批在海南坚守的咸阳科研人员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他们看重的是这份挑战和坚守带来的希望和收获,马军政告诉记者,“育种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而且咱们国家的玉米相对于世界水平来说还是比较落后的,所以,说小了是为了老百姓生活品质的提升,说大了是为了国家发展需要,咱们必须要研发自己的粮食种子,也要相信自己一定能迎头赶上的。”
【以农为荣】
隔绝外面的精彩,收获心底的希望
如今,南繁育种条件不断在改善,曾经打游击式的育种模式,现在已经基本固定在了乐东,而且陕西省在这里的基地建设也基本完成,不仅仅是咸阳的农科人员进驻了这个基地,还有宝鸡、杨凌、安康等陕西的育种单位也在一起,生产、生活条件都有了极大的改善。
“育种确实枯燥,抗病虫害、产量、质量……一季几十亩地,六七千份材料,每份四五十科,一个一个去选。但时间长了我们体会到,育种其实是三分科学加七分艺术,枯燥会变乐趣。”马军政这样形容他对育种工作的理解,虽然,他们隔
绝了外面的精彩,却收获了心底的希望。
海南已成为玉米育种工作者开展玉米资源、育种信息和育种技术交流的平台,对咸阳市农科院玉米育种材料的征集、育种技术的引进及玉米产业发展的认知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为咸阳市农科院玉米育种水平的提高、育种材料的引进与更新、育种技术的学习和提高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采访中,咸阳市这些玉米科研工作者说,他们的目的就是要培育出抗逆、高产、高实的品种,过去强调的是产量,现在重点是脱水性,让玉米生育期全程机械化。而且,成果是相对的,虽然还没有研究出新的品种,但是,通过南繁,每年都会有一定的收获,离需要研制的东西越来越近。
“目前,我们玉米南繁工作也面临一些问题。”马军政说,“一是开展此项工作没有稳定的资金经费保证;二是此项工作开展的连续性不够,时断时续,玉米育种科研无法与国际国内发展速度同步;三是尽管这些年南繁加代工作条件得到大幅度改善,但与兄弟省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异,特别是试验规模、设施条件和试验手段等方面。但是我们相信,这些问题都是暂时的,我们会坚持把海南加代工作作为玉米育种工作的主要环节,不断提高育种水平,改善育种条件,继续发扬求实创新、不畏艰难的精神,争取在不远的将来,选育出新的优良品种,为粮食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B)(13)
记者手记:
沉寂、煎熬、坚守,等待一个无法预料的结果,在求快求成功的今天,这条路在很多人看来,是如此漫长和不可思议。但咸阳市农科院的育种科研人员却这么一直坚持着,他们靠的是什么?
采访中,记者感受到,虽然记者看到的只是他们工作的很小一部分,听到的也可能并不全面,但是,感受到的却是在别人眼中那些无法想象的困难和压力,对他们来说似乎是那么清淡。
“能不能尽快拿出先进适用品种,改变粮食生产面貌,”似乎才是他们每个人最关心和看重的心头大事。
也许正是有了这么一批“很土”、很平凡的农科人员,用坚定的信念默默坚守,才支撑着国家农业的发展和下一步现代农业建设,他们其实就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怀揣着一份尊敬,让我们为那些无论是奔走在南繁基地,还是坚守在各地农田中的农业科研工作者送上诚挚的新年祝福,祝愿他们心中的那个农业梦想尽快实现。 (B)(13)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薛丽一走进马庄中学的学生公寓,只见墙裙开满了鲜花,绿色叶子沿着墙壁向上爬行,深情地托起宿舍管理制度牌。男生宿舍门口的开关旁两只米老鼠正在“咬着耳朵”亲昵地说着悄悄话;女生宿舍门口的...
宝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宝鸡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