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新闻 凤县新闻 麟游新闻 千阳新闻 陇县新闻 眉县新闻 扶风新闻 岐山新闻 凤翔新闻 太白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宝鸡市 > 宝鸡新闻 > 正文

影响·宝鸡 铸造 事件回访引渭渠事故频发段 警示墩换成防护栏

来源:华商报 2015-07-01 17:53   https://www.yybnet.net/

今年1月18日到2月9日,短短23天时间里,在王家崖水库至北坡段的引渭渠,就发生了4起事故,事故造成3人溺亡。《华商报》曾对此进行了系列报道。6月25日,华商报记者再次走访时发现,在引渭渠曾经的事故频发段,边上的警示墩已换成了波形防护栏。

新闻回顾:引渭渠23天4起事故3人溺亡

宝鸡峡引渭渠是宝鸡到咸阳的一条农业大动脉,1971年建成通水,便承担了宝鸡和咸阳两市多个县区的田地灌溉任务,这原本是条惠民渠,却在造福两地群众的同时,也留下了一些深刻的痛楚:今年1月18日到2月9日,短短23天时间里,引渭渠2.7公里内就发生了4起事故,造成3人溺亡。

今年1月18日上午,一辆面包车由北向南行驶途经高南村时,不慎坠渠。当时车上有两名男子,幸运的是村民及时发现,并成功将两男子救起。

1月19日,千河镇肖村55岁村民赵烈秀骑自行车去附近幼儿园做饭时,不慎坠渠溺亡。

1月28日上午11时55分许,宝鸡市民杜女士开车经过高新区千河镇北坡村附近一弯道时,车辆不慎坠渠,最终溺水身亡。

2月9日上午,咸阳41岁的吴先生驾车途经千河镇北坡村段引渭渠时,不慎坠渠溺亡。

最新进展:警示墩换成了防护栏

杜女士出事后,华商报记者沿她坠渠事发地朝下游走了5000余米,发现这一路引渭渠边上的警示墩约四分之一都有问题,或有不同程度倾斜,或丢失,存有安全隐患。

2月11日,华商报记者再次走访这段路时发现,缺失的警示墩已重新补栽,倾斜的也基本被扶正。新补栽的警示墩比以前的高出20多厘米。

6月25日,华商报又一次走访这段引渭渠时发现,以前的警示墩全部换成了高速路上安装的那种绿色防护栏,高约80多厘米。据附近村民讲,过完春节后不久,就开始安装防护栏,大概是在3月底完工的。

“现在比以前好多了,站在渠边也不会感到晕了。”高南村的张师傅说。

“以前那个石墩子就起不到啥作用,现在这个给人心里感觉还是比较安全的。”村民李女士说。

仝师傅经营着一辆班车,跑宝鸡市到王家崖。仝师傅说,现在的防护栏颜色鲜艳,给司机视觉上有个提醒,开车时会自觉地远离渠边。“有了这个,起码在渠边骑自行车和摩托车安全多了。”仝师傅笑着说。

华商报记者 宋秉琴

眼睁睁看着生命逝去 遗憾却又刻骨铭心

2013年6月20日,进入汛期后渭河第一次泄洪。一名在河滩夹心滩钓鱼的市民被困,消防民警联手展开了救援,但行洪过程较快,被困者被激流冲向下游,救上岸后,他已不幸身亡。

新闻回顾:河滩钓鱼男子被洪水冲走

一连两日的降雨后,2013年6月20日14时30分,渭河宝鸡峡水库开闸泄洪放水。在宝鸡市区渭河河滩内,一名中年男子因钓鱼被困,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洪水已经到了他的腰部,消防队员多次试图抛下绳索,但因距离较远无法实现。突然一个洪峰过来,他被冲向下游。

当时围观的人群突然炸开了锅,华商报记者一路跑步紧跟消防队员,沿着河堤追寻被困者。但直到在3公里外的浅水河滩处,消防队员才将落水男子拦下,遗憾的是,他已不幸身亡。

第二天,《华商报》以连续的图片报道了此事。之后连续5天,《华商报》对此事进行了追踪报道,包括消防救援过程的还原,对泄洪警示的质疑,以及相关部门对于河道的管理工作等。

最新进展:河道内已无种菜现象

事件发生后,宝鸡市政府召开了防汛工作紧急会议,通告总结反思“6·20”渭河洪水困人事件。为了更好地落实汛期河道泄洪安全,市水利局联合宝鸡市人防办、河道委,在渭河宝鸡市区境内(宝鸡峡水库-虢镇段)分点设立警报器和扩音喇叭。

2013年7月10日,宝鸡20个报警器安装完毕,当渭河洪水袭来时,该系统会及时发出报警信号,提醒市民快速远离河滩,以免发生危险。

2013年7月1日起至7月中旬,宝鸡市区沿渭各水利部门开始对辖区河道内的种植物进行集中清理。渭滨区先后出动机械6台,清理河道植物650余亩;金台区清理、平整辖区内近400亩靠近北河堤的渭河河滩。

2013年12月起,宝鸡市开始大面积绿化河道,种植黄菖蒲、芦苇等植物,杜绝市民在河道“圈地”种菜。

2014年至今,渭河河道内鲜有人员被困的现象。

今年宝鸡从4月起提前进入汛期,6月起宝鸡市已经迎来了几场雷阵雨。6月26日,华商报记者再次走访渭河河滩,因为上游刚刚放过水,河滩内的水位并不是很高,河滩内没有人员逗留。

华商报记者在金陵桥下看到,河滩内的芦苇繁茂,市民在河滩种菜种地的现象已基本消失。现在每次泄洪前,市民会从短信、网络等处收到通知,提醒泄洪期间不要在河道逗留。如今的渭河河道,很少有人钓鱼,这片水域曾经吞噬的生命,带给我们的警示刻骨铭心。 华商报记者 党扬眉

人物回访

残疾女孩渭梅女——

虽然失去双腿 她却成为运动健将

宝鸡女孩渭梅女从小失去双腿,在福利院里长大。身体虽然残疾,但渭梅女是个好强的姑娘,她去参加省上的游泳比赛,一个人就捧回了3个“第一”。最近,她又在备战全国残运会女子轮椅篮球比赛。

新闻回顾:她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

2011年10月,《华商报·今日宝鸡》以整版视觉《美丽的天使——宝鸡残疾女孩渭梅女的故事》报道了她的故事。她自信阳光的笑脸深深地感染着读者,很多人被她的事迹所感动。2012年“六一”儿童节,时任省长赵正永来到她所在的宝鸡市儿童福利院慰问孩子们。其后,赵正永多次关心她的生活。2013年6月,已是省委书记的赵正永委托省残联和省民政厅再次来福利院慰问渭梅女及孤残儿童,并为她送来了笔记本电脑和电动轮椅。

2014年2月份,渭梅女被聘为宝鸡市儿童福利院的特教老师,同年11月份,因为她的乐观、自信、自强,她被省文明委评为全省“自强好青年”。

人物近况:9月将参加全国轮椅篮球赛

6月27日,华商报记者联系渭梅女时,她正在宝鸡市体育馆进行篮球训练。她告诉华商报记者,受省残联邀请,她将参加今年9月份在成都举办的第九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女子轮椅篮球比赛。最近一段时间都在体育馆进行篮球比赛训练。

“《华商报·今日宝鸡》报道了我的故事后,我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支持和鼓励,我不再自卑,不再彷徨,对生活更加自信、乐观、坚韧。如今我已经是宝鸡市儿童福利院的一名特教老师了,我将用我所学去帮助我的弟弟妹妹们。”渭梅女说。

当华商报记者问她,觉得自己与报道之前有什么变化没有时,渭梅女不好意思地笑笑说,报道后,经常有人问她的队友,她是不是华商报报道过的福利院那个女孩。

华商报记者马爱萍

最美的姐冯雪童——

“我就做了一件小事,得到的荣誉太多了”

“我觉得我就是做了一件很小的事,结果你们报道后,我获得了很多荣誉,我觉得我都承载不住了。”当华商报记者近日再次采访出租车司机冯雪童时,她这样说。

新闻回顾:14年前她借给乘客4000元

那是1997年的事,我拉了从江苏来的张彩红和他同伴,到甘肃和宁夏寻找多年未见面的亲人。连续7天我们辗转多地,都没找到要找的人,最后张彩红身上只剩下500元钱,无力支付7天的1400元出租车费用,回家的路费更是没着落。通过一周时间的接触,我觉得这人还是挺可靠的,就借给他4000元钱。我们互留了联系方式,结果后来我传呼机丢失,就失去了联系。我当时才25岁,一个月也就赚600元钱。

2011年10月底,当我接到张彩红的电话时,真的很意外。见面后,他除了归还当初借的钱外,还要给我2000元钱作为酬谢,我没要。张彩红说,回去后,他就联系我,结果怎么都联系不上,为此,他十几年没有换过家里的座机号,一直盼望我能打电话,可他等了14年还没有等来,他急了,就亲自到宝鸡来还钱了。到宝鸡后,他向很多出租车司机打听,都没有打听到我,最后还是车管所民警帮忙查到我的联系方式。以前没名气,后来你们报道后,在出租车行业也算是个小名人了。

人物近况:还是会去帮乘客

自从《华商报·今日宝鸡》报道了这件事后,我获得了很多荣誉,有市总工会授予的“优质服务明星”称号、宝鸡市道路运输管理处授予的“好的姐”荣誉称号等等,还有省上给予的一些荣誉,家里各种荣誉证书差不多有10个了。我觉得我就是做了一件很小很小的事,得到的荣誉太多了,我都有点承受不起。

有了这些荣誉后,我对自己的要求更严了,大家把我当榜样,我就要有个榜样样。现在碰到需要帮助的乘客我还是会去主动帮,但遇到借钱的事,我可能不会再不计后果地借。

华商报记者 宋秉琴

新闻推荐

五洲现代城小区 楼顶违章加盖影厅

华商报讯(记者张宝龙)“楼顶加盖建筑要经过政府部门审批,我怀疑他们没有手续。”市民陈先生反映,他家住金台大道五洲现代城小区,去年年底,楼下几层商用楼的楼顶上盖起了一座巨大的钢架结构建筑作为...

宝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宝鸡这个家。

相关新闻:
轮椅上的中考2015-07-01 17:53
猜你喜欢:
华商20年 蝶变2015-07-01 17:53
评论:(影响·宝鸡 铸造 事件回访引渭渠事故频发段 警示墩换成防护栏)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