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新闻 凤县新闻 麟游新闻 千阳新闻 陇县新闻 眉县新闻 扶风新闻 岐山新闻 凤翔新闻 太白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宝鸡市 > 宝鸡新闻 > 正文

在苏丹的日子

来源:陕西日报 2015-05-11 22:40   https://www.yybnet.net/

    陈馨 朱茜 

   离开苏丹已经6个多月了,但在苏丹600多个日日夜夜的经历总会在脑海中浮现……

  初到苏丹

2007年8月21日清晨,作为陕西省派出的援苏丹第28批医疗队的一员,我生平第一次踏上了苏丹的土地。

当地时间早上7点,一下飞机,我们就受到了当地阿布欧舍医院院长和他们宗教领袖的热情迎接。在他们的安排下,我们直接从机场乘车向着我们在苏丹的新家——杰济拉州的阿布欧舍医院出发。

8点,我们到达阿布欧舍医院。刚一下车,就被当地老百姓团团围住了,人们主动伸出手接我们的行李,帮我们打扫房间。上午10点,阿布欧舍医院全体人员为我们召开了热情洋溢的欢迎会,我们很快融入了这个全新的环境,开始了紧张又繁忙的工作。

融入苏丹

   “阿布欧舍”这个地名,在普通的苏丹地图上很难找到,但这里的阿布欧舍医院,在苏丹却是家喻户晓——这是我国最早在苏丹派遣医疗队的医院。这座见证了中苏友谊的医院,被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为“中国医院”。   

由于当地财政资金不足,医院基础设施很差,病房都是原先英国占领苏丹时的养马场,年久失修。低矮不说,还没有纱窗,以至于蚊子肆虐,苦不堪言。医院里大多数是护士,只有几名实习医生,医疗技术也十分落后。整个医院仅有两间手术室,手术台的底座锈迹斑斑,台面的人造革已经磨损,露出经纬交错的布底。在这种条件下,依然要高质量的完成手术,不是件易事。即便这样,我们耳鼻喉科每周都要成功开展10台手术。

苏丹相对缺医少药,老百姓有了疾病常常得不到及时救治。尤其是疑难杂症,更难得到医治。一次,我接诊了一位患者,是一名40多岁的中年男子,额部有一个肿块,右眼球突出,视力下降,跑遍了苏丹多家医院都没能确诊,更别说治疗。当时,苏丹喀土穆医院刚买了一台CT机,我见患者的CT片显示是额窦占位性病变,突入前颅凹、眼眶,病变范围比较大,在当地要通过鼻窦开颅条件确实有限,一旦感染就会有生命危险!看着病人那祈求的眼神和痛苦的表情,我当即决定,排除万难,实施手术!我和队里的其他医生一起研究病人的片子,反复商量,仔细推敲,制订了详细的手术计划,决定施行额窦径路手术。历时近4个小时的精细操作后,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患者及家人感激的握着我们的手,不住的说“Sini,kuoyis!”意思是,“中国人,好!”

在苏丹,医生的医德有时比医术更重要。有一次,一位50多岁的女性患者接受了医院苏丹医生的甲状腺手术,凌晨2点,患者突然呼吸困难。原来,由于术中止血不彻底,患者颈部肿胀,情况十分危急。苏丹医生见状立即向我们求助。我立刻上了手术台,打开患者原伤口,先行气管切开,待患者呼吸好转后再找到出血的血管,彻底结扎,患者最终获救了,我却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但看到患者家属如释重负的神情,我便觉得浑身无比的轻松。从那以后,苏丹医生和护士一见到我,就竖起大拇指,用并不流利的中国话对我说:“中国医生了不起!”

   爱在苏丹

苏丹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感情是在中苏两国50多年的相互交往中建立起来的,其中中国医疗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里,我们随处都能感受到苏丹人民对中国的热爱之情。

阿布欧舍医院的工作人员对我们非常照顾,尽管物质资源匮乏,他们仍然每月宰羊为我们改善生活。每到中国的传统节日,他们都会给我们送来汽水、红茶和食物,和我们一起欢庆节日。

不仅在阿布欧舍医院受到这样的“特殊优待”,在苏丹,我们随处都会得到这样的待遇。我们去离驻地20多公里的哈萨黑撒买菜,过收费站时,听说我们是中国医疗队,收费站的人员不仅不收费,而且还热情地喊:“色你撒第一个!”,意思是“中国人都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在阿布欧舍医院门口的操场上散步,苏丹的小朋友一见到我们,便用学来的中国话朝我们大声喊:“中国朋友!”我喜欢抽烟,常去默罕默德商店买烟,每次店老板都热情地招待我,还免费请我喝汽水……

面对如此淳朴善良的苏丹人民,我们更是不敢大意。每做一次检查都力求精准,每开一张药方都反复核对,每做一台手术都充分准备,生怕辜负了苏丹老百姓对中国医生的信任。

每逢佳节倍思亲,身处异国他乡,我们的感受更为深切。每到中秋节、春节的时候,思乡之情就更为浓烈。然而,在这片离祖国千山万水的非洲大地上,我们对于医生“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为国争光”的使命感也有了更真切的体会。

“爱在苏丹”。这个“爱”既是苏丹人民对我们的爱,对中国的爱,也是我们医疗队员对患者的爱,对苏丹人民的爱,更是对伟大祖国的爱!

愿“中国医疗队”这面旗帜高高飘扬在非洲这片广阔的土地上,留在苏丹人民的心中。

 (注:陈馨,陕西省第28批援苏丹医疗队队员,现任宝鸡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本文由陈馨提供素材,宝鸡市中心医院宣传科干事朱茜整理完成。)

新闻推荐

2010年,吴起在陕西第一个实行十五年免费教育,举世瞩目;2013年,吴起在陕西第一个全县推进课改,力度空前。大刀阔斧的教育改革到底进行得如何?记者对吴起最有代

吴起宜兴小学的课堂。韩承伯摄本报记者韩承伯霍海澎2015年4月25日下午,吴起县宜兴希望小学全体数学教师在阅览室备课。在四年级备课组,几名老师争论着到底用课本的习题还是导学案习题,哪个更有利于...

宝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宝鸡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在苏丹的日子)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