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水河永寿段,绿水青山美如画。
趟过苍茫的历史邃空,匍匐于文字铸就巍峨的人类心路上,聆听脚下历史的绝响,永寿这块曾经被人称作“露冷林话瘦,山空鸟腹饥”的不毛之地,其实处在中华历史文化矿脉的富区,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浩瀚历史,在这里留下了最早的令人炫目的血脉遗迹。
以境内的漆水河、泾河为载体的两个中华启蒙文化圈,像两个美丽的光环,将永寿的历史映衬得辉煌巍峨。漆水河盘绕于店头镇境内的娄敬山,泾河浩浩荡荡穿越永寿北部的渠子、上邑、豆家等镇区而南去。
漆水河流域,是传说中的轩辕黄帝的起源地。黄帝与炎帝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今漆水河)成,炎帝以姜水(今宝鸡姜水)成。”炎黄两个部落融合成华夏族,传说他们以及他们的臣子、后代创造了上古时期的农耕技术、造字术等几乎所有重要的发明。
漆水河流域也是周人的起源地和建国地。史载有邰氏之女姜嫄踩巨人脚印野合生下“弃”,也就是周人的先祖“后稷”后,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慢慢地繁衍生息,形成了“周族”,过着游牧的生活。到纣王时期,“周族”和商朝的矛盾加大,民不安生。于是公刘率族向北迁徙到豳(今之彬县、旬邑一带)的少数民族戎狄的居住区。在那里,周人艰苦创业,由原先的游牧生活,到开挖窑洞定居下来,中国社会逐渐实现了由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的启蒙转变。大约经过了300余年的历史,到古工亶父(周太王)时期,“周族”在当地已发展成一个富庶的民族。于是戎狄不断前来索要财物,直至后来索要“周族”的子民。不愿臣民陷入战争境地而受苦受难的古工亶父,就举族5000余户“周人”又迁回到了漆水河流域的周原(扶风、岐山)一带。周先祖居豳,其文治武功对伐纣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泾河的文明史,实际就是一部周王朝的发迹史。从这个意义上讲,泾河早期的历史文化,就是漆水文化的一个支系,它和历史上的周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在3000多年前的周原大地上,周人始祖后稷在教稼台(现武功镇),教授先民种植菽、麦、麻,让我们的祖先告别了采摘野果充饥的时代,使人类第一次通过在一个比较固定的地区耕耘劳作,来满足自己对食物的需要。通过旬邑、宝鸡地区出土大象化石的现象推断,当时我们脚下的土地当属亚热带雨林区,植物茂密、水草丰美、河流纵横,人们在此艰难、笨拙地手持简单的石青铜刀具,劈荒开路、辛勤劳作,收获着几种简单的粮食作物,满足自己春夏秋冬的生命所需。特别是周人迁回周原后,这一区域的农业已现发达迹象,耕作技术日渐成熟,人类早期的农耕文明星火已呈燎原之势。
从空间距离上看,永寿距离扶风(周原)、武功(邰)也就几十里的路程,最早的农耕文明应该是在永寿扎根发芽;从民俗看,店头娄敬山区的人们操着一口浓厚的扶风乡音,说明历史上这里的人和扶风一带的人过从甚密。加之店头一带的红白喜事乡俗,基本和扶风一带一致。从大文化的角度看,永寿应该属于漆水河体系之内。
在永寿和彬县太峪陆路相接的底角沟、永平一带,这里和彬县南原历史上有着密切的通婚习俗,进而在方言和生活上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比较典型的是,底角沟一带的人,把奶奶称呼为“爸”(ba/,阳平,和爸爸阴平有别),而把爸爸称为“大(da,声阴平)”,这和彬县南原的习俗是一致的。传说是周太王古工亶父当年不是举族南迁,而是带走了男丁和青年妇女,把大量的行动不便的老太太留了下来。小孩就只能靠老太太抚养了,当孩子叫爸爸的时候,老人就随声附和。天长日久,当地就流传下来了称呼奶奶为“爸”的习俗。再则,底角沟、永平一带的人的婚俗、丧俗、饮食习俗和北部彬县地区基本一致。所以,把底角沟、永平一带归入豳风文化圈,事实依据充分。也就是永寿也同属于泾河文化圈。
日月无声、历史有痕,堂堂中华上下五千年,远古给我们留下的可以直观的东西已经微乎其微了。然而,通过简单的历史记载和推理分析,我们会在这湮灭的历史踪迹中,去发现我们的影迹,去伪存真地去定位我们的历史身份。从这个意义上说,漆水河和泾河就是永寿的母亲河。漆水文化和泾河文化就是永寿历史文化的基石,也是研究永寿地域文化的始端。 (C)(5)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贾一丁鹿韬)乾县马连镇境内一座横跨宝鸡峡灌溉渠的石板拱桥年久失修,成为危桥已经3年有余,一直未得到修理,对于桥上来来往往的行人与车辆,安全问题实在令人担忧。而且由于拱桥损坏,“两岸”...
宝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宝鸡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