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两头就坏的老水塔
本报记者 赵常丽 实习生 段媛
“家里有水龙头,吃水却要跑好几里靠人力去拉。这些年,村民整天为吃水发愁,农田灌溉根本就无法保证。”连日来,礼泉阡东镇吴家村村民纷纷向本报反映他们用水困难的现状。
拉水苦了老人妇女
村民怨声载道
2月27日下午3点多,雨雪稍息,气温骤降。记者在现场看到:近20辆人力拉水车正聚集在一个抽水台泵前等待接水,水流缓慢细小。拉水者大多数是老人和妇女,85岁的吴永胜是这群村民中年龄最大的,也是三天两头必须来拉水,因为家中只有他和老伴。
现年62岁的吴彦虎在这群人中,显得比较年轻。他一边帮助老人接水,一边告诉记者:“今天路况还算好点,又没吹风,大家跑两里路左右等半小时就能接上水。遇上倒霉天气,这机井抽不上水,拉水还要跑到5里之外的咸阳,水价翻倍还不一定能拉上水。”64岁的妇女谢清云叹息道:“近20年了吃水都是问题,真苦了我们妇女和老人”。2009年冬季,82岁的吴宏吉老人在拉水过程中被冰雪滑倒,摔伤后现在还不能正常行走。
村民说,用水高峰期,早上6点左右就在此排队等候,人都站到公路上了,影响交通又不安全,有时候等两个多小时也不一定有水拉。机井不停坏,家里安的水龙头一直是摆设。
水管安了近20年
盼水盼来埋怨矛盾
记者在村民家里看到,家家都有水龙头,就是不出水。看着已经生锈的管道,村民们埋怨说:“2009年村上换届时,村民选举时极力推举新村长,就是希望他上任后赶紧给村民解决吃水问题,可是现在都没有解决。”
在村民李艳玲家里,她一边拧着水龙头,一边生气地告诉记者:“1994年,村民自发每户270元,给家里安装水管,盼望能用上自来水。可是盼来盼去,眼看就没地方去拉水了,还是没盼来自来水,以后的日子咋办呀?10多年了,我衣服都是拿到娘家洗,就这最少两天就得拉一次水。尤其现在干旱严重,地里灌溉用水更没法保证。”
村民还反映,每次机井坏了,都是村长四处协调维修,甚至自己垫支,但是村民意见还是很大。因为垫支问题村长和妻子关系很紧张。
4年前跑遍相关部门
渴望问题早解决
采访吴家村村长魏改劳时,他二话没说带记者来到距村民拉水现场约200米处,指着一个年久失修的老水塔说:“这是上世纪70年代知青下乡时打的一口老井,因设备老化三天两头抽不上水,即使抽上来也存不住水了。这些年,遇到刮风就根本没法使用。”
“每次水塔坏了,我就带头去维修,还协调村民到最近的左家和蒋相村拉水,邻村属于秦都区,距我们路远、水费翻倍都不说了,用水高峰期常常没有水。现在村民对我意见越来越大,其实自2007年6月起,我就把镇、县和市级相关水利部门都找遍了,腿都快跑断了,问题反映后总是让等一等,研究研究再说。”说着,他显露出无奈的表情,“为修水塔自己垫了5000多元,还有修路款等3万多元,加上平时忙村民的事顾不上家,妻子不理解我感到现在心很寒。”
据了解,吴家村9个村民小组共485户2150人,耕地面积4000余亩,其中果园2400亩左右。地处宝鸡峡灌溉区下游尾端,始终受上游灌溉用水的制约,加之近年来少雨干旱,农作物严重歉收,一直影响着当地经济发展。
村长魏改劳拿出4年前为解决村民用水问题,写给上级的各种申请报告让记者看。此时,他和村民急切盼望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尽早有个解决方案。 (D)(4)
新闻推荐
陕西省考古人员日前在宝鸡市一处金元时期的古墓中发现大量反映西府民俗的画像砖。这些画像砖雕刻了许多家庭生活的场景,其中一块画像砖上清晰地显示出当时的人已开始用笼屉制作馒头之类的面食。据...
宝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宝鸡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