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用过的大碾子,让他们感慨万千
在自己亲手建成的大坝上拍照留念。
作诗与大家共勉。
本报记者 毋佳欣 实习生 王昊
40年前,他们是一群青涩青年,在党的号召下背起被褥,爬上火车奔赴宝鸡,挥汗如雨修建水库。40年后,当他们两鬓斑白再一次相聚,漫步在壮观的千河大坝上时,多少辛酸,掺杂着多少发自内心的自豪,一丝丝、一缕缕,热乎乎地涌上心头。
筑大坝:他们挥汗如雨
奔赴宝鸡的路上,坐在记者前排的樊明远师傅,说起当年到大坝上劳动的场景,整个人已经沉醉其中。他说,1969年4月份,他当时年仅15岁,正在五中上初一,插队到韩家湾村后,作为“东方红人民公社”成员,和2000多人一起背着被褥爬上火车,到宝鸡虢镇下车后,又步行30多里路程赶到王家崖村修大坝。
“在大坝上干活,虽然辛苦,但可以吃到细粮,而且能够吃饱。”樊师傅说,那时,他们每30多个人挤住在村民的一个窑洞里,大家在地上铺些麦秸秆,被褥往上一铺,就是“天然”的床。虽然每天四班倒,每班六小时,拉着满满一架子车黄土,爬上30多度的土坡非常吃力,但身边热火朝天、争着干、抢着干的场面时刻激励着每一个人。
令樊师傅有一点点小遗憾的是,那时候由于蔬菜稀缺,几乎每天都吃蒸茄子、煮茄子、凉拌茄子,就是没有一点油水。他说,回来后的40年,他再没有吃过一口茄子。
搞宣传:口号响亮决心大
“不筑好千河坝,男的不结女的不嫁”“车子不停人不歇,千河坝上过春节”“两眼熬成胶锅锅,不让大坝缺豁豁”“眼熬烂,筋挣断,‘七一\’通水一定要实现”,当时作为“先锋人民公社”一员参加筑大坝,并有幸成为一名宣传员的董学武,对当时提出的每一个口号都记忆犹新。
他说,作为一名宣传员,他当时的工作除了想方设法办好宣传板报外,还要拟一些朗朗上口、催人奋进的口号,张贴在工地上,营造一种积极、奋进、争先、火热的场面。
争优先:她们曾落下残疾
作为知青插队到马庄公社,后又派去筑大坝的刘玉贤,当时17岁。在千河大坝的尽头,看到当年筑大坝时用来碾轧虚土的大碾子时,她深情地摸着碾子,告诉记者,她想哭!
刘玉贤说,她是1969年11月份来到大坝上的,虽然是女学生,但干活的劲头一点都不比男生差,她们当时一人拉一个架子车,每趟得往返3.5公里路程,每班要拉7趟土,共计走近25公里路程。当时和她一起干活的一位女同学,因为太吃力,导致终生未育。
当时年轻的姑娘们,虽然脚上、手上都磨出了一个个血泡,但仍有美好的记忆:晚上偷偷跑去坐在地畔上,唱“喀秋莎”“铁道游击队”,包括禁唱的“知青之歌”。
播广播:甜美声音激励整个工地
座谈会上,当李凤琴甜美的声音响起,台下掌声如雷。当年在千河大坝工地,李凤琴作为一名广播员,曾用她甜美的声音,感染、激励了整个咸阳工地。
李凤琴说,当年到大坝上后,因为有在学校当广播员的功底,她很快成了咸阳工区工地的广播员。虽然有各公社通讯员的来稿,但身边热火朝天的战斗场面、动人的故事,时刻感染着她,在简陋的工棚里,她常常手持麦克风,临场发挥,把她的切身感受用声音传递给大坝上的每一个人。千河大坝修成后,李凤琴还曾经转战礼泉工地。
大坝合龙:两万人凌晨踏雪高呼
在同去参观的200多名人员中,刘道师傅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参加过千河大坝合龙工程的人员。他说,大约在1970年末的一个晚上,天空下着大雪,大坝上人山人海,他和其余20多名木工师傅站在一丈多深的渠边,等将抽水井里的水抽完、截流后,开始用木板一层一层盖死,再在上边填土,脚下的泥土都冻成了“冰渣子”,他们身上全是雪,从晚上10点一直干到凌晨1点多,终于完成了坝底的合龙工程,霎时,整个大坝上欢呼声一片。
刘师傅自豪地说,作为木工师傅,在工地上他们曾有一个听上去非常有亲和力的绰号——“工区植树队”。
采访结束,当年作为“战斗公社”的一员参加修坝的王鸿利师傅现场作诗一首,表达他重回千河大坝的心情:宝鸡一变四十载,当年后生两鬓白。重回故地忆往事,千河大坝不夜天。秦渭儿女齐奋战,渭北高原变水田。功在当代利千秋,百年大计留后人。(D)(4)
新闻推荐
前天在街道遇到我的几名学生,我都认不得她们了。她们一见我就开始发笑,笑颜如花,开怀大笑,不遮不掩。我知道这是我的学生,一下子我反应不上了她们是谁,只认得那位女学生,调皮劲儿不改,还是那么调皮,活泼,没...
宝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宝鸡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