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师念
乡村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是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早在2011年,眉县就开始在全省率先启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该县先后被评为全国生态县、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以及全省城乡发展一体化试验示范区。2019年眉县按照“常态保洁、源头治理、纵深推进、提档升级”思路,整县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陋巷换新颜
初夏,横渠镇文谢村的一草一木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耀眼,南北长达1.2公里的公路两旁是五颜六色的传统文化宣传图,漫步其间使人心旷神怡。
村民孙宝杰带着记者走进新修的“六尺巷”,狭长巷道两侧的白墙上绘着一些图画,充满了文化气息。孙宝杰走在前头,扭头笑着问记者:“你知道这里以前是什么吗?”看记者满眼困惑,孙宝杰便说:“去年7月之前这里是个垃圾坑,大家把污水往这里泼、废料往这里倒、柴草往这里堆。一下雨,人就根本无法走过去。”
而当初就是这么一条巷道,当村委会决定对它进行清理、改造时,村民们包括孙宝杰都持反对意见。“当然不愿意了,因为那样倒垃圾就会不方便。”在村干部们与周围住户进行反复沟通后,终于得到了大家的支持。现在再也没有村民来这里倒垃圾了,相反大家午间会来这里晒太阳,饭后来这里散步。遇到下雨天,撑着伞行走其间还别有一番滋味。
村民张满满说:“以前大家都不敢带朋友回来,生怕别人笑话我们环境差,今年年初我带几个朋友来村里玩,他们都感到十分惊讶,说没想到我们村环境这么好,还拿出手机拍照片录视频发朋友圈。”
农村环境的改善不仅让村民们在朋友面前更有面子,连婚姻问题也能得到更好解决。“以前给村里小伙儿介绍外村姑娘,姑娘家会来人考察我们村里情况,一看到村里脏乱的样子就不愿意把女孩嫁过来。现在环境好了,村里人娶媳妇也更容易了。”孙宝杰说。
听说家乡环境好了很多,以前住在眉县县城的村民郭刚也回到了文谢村。他在自家院里种起了辣椒、香瓜和西红柿,还修了池塘,上面架着一座袖珍拱形桥。他自得其乐地说:“每逢节假日,我会把住在县城的朋友带来,让他们体验乡村生活。”
改厕改出新生活
每天下午3时,金渠镇宁渠村村民王斌准时将垃圾清运车开到村口,车上的高音喇叭循环播放有关环境治理的宣传信息。村民王静告诉记者:“我们全村都没有垃圾桶,因为每天下午都会有垃圾车到家门口收垃圾。”
宁渠村里共有14个村民小组,1080户4150人。2013年至今,王斌和另一位司机海湖轮流开车收集垃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俩不敢有丝毫懈怠,因为村里有太多人在等着他们。
农村环境整治除了垃圾清理,还少不了厕所改造。
一个土坑两块砖,三尺土墙围四边。天气一热,厕所里臭气熏天、无从落脚。这是印象中农村的厕所环境。农村大多上下水等配套设施不健全,很多农户家都是旱厕,推动厕改是乡村环境整治中无法回避的重要环节。
从旱厕到水厕、室外厕到室内厕,2018年宁渠村对640个厕所进行了改造。“现在村里大部分人家都用上了水冲式厕所,房前屋后没有一点臭味,夏天也不招蚊子苍蝇。”今年78岁的村民李哲说。
同时,宁渠村近年来投资100余万元,在村内大街小巷栽植绿化苗木,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美景。投资200多万元,修建花栏2000多米,安装绿化护栏3000多米,墙体涂白8万平方米,排水沟加盖9000多米,更换路灯60多盏,布置文化宣传牌80多面,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观。
宁渠村的垃圾处理、厕所改造和基础设施改善之所以能进行得如此顺利并取得明显成效,离不开制度的保障。
宁渠村所在的金渠镇在环境整治中采取镇领导包片、村干部包组、组内按责任划分保洁区域的方法。同时还制定了精细化管理措施,对环境不好的村子进行曝光和通报批评,对做得好的则以奖代补。此外采用积分制对每个村子进行日常管理,环境整治是其中占分很大的一项。正是这样奖惩严明的制度,极大地调动了村干部和村民的积极性。
村美人更美
横渠镇豆家堡村注重将环境整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
2010年春季豆家堡村完成了村民“三堆”的清理。2011年,全村修建花坛3000余个,种植花草26万株,安装400余盏路灯。
同时,豆家堡村还建设了文化一条街、孝道一条街和家风家训一条街。每个村民的家门上都有村委会请人为他们“量身打造”的对联。2017年豆家堡村被中国生态文化协会授予“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
每天中午11时多,横渠镇豆家堡村的幸福院里就会聚集近60位老人。他们有人去房间里看电视,有人在院子里静静眯着眼睛晒太阳,有人则你一句我一句地唠着家常。
“这是我在幸福院吃饭的第5年,幸福院每天饭都不一样,饺子、面条、米饭、馒头换着吃,还不收费。”今年89岁的杨美玉坐在电视机前笑得合不拢嘴。70岁的村民任旭忙说:“那可不是,不但不收费,厨师做饭还好吃。最主要的是,人上了年纪,儿女们不在身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在幸福院每天能见到很多岁数差不多的人,大家聊聊天,还能解解闷。”
正说着,厨师喊了一声“开饭了!”只见老人们拿出自己的餐具,聚到厨房窗口。让记者惊讶的是,老人们自觉地沿着窗口排成一队,不争不抢。
豆家堡村环境的持续优化,促进了村民精神文明水平的提升。“记得2011年那会儿,有的村民看见干部们清理垃圾,还会故意把烟盒扔在地上。而现在,村民们见到路上的烟头会主动捡起来扔进垃圾桶里。”村委会主任张增峰对此倍感欣慰。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为眉县老百姓带来了实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关心、重视农村环境,为提升改善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闻推荐
驻守农村十八载只为心中教育梦 眉县李达小学毛巧娥校长工作纪实
记者芮扬董宁宁毛巧娥,女,中共党员,陕西师范大学本科学历,现任眉县李达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驻守农村十八载,只为心中教育梦...
眉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