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与果农分享采摘猕猴桃的喜悦。
世界猕猴桃大会暨第六届中国·陕西(眉县)猕猴桃产业发展大会开幕式。
眉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与神州远景负责人签订合作共建中国(陕西)猕猴桃大数据中心协议。
姑娘们在希望的果园里体验采摘的甜美。
李有智
近年来,眉县县委、县政府以脱贫攻坚统揽农业工作全局,聚力打造猕猴桃特色主导产业,快速提高农民收入,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为了使缺资金、缺技术、缺信心的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分享猕猴桃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让贫困户牢固地嵌入在猕猴桃产业链上,变产业扶贫的“当下之策”为脱贫致富的“长久之计”。眉县结合贫困户产业现状,探索实施产业扶贫“6+”模式,推进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做到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精准脱贫,取得了明显成效。猕猴桃已成为全县农民特别是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金蛋蛋”“钱串串”。
猕猴桃产业发展的前世今生
“家有3亩猕猴桃,小康生活早达到”业已成为眉县农民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近年来,眉县立足地理资源优势,紧紧围绕“扩规模、提品质、延链条、树品牌、占市场、保安全”的发展思路,不断推进猕猴桃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国际化进程,努力打造全国优质猕猴桃基地县和中国猕猴桃第一品牌。目前,全县8个镇(街)122个行政村全部种植猕猴桃,猕猴桃种植面积30.2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85.3%,猕猴桃种植农户突破6万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91%,全县农民户均栽植猕猴桃4.5亩,人均1.16亩,是全国猕猴桃产业聚集度最高的区域,形成了“一县一业”产业格局。“2017年全县猕猴桃总产量46万吨,综合产值达到51亿元,其中鲜果产值30亿元,加工业增值9亿元,围绕猕猴桃产业形成的包装、物流、运输、旅游、餐饮、酒店等相关产业产值达到12亿元以上。全县26万亩猕猴桃挂果园亩均销售收入突破1万元,最高可达3万元以上。”眉县农业局局长魏立中饶有兴致地告诉笔者。
据了解,眉县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猕猴桃15431亩,户均种植猕猴桃2.05亩。全县贫困人口由2014年的2.7万人减少到1.2万人,全县贫困发生率由11.2%下降到4.5%。近日,笔者走进眉县,一支支果树冬剪服务队,来回穿梭在田间地头,免费帮助贫困群众修剪果园,为来年的果实丰收提前打理着,好一派生机勃勃的勤劳景象。眉县猕猴桃成为主导产业,一鼓作气,接连打出有益的探索、成功的实践、深刻的启示三张牌助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猕猴桃产业发展的有益探索
该县猕猴桃产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近3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规模大、效益好、覆盖农户多、扶贫带动能力强、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特色产业,被誉为“中国猕猴桃之乡”。在推进产业发展方面,眉县措施精准到位。
突出特色,调整产业结构。眉县曾经是全国有名的矮化苹果基地县,经过产业结构调整,把猕猴桃产业作为眉县农村新兴的产业来打造。1988年眉县园艺站首次调回3万株猕猴桃种苗,在齐镇下西铭村、横渠镇文谢村、金渠镇第二坡村等6个村建立了第一批猕猴桃示范园213亩。1993年首批猕猴桃园挂果,当年亩收入达到3000元—4000元,猕猴桃较高的经济效益调动了群众发展的积极性。当年猕猴桃面积发展到2600多亩。后来又经过1998年、2003年、2010年三次大规模扩张和可持续发展,眉县猕猴桃种植面积已达到30.2万亩。
规划引领,促进产业发展。眉县县委、县政府分别在2005年、2010年、2016年制定了《眉县猕猴桃五年发展规划》,2015年制定了《眉县猕猴桃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2016年制定了《眉县猕猴桃区域公用品牌战略发展规划》等一系列中长期规划,明确了发展目标和重点措施,提出了“板块发展、整村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进浅山、上台塬”“扩规模、提品质、延链条、树品牌、占市场、保安全”“农业品牌化”等一系列发展战略,引导眉县猕猴桃持续健康安全发展。
科技支撑,推进标准化生产。眉县农技人员总结近30年的生产管理经验,形成了《眉县猕猴桃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猕猴桃丰产稳产优质高效技术要点》,全域推广“优选品种、规范建园、配方施肥、科学修剪、人工授粉、果园生草、合理负载、果实套袋、病虫防治、生态示范”等十项关键技术。眉县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从2006年开始进行产业技术合作,持续实施猕猴桃产业技术示范与科技入户工程。新西兰猕猴桃花粉研究加工中心、西农大猕猴桃试验站、陕西省猕猴桃研究院、宝鸡市猕猴桃苗木繁育中心等一批科研推广机构相继在眉县建成落户,猕猴桃的核心技术研究应用走在了全国前列。以眉县猕猴桃生产技术标准为原型的《陕西省猕猴桃标准综合体》,成为陕西省的地方标准并广泛推广应用。
提升品质,确保质量安全。眉县以创建“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国家级出口猕猴桃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为抓手,建立健全了组织保障、质量安全标准化、农业化学品投入控制、疫病疫情监测控制、产品检验检测、质量安全追溯等质量安全管控体系。投资2800万元建成了目前全国面积最大、设备最精、功能最全的国家级(眉县)猕猴桃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各镇街组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配备了401名质量安全监督员;在齐峰果业、金桥果业等企业建立了质量安全检测室6个;建立了眉县猕猴桃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可查询到生产企业和农户等信息。引导企业、合作社、基地和果农建立果园生产档案,如实记录施肥、用药等生产管理信息,生产消费者放心的优质果品。
强化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该县精心编制了《眉县猕猴桃区域公用品牌战略发展规划》;创意设计了眉县猕猴桃品牌形象图案和“眉县猕猴桃酸甜刚刚好”的传播口号;制定了《眉县猕猴桃区域公用品牌标识系统使用管理办法》;2017年10月举办了“世界猕猴桃大会”并连续举办了六届“中国·陕西(眉县)猕猴桃产业发展大会”;创办了“眉县猕猴桃”微信平台,拍摄了《太白山下猕猴桃》科教故事电影,创意策划了“百名大学生为眉县猕猴桃代言”“眉县猕猴桃跑团”和“我和眉县猕猴桃的故事”征文等卓有成效的宣传推广系列活动。眉县猕猴桃先后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消费者最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最具影响力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50强等20多项荣誉。2016年12月12日,经国家质检总局、中央电视台、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等机构评估发布,眉县猕猴桃品牌价值达98.28亿元。
园区示范,打造核心板块。经农业部批准,2012年眉县启动建设了国家级猕猴桃批发市场。市场占地1098亩,计划投资30.58亿元,截至2017年,累计完成投资28.07亿元,建成了科技研发与会展中心区、果品及果用物资交易区、鲜果冷藏处理区、综合加工区、物流配送区、综合管理服务区等6大功能区,猕猴桃质量检测中心、产业信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电商孵化中心投入运营,形成了立足宝鸡、引领陕西、辐射全国、对接国际的国家级产销平台。同时,眉县还建成了青化、齐峰2个省级猕猴桃现代农业园区和金桥、和合、横青等5个市级猕猴桃现代农业园区,建成猕猴桃“一村一品”国家级示范镇1个、省级示范镇6个,国家级示范村1个、省级示范村77个,省级生态果园示范村3个,形成了秦岭北麓渭河以南30万亩绿色猕猴桃特色经济产业带。
培育主体,延伸产业链条。该县通过招商引资、项目带动、政策扶持等措施,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全县共培育市级以上猕猴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户、猕猴桃专业合作社183户,认定家庭农场93家,注册猕猴桃鲜果及加工品商标85个,发展果业中介服务机构300多个;建设各类冷库3500座,储藏能力达到25万吨;支持齐峰、金桥等果业龙头企业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主销城市建设“眉县猕猴桃”品牌形象店20个,实现了眉县猕猴桃全国销售一卡通;引进天人集团、千裕酒业、百贤酒业等大型猕猴桃精深加工企业3户;引进阿里巴巴、京东、居无忧等一批国内知名电商企业,建成阿里巴巴农村淘宝眉县运营中心、眉县特色产品展厅、眉县互联网科技产业园区;建成农村淘宝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85个,邮政村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82个。全县注册成立电商专业协会4个,各类电商企业370多家,快递物流企业35户;在天猫、淘宝等网络平台注册网店300多家,微电商经营户达4000多户。
猕猴桃产业扶贫的成功实践
眉县县委、县政府结合贫困户产业现状,成功实践猕猴桃产业扶贫“6+”模式,推进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做到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精准脱贫,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政府支持+主导产业+贫困户模式。政府在支持贫困户发展猕猴桃产业上出台扶持政策,帮联干部根据贫困户家庭实际情况和发展意愿,帮助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协助村组做好扶持政策衔接落实。对全县贫困户现有猕猴桃每亩农资补贴338元,对新建、高接换头猕猴桃园每亩补贴1100元,补贴政策惠及6897户。2016年、2017两年共发放补贴资金1397.56万元,支持贫困户新栽猕猴桃2499.64亩,猕猴桃高接换头327.05亩,贫困户种植规模达到15431亩。全县58名第一书记、2643名帮联干部包抓全县所有贫困户共计7525户,帮助贫困户制定了2016年-2020年产业发展五年规划和年度产业帮扶计划,争取落实项目110个,落实产业发展资金6500万元。
二是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全县122个村共注册成立了340家合作社,实现了村村全覆盖。组织全县180多个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技术培训、农资配送、果园托管、营销对接等服务工作,与贫困户签订生产订单,吸纳贫困人员就业。解决贫困户缺技术、缺劳力、销售难的问题。目前,全县56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与3256户贫困户建立了稳定的帮扶关系,与贫困户签订猕猴桃生产订单360万斤,实际收购贫困户猕猴桃1377万斤,免费发放有机肥、生物菌肥等农资231吨,吸纳贫困人口就业830人次。齐峰果业公司累计投入产业帮扶资金200多万元,通过捐资、修路、助学、返利、发放农资等形式帮扶贫困户500多户,以高出每斤市场价0.2元-0.5元的价格收购贫困户猕猴桃300万斤,对全县10个村131户贫困户的300多亩果园进行了“托管”,提高了贫困户产业收入,解决了贫困户后顾之忧。12月19日,在陕西省“万企帮万村”***行动表彰推介会上,眉县被表彰为全省“万企帮万村”***行动先进县,齐峰果业被表彰为先进民营企业。“齐峰果业公司在眉县建设猕猴桃基地,实施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运营,并通过技术培训、发展合作社等方式,带动大批群众摆脱贫困。这种结合当地资源优势搞产业的做法,把贫困群众很好地嵌入产业链,激发了内生动力,凸显了产业扶贫的治本效用,充分发挥和展现了民营企业在产业扶贫中的生力军作用。”省委领导在全省“万企帮万村”***行动表彰推介会上对齐峰果业表示充分肯定。
三是村党支部+互助组织+贫困户模式。发挥村党支部引领作用,组织本村党员、致富能人、乡土人才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为贫困户传授生产技术,帮助销售产品,带动产业发展,支持贫困村成立扶贫互助专业合作社,采取土地入股、托管经营等方式,由农村能人、种植大户进行集中经营,贫困户直接受益。截至2017年11月30日,全县新成立“村级扶贫互助合作社”60个,合作社社员全部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法人由村党支部书记兼任,财务由所在镇街财政所代管。村党支部带头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党员对贫困户实行“一对一帮扶”。县政府为每个新成立的扶贫互助合作社注入15万元财政资金,村集体资源和资金纳入合作社统一管理,合作社可对外承接修路、打井等公益项目工程,利润所得全部分红。同时,合作社为贫困户提供环卫等村组公益岗位,增加工资性收入。
四是技术团队+职业农民+贫困户模式。聘请西农大专家教授、优选农业系统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共45人,组建果业、粮菜、畜牧、农机4个“产业脱贫技术服务专家组”,成立微信群4个,由技术人员负责答疑解惑,并针对产业情况逐村开展精准培训和技术指导。县农业局成立了眉县110产业技术服务中心,由8个事业单位分别包抓8个镇街,由105名技术干部和17名职业农民分别包抓122个村,采取定期走访、入户指导、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贫困户生产技能,实现了产业脱贫技术服务全覆盖。同时,组织引导全县160名产业致富带头人和1200名乡土人才,通过田间指导、言传身教,带动3056户贫困户掌握了先进生产技术。2017年在全县开展了“决战二十天,实现全覆盖”冬剪技术服务活动,由校县合作猕猴桃科技入户工程11名西农大专家、20名农技干部、40名乡土专家带队,齐峰果业、金桥果业、秦旺果业、兄弟果业、金色秦川、猴娃桃果业等6个专业合作社组建10个冬剪服务队,以200名猕猴桃专业职业农民为主要服务力量,进入全县8个镇街122个村,利用20天时间,逐村为贫困户进行冬剪技术服务和培训,力争使全县有猕猴桃产业的贫困户冬剪技术服务达到全覆盖。今年以来,开展送惠农政策、送实用技术等各项服务523次,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各类技术问题1335件,组织扶贫专场培训212场次,培训贫困群众11340人次,解决了贫困户缺技术的难题。
五是电子商务+帮扶干部+贫困户模式。建立电商龙头企业包抓重点贫困村、电商企业和有影响力的电商经营户联系贫困户的扶贫机制。在“农村淘宝”合伙人招募、电商企业用工中优先选用贫困户,全县共68户电商企业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726个,帮助16户贫困户开设了网店、2户开办了村级电商服务站。上庙村、屈刘堡村综合服务站负责人都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每月平均收入都在3000元左右。电商扶贫与产业培育结合,通过提供农资配送、技术指导、订单销售等措施,助力产业脱贫。县、镇电商农资配送中心为贫困户提供农资配送服务,免费发放价值50多万元的农资;电商企业为贫困户免费发放化肥170吨;在电商平台上优先安排销售贫困户农产品,2017年猕猴桃网销开始后,眉县猕猴桃快递发货量日均20万件左右,网络销售猕猴桃达到了7.5亿元。全县2643名帮联干部充分发挥掌握政策信息、技术力量、人脉资源等优势,帮助贫困户通过电商企业销售猕猴桃840多万斤。情系果农促发展,合作共赢架金桥。金桥果业立足产业扶贫,强化技术和农资服务,突出销售,开源节流,热心公益。“在产品销售、物资供应中采取‘一高一低\’惠农政策。‘一高\’就是合作社与果农和低收入农户、贫困户生签订生产订单,按照质量标准全部回收入库,每公斤高于当地市场0.5元的价格及时兑现。‘一低\’就是低于市场平均价的10%为果农和低收入农户统一供应化肥、农药、器械等生产资料。”金桥果业理事长任建社直面笔者透漏家底。近三年来,金桥果业为贫困户无偿提供果用物资达230余万元。被省商务厅、扶贫办评为全省电商扶贫先进企业;陕西云果电商公司对7个村16户贫困户35吨猕猴桃高于市场价进行收购,带动贫困户通过网销猕猴桃实现增收。
六是集体经济+扶贫基地+贫困户模式。积极推进“三变”改革试点,支持新型经济组织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建立产业扶贫基地,壮大集体经济,采取土地流转、土地入股、扶贫贷款入股、吸纳就业等方式,使贫困户通过租金、分红和务工获得长期稳定收入。目前,全县新型经营主体共流转土地3555.6亩,土地入股2587.75亩,建立产业扶贫基地12个,发放产业扶贫贷款1051户3205万元,吸纳股金520万元,其中贫困户资金入股60万元。秦旺果友合作社通过吸纳集体土地入股、农户土地入股、贫困户资金入股三种形式入股企业经营。其中,吸纳北塬村180户330亩(其中贫困户25户40亩)土地、魏家堡村120亩集体土地入股,新建了占地450亩的现代农业园区,每亩1股,按年度固定分红;吸纳槐芽镇西街村11户贫困户共53万元入股秦旺果友合作社,由合作社负责贷款资金安全,承担生产经营风险,入股贫困户以股权按年度固定分红,1万元为1股,每股每年分红600元。
猕猴桃产业脱贫经验的深刻启示
脱贫攻坚,关键靠产业带动。眉县在产业脱贫中,围绕猕猴桃特色主导产业,通过推广“6+”模式和“三变”改革试点,将贫困村、贫困户紧紧联结在大产业上,镶嵌在产业链中,让贫困户搭载在产业发展的列车上,同步奔向小康。眉县多年的成功实践,得出了产业扶贫的深刻启示。
选准产业是前提。秦岭北麓独特的土壤、气候、光照、降水等自然条件非常适合果树生长,是猕猴桃最佳优生区,在眉县生长的猕猴桃根系发达、枝叶旺盛、产量高、品质好,是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猕猴桃从开始的引种,就显示出他的高效益,农民群众发展积极性高,产业扩张速度快,经过近30年的发展,迅速成长为县域经济主导产业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全县5万多个农户和近4000个贫困户通过种植猕猴桃增加了收入,实现了脱贫致富。
领导重视是关键。从2003年起,历届县委、县政府坚持把猕猴桃作为富民兴县的主导产业来抓,围绕一个产业,规划发展蓝图,聚集产业要素,实施突破发展。2003年成立了猕猴桃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县级领导带队驻村发展猕猴桃产业;2006年在西安举办了眉县猕猴桃专场推介会,县委书记、县长在西安街头叫卖、宣传眉县猕猴桃,成为当年的新闻热点;2011年县委、县政府领导多次赴京,促使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猕猴桃批发交易市场落户眉县;2017年新一届县委、县政府把“农业品牌化”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四大战略”之一,提出了把猕猴桃打造成“眉县招牌、陕西名片、国家品牌”,举办了世界猕猴桃大会暨第六届中国·陕西(眉县)猕猴桃产业发展大会,巩固了眉县猕猴桃产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扩大眉县猕猴桃品牌影响力。眉县县委书记、县长武勇超撰写的“我的猕猴桃百年产业梦”署名文章在众多媒体平台刊发,深得果农和读者喜爱,展现了一位县委书记、县长心系果农、情定眉县猕猴桃助推农民致富的战略眼光。只有领导重视,一届接着一届干,才能把猕猴桃产业做大做强。
政策支持是保障。2007年以来,眉县县委、县政府相继出台《关于大力发展猕猴桃产业的决定》《关于推进猕猴桃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意见》《眉县现代农业发展扶持政策》等系列文件。县财政每年列支5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猕猴桃标准化基地建设、产品认证、品牌创建、宣传推介等。2009年至2010年连续两年实施猕猴桃新建园补贴,即农民新栽一亩猕猴桃补贴200元苗木费,新建一亩标准化示范园补贴500元架材费。2012年以来共争取中央及省、市产业发展项目资金近4亿元,支持产业转型升级。近两年来,县委、县政府安排产业脱贫资金2000多万元,对贫困户新建和嫁接改造猕猴桃园每亩补贴1100元,对已建猕猴桃园每亩补贴338元。基本解决了贫困户发展产业资金不足的难题,调动了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
共同富裕是目标。全县从事猕猴桃种植的农户达到6.14万户,从业人员达到12万人,产业覆盖面达到92%,农户受益率达到100%。一业兴,百业旺,在猕猴桃产业的带动下,农产品加工、包装物流、旅游观光、交通运输、信息服务、酒店餐饮等二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了一二三产业相得益彰,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县农民普遍受益于猕猴桃产业发展,眉县正在朝着“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的目标阔步迈进。
新闻推荐
不久前,宝鸡市启动了宝鸡智慧工业园区信息服务平台,与北京数码大方科技公司签订了工业云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宝鸡工业云平台一期工程项目招标中,北京数码大方科技公司以286.6万元价格成功中标。宝...
眉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眉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