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回课堂”活动中,陕西获奖老师受邀参与游戏马云给100位获奖老师“开班会”陕西获奖教师与马云以及明星志愿者合影陕西6位获奖老师相约看大海王志军还是有些拘束。酒店楼下是一片海滩,他深一脚浅一脚地跑到海边,身子跃起来,做出一个飞翔的动作,兴奋得连袜子都忘了脱掉。
与一位历史老师的严肃形象不同,第一次来到三亚、第一次看到大海的他,这一刻开心得像个孩子。架在鼻梁上的近视镜掉了,头发被咸湿的海风吹乱,他顾不上整理这些,而是举起手机录了一段视频,然后对着镜头说,“同学们快看,这就是大海。”
和王志军一样,从2015年至今,48位陕西乡村老师经过三秦都市报全媒体的报道、推荐走向全国,荣获“马云乡村教师奖”,他们不仅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也给学生们带回了对世界的憧憬和希望。听他们讲述从教经历,谈得最多的不是付出,而是收获——从学生们身上获得的正能量,从乡村学校获得的幸福感。
培养学生的全球观全局观未来观
从1994年大学毕业算起,50岁的王志军已经当了26年乡村教师。
王志军毕业于宝鸡文理学院,是一名师范专业的学生。
1998年,王志军调往宝鸡陇县新集川中学。学校位于陕甘交界处,当地流传两句话,“到了新集川,眼泪擦不开”“到了拐沟梁,半年不见娘”。在这里,他不仅学会了如何在冬天烧土炕,还得每周徒步15公里去做家访。
这种经历,让王志军深刻地体会到,对乡村孩子来说,考高分、进入名牌大学并不是唯一的选择,教育最大的功能,应该是启发、分享,是唤醒学生们对于外面世界的种种想象,让他们懂得独立思考和多样性发展。
王志军教的是历史课,是学生们口中“特别喜欢琢磨钻研”的老师,后来他进入陇县一中,开始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学生们动手做实验,开展科技实践活动,教大家如何在生活中节省时间、节省资源、降低劳动程度。
比如,不少学生在穿鞋时有汗臭,王志军利用人们行走时踏脚、抬脚产生的“一吸一排”特点,通过一体式结构,解决了鞋子内空气的单向流通问题,实现了鞋子的排换气功能。近年来,他发明的16项技术成功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在他的带领下,这些成长于农村的学生勇敢地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大赛,累计获得过两项国家奖项,三项省级奖项,两项市级奖项。
“乡村学生最缺的就是自信。”王志军告诉记者,他开展科技实践活动,就是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各样的科学活动,开阔眼界,提高自信,学生们获奖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
1月7日上午,在2019马云乡村教师奖颁奖系列活动中,王志军与来自陕西的其他5位乡村教师,与马云一起以“学生”的身份“重回课堂”,他现场聆听了马云对于教育的一番见解。
“教育的本质不是让孩子听话,而是让孩子懂事。”马云告诉各位老师,听话和懂事完全是两个概念,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要有独特的思考。
一直以来,马云都倡导要培养有情商、有智商、有爱商的学生,这次课堂上,马云又增加了一个提法——还得有逆商。他解释称,所谓“逆商”,就是应对挫折时的抗击打能力。
此外,马云也希望更多的乡村教师能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全球观、全局观和未来观,“在未来,孩子们比的不应是谁背的书多,谁算术算得快,未来不是知识的竞争,不是考试的竞争,而是创造力的竞争,想象力的竞争。”
台下,王志军边听边记录边拍视频,“这样的机会太珍贵了。”他告诉记者,这段视频一定要带回学校,讲给自己的学生听,“要让每个学生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
给闭塞的乡村带来文明之光
从17岁当老师算起,48岁的洛南石门镇中心小学副校长张瑞萍已经执教近30年。
张瑞萍一直记得自己工作的第一所学校,“窗户是塑料布糊的,屋顶是牛皮纸铺的,床是砖头支着床板搭的。”刚到这里的第二天,她哭着找校长,“我不干了,我要回家。”
听完她的抱怨,校长讲了一句话,“既然来了,先干一星期再做决定。”此后一周,张瑞萍认识和接触到了大量乡村教师,他们有的清贫、有的寒酸、有的不善言辞,但只要走上讲台,瞬间就像变了一个人,“变得阳光、自信,充满力量。”
短短一星期,彻底转变了张瑞萍对于乡村教师的认识,“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给闭塞的乡村带来文明之光,这是多大的福报。”
一位老师的言传身教,能带给学生多大的启发和影响?45岁的数学老师蒲辉向记者讲了一个故事。
蒲辉的父母都是农民,连各自的名字都不会写。上小学时,老师要求家长在作业本上签字,担心同学们嘲笑,蒲辉只有模仿父母的字迹来签名。这件事,他一直瞒着老师,后来才得知,他模仿的签名,老师早就看出来了,之所以“看透不说透”,正是为了照顾蒲辉的自尊心。
“我打心眼里感谢这位老师。”19岁那年,蒲辉来到镇巴县一所川陕交界的农村小学当了一名民办教师,在长达11年的时间里,他每月薪水只有60元,中午给学生生火做饭,下午一个人砍柴担水,有时还得步行好几个小时做家访。
2004年,蒲辉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顺利通过招教考试,进入镇巴县赤北初级中学,12年后,晋升为高级教师,并荣获镇巴名师、中西部首席教师等称号。
这所学校距离县城79公里,条件极为艰苦,学生多数是留守儿童,为了方便照顾学生,蒲辉让妻子在学校当门卫,将家安在了学校。2018年,女儿蒲蔓大学毕业,在蒲辉的鼓励下,放弃在西安工作的机会,再次回到这里成为一名英语老师。
这次来三亚,蒲辉实现了人生的两个第一次: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大海。昨天下午,在蜈支洲岛的海滩边,他与远在千里之外的妻子视频聊天,“你听听海水的波涛声。”
越来越多的乡村教师被“唤醒”
1月6日晚,在2019马云乡村教师奖颁奖典礼上,三秦都市报记者姬娜作为全国仅有的一家媒体记者代表,通过一段短视频,讲述了一位扎根秦岭深处的陕西女教师的故事。这位教师,也是2015年第一届马云乡村教师奖的获得者詹小翠。
5年来,詹小翠发生了哪些改变?“永远忘不了,在三亚第一次看到大海时的那份兴奋与喜悦。”昨天,回忆自己5年来的收获,詹小翠向记者坦言,“让老师看一次大海,感受远方、方向和力量,这种启发,太重要太重要了。”
5年来,在三秦都市报、马云公益基金会、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以及众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詹小翠所在的唐壕小学不仅盖起了新教室,还装上了空调,开通了网络课程,孩子们不出校门就可以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2018年7月,詹小翠被推荐到北京参加“乡村教师百人计划”,2019年11月,又被推荐进入苏州大学访学研修,“我把自己在外面学到的知识,分享给更多乡村教师,唤醒他们的教育情怀,激发教育热情。”
事实上,通过“看大海”,越来越多的乡村教师被“唤醒”。
什么是唤醒?包括到三亚住五星级酒店。“连服务员都会讲英语,素质都这么高。”当了7年乡村教师的咸阳长武县巨家镇中心小学英语老师马金芳,通过这次在香格里拉的经历,深刻感受到了“让乡村学生学好英语”的重要性。
马金芳31岁,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英语系。在刚入职时,面对一个个懵懂的学生,她一直在苦苦思索,如何提升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2017年,马金芳自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并在学校开展旨在关注留守儿童性格和行为养成的心理健康课程,“唤醒”学生们对于未来的想象力。“一个学生,只要看到外面世界一个很小的点,就可以产生改变和触动,这就是‘唤醒意识’的目的。”
推动乡村教育,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5年来,来自陕西的48位“看过大海”的老师,将一粒粒“唤醒”的种子播撒在三秦大地,生根发芽、开枝散叶,点亮乡村孩子的未来。
就像马云讲的,“用创新的方法,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激发培养孩子的创新力,使他们永远对未来充满好奇心,永远对未来充满着希望、充满着信心。”
文/图本报特派三亚记者宋雨
新闻推荐
阳光讯(记者张伟通讯员晁东杜广庆)11月27日,陕西省创建文明交通示范单位、示范学校、示范村、示范社区及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
陇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陇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