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新闻 凤县新闻 麟游新闻 千阳新闻 陇县新闻 眉县新闻 扶风新闻 岐山新闻 凤翔新闻 太白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宝鸡市 > 麟游新闻 > 正文

“互助组 +”帮咱来脱贫—— 麟游县实施***系列报道之三

来源:宝鸡日报 2017-06-16 08:24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孟民

如今,每隔几天,麟游县酒房镇久晟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就要把一批土鸡蛋、土猪肉送往市区的餐饮企业。合作社理事长韩乖明高兴地说,有互助组管饲养防疫,有县上牵线搭桥,合作社的产品不愁卖,还能卖上好价钱,现在行情好,好多人家都争着搞养殖哩。

麟游县探索的以贫困户为主体,以产业示范户和带头人为引领,以脱贫工作队为指挥的互助脱贫模式,成为这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向贫困宣战的法宝。今年,县上完善互助组运行环节,培育壮大各类合作社,将“互助组+”向合作社、龙头企业、产业园区延伸,打造抵御市场风险的“战舰”。目前,全县 226个互助组与187个合作社携手同进,与 40个龙头企业和产业园区联合,为全省***、精准脱贫再探新路。“‘十户一体\’的互助组,解决了贫困户生产环节的问题,达到信息互享、劳力互帮、技术互学、销售互带的目的。而合作社解决了市场对接、销售难题。这两个作用发挥好了,就能帮助贫困户早日脱贫。”市长惠进才说。“互助组与合作社、龙头企业、产业园区联合发展产业,联合起来闯市场,以此拉动一批贫困户脱贫。”麟游县委书记孙敬虎说。

互助组 +合作社贫困户闯市场的新路径

去年,麟游县在贫困户中探索的“互助组”脱贫模式,一度成为全省脱贫攻坚的亮点。今年,县上深化这一模式,将互助组的生产环节向专业合作社延伸,让贫困户发展产业有信心、销售产品不犯愁。

在精准脱贫中,麟游县委、县政府把脱贫攻坚的突破口选在解决贫困户发展产业规模小、效益低、增收难度大的卡口上,全面推行“十户一体”产业脱贫互助组模式。(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十户一体\’产业脱贫互助组,就是以村为单位,对有劳动能力、发展产业意愿一致、居住较近的贫困户,每十户左右建立一个互助组,组织带领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镇村成立专业合作社,县上组建农业龙头企业,实行集约化经营、规模化推进,提高贫困户的组织化程度,扩大产业经营规模,共同抵御市场风险。”麟游县县长李武发说。

麟游县从县级部门抽调三分之一的机关干部组成脱贫攻坚第一梯队,各镇选派二分之一的干部组成脱贫攻坚第二梯队,又从农技、林业、烟草、畜牧兽医等技术单位抽调专业技术干部,与外地聘请的行业专家和本地“土秀才”一起组成第三梯队,形成县、镇、村三级“金字塔”式脱贫攻坚指挥“大本营”。同时,县上建立一个互助组一名驻村干部包抓,每户一名干部帮扶的工作推进机制。全县包抓部门和单位成为产业脱贫的大靠山。

互助组组长在产业大户、示范户或村组干部中产生。不是贫困户的带头人或者组长,由县财政出资,每年以奖代补,完成任务的年终奖励1万元。互助组长发展产业优先提供担保贴息贷款,还有审定贫困户贷款的签字权、为客商组织货源权、产品销售谈判权。

看到市场上土鸡蛋俏销,两亭镇两亭村第一书记任晓飞决定带动贫困户饲养农家土鸡。为打消贫困户养鸡的顾虑,他与村民孙红兵合资建起了养鸡场,又注册成立了飞升养殖专业合作社,他被贫困户推选为养鸡互助组组长。任晓飞从孵化场拉来鸡苗,先让小鸡在养鸡场适应,搞好防疫后,再送给贫困户饲养。贫困户不用掏钱,鸡产蛋后,每只鸡返还 10枚鸡蛋就行。在飞升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去年,养鸡贫困户户均增收 800元。

贫困户卢宝红说:“有互助组和合作社,我放心得很,只管把鸡养好,卖鸡蛋、卖肉鸡的事一点也不发愁!”

常丰镇佛堂寺村有 22个互助组,今年已组建成立了中蜂养殖、核桃花椒种植等 8个专业合作社,既给贫困户传授饲养、种植技术,又为产品销售提供服务。以前贫困户产的土蜂蜜,量少价低,合作社成立后,注册了商标,打出了自己的品牌,统一收购蜂蜜,统一包装,统一销往市场,去年短短几个月,全村销售蜂蜜收入超过 70万元。“合作社统一给贫困户指导技术、购买器具、负责品牌销售,还免费培训。我们就是把单家独户组织起来,为市场提供质量可靠的土蜂蜜,打造宝鸡中蜂领跑者。”麟游县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姚林东说。

合作社像磁石般吸引着贫困户。麟游县职业农民养蜂实训基地落户佛堂寺村,给贫困户发展中蜂增添了动力,全村已发展中蜂 2000箱,计划年底达到 3500箱。

脱贫户魏海林在合作社指导下养了 14箱中蜂。他说:“明年达到50箱没问题。我虽说行动不便,可养蜂不跑路又能管上家,一年收入四五万元,稳赚哩!”“今年,全县对 226个互助组进行了规范整顿,出台政策,引导支持具备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小微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目前,全县村村都有合作社。”麟游县扶贫办主任李文博说。

互助组 +香菇基地种养作务不再发愁

麟游县发展种植、养殖业有着天然优势,但许多贫困户欠缺技术,发展产业能力弱。对此,互助组与各类龙头企业联姻,结成利益共同体,在市场大潮中经风雨。

常丰镇苏家村 54岁的贫困户薛秋甫每天干完家里的农活,就早早来到村上的香菇种植基地,拌菌料、装菌袋、给大棚通风,月月能拿到 2000元工资。基地负责人殷啟民说,从建棚到务工,他吸收的都是贫困户,五六户贫困户常年在基地打工,季节性打工的有二三十人,仅去年发放劳务费就达12万元。

贫困户可以与基地合作种香菇,殷啟民全程负责技术指导和销售。 7户贫困户承包了 10个大棚,一个大棚年净收入 8000多元。贫困户还能在基地入股分红,全村已有 50户贫困户在基地入股。看到香菇市场前景好,殷啟民今年又流转了 30亩土地,计划小麦收割后扩建大棚。

在基地打工,既挣工资又学到了技术。今年,苏家村已有 35户贫困户在香菇基地带动下种起了香菇。

常丰镇常丰村人均土地 3亩以上,绝大多数劳力外出打工,每年收种时节家家缺劳力。村干部与农机手商量,将全村 30多户的大型农机具全部收编,在农机代耕互助组的基础上,今年组建了农机专业合作社,专门为没有劳力的农户解决收种难题。“外出打工的青壮年,有的一年回来不了一次。为收种庄稼,光耽误的工资和路费就把几亩地的粮钱花了。

农机合作社成立后,一下子摘了许多村民的愁帽。”村民许耀锋说。

常丰镇已经建立起各种互助组45个,每个都与合作社对接,在示范户和带头人的带领下共同应对市场,合作社实现了技术上互帮、信息上互通、作务上帮工的多赢格局。

县上依托人才市场、劳务市场和就业服务中心发布劳务信息,利用新媒体发布各类信息,并开通了就业创业公众号,将有就业愿望的劳动力纳入信息库,建立“两单一卡”管理机制,即用工清单、劳动力清单、就业明白卡。目前,全县已转移就业脱贫 1448人。“互助组使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上有了平台和依托,组织化程度提高了;带动力比较强,产业大户和技术能手对市场的掌控水平提高了;抱团闯市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了,对市场有了话语权。”常丰镇党委副书记李海军说。

互助组 +产业园区土地收租打工领薪增收快

九成宫镇丰源村贫困户崔云巧,每天准点到村边建成的华盛绿能农业科技公司展示区搞保洁,从穿着很难看出她是一名农村妇女。当记者问及展示区的植物名称时,她一一指给记者看。“每月 2000元工资,是贫困户的还有 300元补助金,月月能发到手。”崔云巧笑着说。

华盛绿能农业科技公司是麟游县境内一家大型企业,公司是光伏农业产业综合体,已建成光伏农业种植、光伏渔业、光伏特色花卉特种蔬菜区,一期流转丰源村土地 1253亩。

“去年建设期间,我们全部吸纳丰源村及附近群众,让贫困户优先进入工地。今年转入正常运行后,长期用工 12名,临时用工很多,都是贫困户优先。月工资在 2000元至 3000元。”公司执行总经理刘海光说。

为支持***,今年这家公司将 81个光伏冬暖大棚,全年 1万多元的租金全部免除,划分给丰源村 166户贫困户经营,大棚内种植的特种蔬菜收入全部归己。在产业帮扶上,公司与九成宫镇 500户贫困户分批次分阶段分区域签订产业资金入股协议,每股 3万元股金年可分红3000元。“贫困户在园区打工有收入,流转的土地有流转费,入股还有收益,这是一举三得的好事。我们还聘请西农、山东农大教授,每年进行作务技术培训,当地群众免费就能学到技术。”刘海光说。“县政府拿出 300万元,在扶贫办设立金融扶贫信贷风险担保基金,撬动银行 3000万元,专门解决贫困户、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以政府贴息、无门槛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让需要贷款的贫困户和企业拿到资金。”麟游县委常委、副县长马霄说。

截至目前,今年全县已下拨产业发展扶持资金 1310万元,累计向 799户贫困户发放种植、养殖等信用贷款达 2104.5万元,政府贴息达 78万元。

互助组 +合作社、互助组 +龙头企业、互助组 +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在麟游县***的道路上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相信随着这一精准脱贫模式的深化和完善,贫困户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

新闻推荐

麟游:廉洁短信助干部过“廉节”

本报讯(通讯员杨军)“艾香杏黄,处处端阳;廉洁自律,幸福安康”。端午节前夕,麟游县2520名党员领导干部都收到了这样的短信。这是该县传递廉洁过节理念,打好“预防针”的举措之一。廉不廉,看过节。为深入巩...

麟游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麟游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千年唐代宫廷井2017-05-07 05:11
猜你喜欢:
评论:(“互助组 +”帮咱来脱贫—— 麟游县实施***系列报道之三)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