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海生在创作
本报记者 赵鹏 文/图
“词坛走来苟海生,满身泥土急匆匆,讴歌人间真善美,沙哑的嗓子唱真诚,黄土地西北风,唱不尽的故乡情……”这是词作家苟海生在自己的文集《青春旋律》中的真情表白,短短几句唱词,道出了这位词作家的人生情怀。近日,记者专程采访了词作家苟海生。
1957年,苟海生出生于上海,后随家人回到家乡礼泉。他从小受家人熏陶爱上文学,上世纪70年代,上初中的苟海生就开始学写民歌,1974年,他第一次在礼泉文化馆《新芽》刊物上发表诗歌,随后,苟海生的作品又被推荐到《陕西文艺》、《群众文艺》上发表。此后,他便更加喜爱上了写诗,没事就琢磨,有空就推敲。“那个时候,尽管学习条件非常艰苦,我利用上学时间不断地学习和创作,也就是这些丰富的文字阅历,让我在当时有了‘深厚\’的文字功底。”苟海生说。因为喜爱舞文弄墨,苟海生被公社文教专干推荐当了一名民办教师。
上世纪80年代,为了去掉教师面前的“民办”二字,而立之年的苟海生进入师范学院学习深造。200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苟海生在县城书摊上发现了《词刊》杂志,他眼前突然一亮,觉得“咱也能写歌词么”,于是他开始歌词创作,学校的几位老师读了他的歌词之后赞口不绝,于是鼓励着他创作。此后,苟海生便走上了歌词创作之路,并一路高歌,收获丰厚。“现在想来,我走上音乐这条道路得益于坚持,人生也许就是这样,要有自己的信仰,只要坚持走下来,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苟海生说。
苟海生的歌词创作题材相当广泛,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歌唱时代,歌唱人生,歌唱普通的工人、农民、教师、医生等,他把抒发普通人的情怀,看作自己的良心和本分,是普通人的生活给予了他太多的激情,他又把它变成诗句还给他们,于是就有了“一口井里把水饮,一棵树上采香椿,一笼红枣香遍了左邻右舍……”的《乡里人》,有了“黄河黄土西北风,孕育了粗犷的秦之声……”的《秦腔》,在苟海生的歌词里,有着最为朴实和真情的语言。
2007年,在全省计生工作会上,一曲由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康宝华演唱的《人生最风流》赢得了台下雷鸣般的掌声,苟海生所作的这首歌曲的主人公就是宝鸡麟游县山区的计生干部郭国琴。一次偶然的采风活动,苟海生来到宝鸡市偏远的麟游县山区,他被郭国琴的事迹深深打动,突发创作冲动,写出“你也有血有肉,你也会潇洒风流,一个人的计生服务站,风霜雨雪度春秋……”的感人歌词。后来,因为这首歌,这位平凡的计生干部被评为全国计生先进个人、省“三八红旗手”。苟海生的歌词创作视野开阔,内容丰富,极具地域特色和时代风情,如他的《温馨和谐的中国》、《秦腔》、《乡音乡亲》等都是他对生活的真实写照。近年来,苟海生先后在《词刊》、《儿童音乐》、《广播歌选》、《音乐周报》、《中国音乐报》、《中国乐坛》等刊物发表作品上千篇,他的作品多首被制成磁带、CD、VCD在电视台、电台播放,其个人出版的歌词集有《西部放歌》《青春旋律》《乡音》《乡韵》《乡恋》等。采访中,苟海生坦言:“出生农家,不信宿命,这些年来,没有拿手的文凭,但却获得‘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称,写了许多歌曲没有唱红,只知埋头创作,无怨无悔,其乐无穷!”(B)(12)
新闻推荐
只有把群众放心上、当亲人,给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第一书记”才能成为群众的主心骨,麟游县两亭镇两亭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任晓飞——在群众最期盼的事情上干出成效
本报记者薛向群通讯员李经纬任晓飞,这个30岁出头的小伙子中等身材,皮肤白净,见人总是满脸笑容。在村上的群众看来,这个“第一书记”来路还不小,他在部队当过兵,街边摆过摊,下派前又是麟游县医院总务科的...
麟游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麟游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