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洲诗刻》碑文拓片毛小东提供
本报讯(首席记者张佳)千年古刹法门寺藏有一方明代“大洲居士题赞法门寺痴僧诗”石刻(以下简称《大洲诗刻》),记录了明代法门寺危亡之际,“痴僧劝缘,铁链穿肩,拖地行乞”重修真身宝塔的故事。碑文中提到的“大洲居士”究竟是何许人?10月31日记者获悉,法门寺博物馆文博馆员毛小东通过长期研究考证认为,诗刻中的“大洲居士”或为明代内阁宰辅赵贞吉。
法门寺因供养佛骨真身舍利而建塔,因塔而成寺。唐宋时为皇家寺院,名震天下。到了明代沦为民间寺院。隆庆年间,法门寺木塔坍塌毁坏,官府财力有限,难于重修法门寺真身宝塔。史料记载,有僧人为修复宝塔,以铁链穿肩四处化缘,靠民间力量集资重建宝塔。
明代“大洲居士题赞法门寺痴僧诗”石刻碑文中记载:“法门寺,成住坏,空中忽起痴僧债,百尺铁锁挂肩筋,欲与如来增气概,增气概,尔毋苦,好待当年许玄度。西蜀大洲居士书。”
多年来,学界专家认为书写这段文章的“大洲居士”就是碑文中的“痴僧”。但毛小东经过考证后认为,“西蜀大洲居士”另有其人。毛小东称,西蜀即今四川省,据《居士传》《中华佛教人物大辞典》《明史·赵贞吉传》等史料记载,明朝内阁宰辅赵贞吉号大洲,四川内江人。隆庆四年,赵贞吉辞官回乡。诗刻落款为:“知扶风事卿晚学陈子需上石”。据清嘉庆《扶风县志》载:“陈子需,为隆庆五年上任的凤翔府扶风知县。”
毛小东通过对《大洲诗刻》相关人物的考证,推断出隆庆四年至五年,赵贞吉回西蜀故乡,途经凤翔府扶风县游历法门寺,宝塔崩塌,以诗言事,赞美痴僧劝缘重修宝塔。新上任的扶风知县陈子需接待了赵贞吉,以敬重之心将其诗作刻于石碑之上,这才有了流传至今的《大洲诗刻》。
由于法门寺真身宝塔在明代隆庆年间的史料匮乏,毛小东认为,《大洲诗刻》以诗文记录隆庆年间法门寺遭遇劫难,痴僧劝缘修塔的悲壮事迹,可谓是“当时人写当时事”,再以石刻的形制流传至今,具有实物资料的可靠性,弥补了后人史料记载的不足。
新闻推荐
10月18日凌晨,在陕西宝鸡市扶风县绛帐镇一居民家中,一名女子因家庭矛盾,一时情绪激动跳入院中水井,其75岁的公公下井将女子救...
扶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扶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