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组
王宗仁是散文大家,出生于扶风县,他常为故乡的作家写序。在宝鸡发展大会召开前夕,记者在北京采访了他。家乡如何发展?文化如何振兴?周原如何开发?他胸有成竹地回答了一个又一个提问。周原走出的文学大家永远有着周原情怀。
化不开的家乡情
对于王宗仁来说,故乡就是自己的精神家园。1958年, 18岁的王宗仁从家乡扶风出发,穿上了宽大的军装,赶赴青藏高原,当上了一名汽车兵。
当故乡的距离越来越远,通往理想的那座桥反而越来越近。在西部边陲的风雪之夜,在戈壁大漠的篝火堆旁,在昆仑山深处的树林里,王宗仁把对家乡的浓情思念和对青藏高原军人无私奉献的崇高情怀的感动融进笔墨,创作出《春满青藏线》《仰望昆仑》《青藏线上》《藏羚羊的跪拜》等一篇篇饱含深情的文学作品,特别是荣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的《藏地兵书》,用真情实感感染了每一位读者。
在部队的日子,王宗仁把文学灵感投入到了一篇篇饱含激情的文学作品中,数十载笔耕不辍。 1965年,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青藏线时,他曾感叹道:我虽然离此地远了,但心更近了,因为我是昆仑山上的一棵草!
现如今,年近耄耋的王宗仁虽安家在北京,但他心里却一直惦念着宝鸡。日前,记者在北京见到王宗仁时,他满怀感情地说:“家乡永远是我最牵挂的地方。”
这几年,王宗仁经常回家乡,谈及宝鸡的变化,他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他记得原来回老家就是漫漫长路,格尔木—西宁—西安—扶风,坐车最快也得用四天时间,现在高速公路、高铁都很方便,他从北京回家的次数也就越来越多。
去年 4月,王宗仁来到凤县采风。他在黄牛铺镇东河桥村史馆的资料中看到, 1943年,茅盾经东河桥曾写下《秦岭之夜》《拉拉车》两篇散文;解放战争时期的 1947年7月,这里发生过著名的秦岭战役,共歼敌 5000余人……“没想到宝鸡的一个小山村里,居然这么有故事。”他感叹道。同时让他感慨的是,著名作家杜鹏程创作的《夜走灵官峡》,就发生在凤县。他说这篇散文对自己影响很大,在自己主编的散文选中,也选入了此文。所以在灵官峡主题雕塑前,王宗仁提笔写下了“永远的杜鹏程”,表达对前辈的敬意。“年纪大了,常常想起童年的美好,想起家乡的小村子,想起红灿灿的辣子和香喷喷的醋。”在王宗仁心里,家乡是浓得化不开的一段情,这段情浓得谁也说不清,谁也道不明,不管走到哪里,心里总有它的位置。
发挥文坛“西府军团”作用
在王宗仁心里,家乡永远是最美的地方。
虽年近耄耋之年,但对于王宗仁来说,他的文学创作还是一条漫漫长路。近期,他正在创作家乡题材小说,这些故事的主人公都是他童年里的记忆:有目不识丁的老伯、有操持家务的大姨、有倔强读书的青年……宝鸡是文物大市,也是文化大市。从文化、历史资源上来讲,宝鸡文化的丰富性,其他地方难以与它相比。比如说,大家都知道的周秦文化、周礼文明,还有宝鸡的青铜文化。化资源,也可以利用文学资源。宝鸡的山水有灵性,多年来,不论诗歌、小说,还是散文、剧本,宝鸡文学创作成果丰硕,涌现出了莫伸、唐栋、红柯、吴克敬、冯积岐、温亚军、吕向阳、白麟等一批有追求、有实力、有建树的宝鸡作家。在时代生活的激流里,在繁华与浮躁中,作家要静下心来读书写文做人,他们的思考、感慨都有这座城市的影子,何尝不能发挥陕西文坛“西府军团”的作用,通过他们的笔墨,他们的故事来宣传宝鸡?
王宗仁表示,只要时间允许,他就回到家乡,去看看石鼓山、法门寺,去太白山、关山牧场转转,去感受这座城市的点点滴滴。采访结束时,王宗仁通过《宝鸡日报》向家乡人民问好,并在纸上认真地写下:“宝鸡,丝绸之路上一颗明珠。”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经市监察委批准,扶风县监察委对一名村组干部采取留置措施,深入调查其涉嫌严重违法问题。这是扶风县首例采取留置措施的案件,也是全市县级监察委查处的第一起留置案。据了解,该调查对象...
扶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扶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