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亚媚
麟游县常丰镇佛堂寺村贫困群众姚林东以前养了 5箱蜂,由于日子过得紧巴巴,一直无法扩大养蜂规模。驻村工作队给他联系到帮扶资金后,他的“甜蜜事业”一下子有了很大起色,养殖规模扩大到 80箱,一年收入 4万余元,在全村率先脱贫。同时,他还带动本村 5户贫困户,通过中蜂养殖达到了脱贫目标。这是宝鸡市开展精准脱贫工作的一个生动事例。
地处八百里秦川西部的宝鸡,是关天经济区副中心城市。近年来,宝鸡市积极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经济社会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但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众生活困难,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全市有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3个、连片特困县 5个。 2017年,全市还有贫困村 639个,有贫困人口 5.97万户、18.45万人,贫困发生率 6.82%。
小康路上,不能让一个人掉队。市委、市政府立下如期摘帽军令状,坚持将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一号工程”,树立系统思维,积极整合资源,举全市之力,向贫困发起总攻:发展产业,鼓起钱袋子;设施整治,村庄变样子;移民搬迁,群众挪窝子;强化保障,为困难群众兜底子……全市上下心往
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起了脱贫攻坚的磅礴力量。西秦大地,脱贫攻坚的步伐格外铿锵有力。
健全机制凝聚强大合力
千难万难,领导带头就不难。脱贫攻坚是场硬仗,宝鸡市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用真情、下真功,确保不让一个贫困户在小康路上掉队。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出征,引领各级干部层层夯实责任,以更实举措、更大力度狠抓***各项工作落实。
市委书记徐启方今年 6月初刚到宝鸡走马上任,就主持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随后,他到各县区调研时,都把***作为重中之重,进村入户,走访贫困群众,倾听民情民意,了解帮扶措施落实情况,现场协调相关部门、县区解决实际问题。针对省内市际脱贫攻坚交叉检查反馈的问题,他强调,全市上下要对标中省要求,强化问题导向,认真查漏补缺,从严从细抓好整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
市长惠进才多次到扶贫一线摸实情、抓落实、解难题。他多次指出,要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并要求有关部门加强督导检查,倒逼责任落实。 5月 17日晚,惠进才带领市监察局、扶贫办工作人员,不发通知、不打招呼,奔赴凤翔县田家庄镇、岐山县京当镇祝家庄社区、扶风县召公镇,对镇干部“住镇”、驻村工作队“住村”等情况进行暗访,并和基层干部座谈。
据了解,为加强脱贫攻坚工作的组织领导,宝鸡市建立了“ 1+13”脱贫攻坚工作架构,即 1个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及产业扶贫、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补偿、转移就业、社会保障兜底等 13个专项工作组。
市、县、镇、村,层层签订责任书、签下军令状,全面落实县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镇级主要责任、村级直接责任的脱贫责任。今年,宝鸡市又进一步健全帮扶措施,每个县设立扶贫工作团, 13个市级领导担任团长,“一对一”督查各县区扶贫工作;每个镇组建驻镇工作队,由 1名县级领导任队长;全市共组建 966个驻村工作队,选派 722名“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对贫困发生率在 5%以下的非贫困村,今年也确立了帮扶单位、帮扶干部。
扶贫干部到农村一线,跑资金建项目,谋发展兴产业,办实事做好事,成为脱贫攻坚的中坚力量。扶风县杏林镇东坡村第一书记潘英杰多方申请扶贫资金,又在村上流转土地建起 70多个温室大棚,由 32个党员致富能手和 32户贫困户共同承包,“一对一”帮扶;陇县八渡镇高楼村第一书记杨少华依托乡村旅游,将村里贫困户闲置的 20多处民宅进行修整,变为一个个“家庭小宾馆”,让闲置的宅基地变“活”,增加群众收入。
脱贫攻坚要有过硬作风,宝鸡市坚持正向激励和刚性约束并重,注重从脱贫一线培养、锻炼、选拔干部,对考核不合格、群众不认可的,坚决淘汰撤换。市纪委坚持铁腕执纪,以“零容忍”态度查处扶贫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严格责任追究,加大通报曝光力度,持续形成震慑。今年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助力***行动中,把握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针对扶贫领域违纪问题问责 205人,其中给予党政纪处分 50人,组织处理 155人。
注重长远激发内生动力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长久之计。
宝鸡市把产业培训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坚持把产业脱贫与主导产业升级相结合、与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相结合、与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相结合、与科技助力精准扶智相结合,立足贫困地区资源和产业优势,用足用活各类产业扶持政策,引导贫困群众发展蔬菜、林果、牛羊、家禽、中蜂等特色产业,及休闲农业、光伏发电、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
贫困户大多缺乏资金,欠缺技术,市场意识不强,凭自身“单打独斗”难以摘穷帽。如何解决这些棘手问题,使扶贫资金发挥最大效应?对此,宝鸡市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大力推广“龙头企业 +基地+贫困户”“合作社 +贫困户”“家庭农场(种养大户) +贫困户”“科技示范户 +贫困户”“十户一体”互助组、扶贫资金入股分红等新模式,提高了贫困户产业发展的集约化、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贫困户背靠“大树”,搭载“快车”,持续增收、稳定脱贫有了底气。
千阳县的大地丰泰现代农业园区,就“搭载”了草碧镇坡头村 105户贫困户。政府用扶贫资金帮这些贫困户建苹果园230亩,大地丰泰园区指导贫困户建园、开展田间管理,并按保护价收购苹果。同时,贫困户与企业共享滴灌设施、苹果作务机械,实现扶贫资金一次性投资、贫困户长期受益。
凤县黄牛铺镇三岔河村村民郑长友右眼有残疾,生活困难。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他和其他 9户贫困户认领了 49座香菇种植大棚。他说:“我以前就想建个大棚,但家里穷,建不起。现在镇上建好大棚让咱用,还有合作社负责技术和销售,这日子有盼头了 !”
麟游县把有劳动能力、产业发展意愿一致、居住较近的贫困户,每十户左右组建一个产业发展互助组,与村、镇专业合作社无缝对接,实行抱团发展。目前,全县成立了 396个“十户一体”互助组,产业有核桃、烤烟种植和牛、羊养殖等方面,覆盖贫困户 4100户、 1.34万人。
通过这些做法,不难看出,宝鸡市开展产业扶贫,并不是简单地给贫困户给钱、给物一给了之,而是注重长远,引导贫困户学技术、强本领,激发内生动力。发展什么产业,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列出产业清单,明确补贴政策,由贫困户根据自身意愿和能力自主选择。
留在家发展产业,走出去转移就业。宝鸡市对有就业意愿的贫困群众进行详细摸底,建立帮扶台账,开展了“技能培训全覆盖惠民工程”,投入 3000万元,将有培训意愿的城乡适龄劳动者全部纳入就业创业培训范围。同时,积极对接各单位用工需求,为贫困户就业牵线搭桥。对因自身原因无法实现扶持就业的贫困劳动力,提供公益性岗位,实现托底安置。目前,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劳动力人数达6100余人。
综合施策夯实脱贫根基
近日,记者来到太白县鹦鸽镇马耳山村,只见一条条街道平坦宽敞,花坛分列路两侧。贫困户张文瑞就住在这里,三室两厅的房子宽敞明亮,装修与城里人的房子不差两样。张文瑞说:“以前住在十里外的山坡上,房子破,路难走,现在搬到公路边,住得好不说,出去打工坐车也方便了。”
长期以来,宝鸡市不少贫困群众依山而居,交通闭塞,配套设施差。为了让这些群众“挪穷窝”,宝鸡市加大扶贫搬迁力度,按照政府主导、规划引领、整合资源、集中安置的思路,以靠近城镇、园区、中心村为原则,同步建设搬迁安置点及基础设施,配套搞好产业发展。去年,宝鸡市像张文瑞一样实现易地搬迁的贫困户有5629户,今年,易地搬迁又安排贫困户2232户。
脱贫攻坚既要解决个人脱贫难题,又要解决区域脱贫难题。宝鸡市加大贫困县、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优先安排水、电、路、网等工程建设,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极大改善了贫困地区群众生产和生活条件。在扶风县天度镇下寨村,村民说起村容村貌的变化,都掩饰不住喜悦之情:坑洼路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路边装了路灯,休闲广场上有健身器材……据统计,全市在贫困地区实施水、电、路等项目 1452个,完成投资 25.7亿元。
兜底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最后一道保障。宝鸡市加强扶贫与低保、医保、教育等民生政策的有效衔接,提高救助标准,扩大覆盖范围,确保贫困群众看得起病、上得起学、生活有保障。拿就医来说,对新农合参合患者中的贫困群众,住院报销比例提高 5个百分点,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 50%。渭滨区还设立 1000万元医疗脱贫专项基金,为全区贫困人口全部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对住院治疗贫困人口自付费用全额救助。今年高考刚结束,宝鸡市对教育脱贫的救助政策又进一步提标扩面,市级财政扩大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上大学的救助保障,范围由去年的二本以上,扩大到今年的大专以上,救助金额由 3000元提高到 6000元。
扶贫先扶志。宝鸡市通过树立典型、巡回宣讲、表彰奖励等举措,引导贫困群众消除“等靠要”思想,树立“人穷志不穷”的志气,激发脱贫致富的精气神。为此,宝鸡市制定了《脱贫攻坚文艺宣传实施意见》,由市委宣传部、市扶贫办牵头,组织有关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脱贫攻坚文化宣传活动。 6月 22日晚,全市脱贫攻坚文化宣传活动启动仪式暨首场演出,在眉县张载文化广场举行,演出的 10余个节目,均取材于扶贫、脱贫工作的先进典型。
撸起袖子加油干,坚决打赢攻坚战。宝鸡市干部群众众志成城、信心满满,在决战贫困、决胜小康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新闻推荐
68年前的7月,在“扶眉战役”中,彭德怀把扶风县午井镇高望寺村的学校作为临时指挥部,而教室后的几口窑洞就成了彭德怀和战士们的临时住所。高望寺村党支部书记宋宗瑞说:“教室就是当年彭总开会、指挥...
扶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扶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