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和敬
“腹有诗书气自华”,出自宋朝大诗人苏轼的 《和董传留别》一诗,诗的全文共八句,其首联的两句是:“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是:董传虽然身穿简陋的土布,用粗丝绑发,却满腹诗书,自然气质高华。
这首诗是苏轼作于从凤翔府回到国都长安时,给朋友董传的一首留别诗。苏轼在凤翔府时,董传曾与他相识、相从。董传当时生活贫困,衣衫朴素,但他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平凡的衣着掩盖不住他高雅的气质及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苏轼对此非常赞赏。
苏轼这首 《和董传留别》的诗一般读者可能不太知晓,但其中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却广为传诵,原因就在于它形象地阐述了读书与人的修养之间的关系。中国的读书人向来把读书视为积累知识、增长学问的有效途径。读书的作用不仅在于占有知识和学问,还在于能够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尤其是常读书,日积月累就会使人脱离低级趣味,养成高雅、脱俗的气质。
这里的诗、书,是指《诗经》和《尚书》,即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和上古时的《书经》,又可引申为书籍、知识。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若狂”。 “腹有诗书”指饱读诗书,满腹学识,通俗地说就是“肚子里有货”,有知识,那么,肚子里有货、有知识会怎么样呢?做到了这一点,其“气质”和“精神风貌”就会大不相同,就自然会高雅起来。强调了华美的气质是饱读诗书的必然结果。
“腹有诗书气自华”,阐明了读书与高雅气质的必然联系,凝练概括,深得读者喜爱。直至今天,人们仍然引用它来说明读书可以培养人高雅的气质。也用来赞美他人学问渊博、气度不凡。读书,有学问,就能让人变美,变得漂亮吗?
在这个问题上,人们的认识不完全一致,有人认为不能,人的长相是天生的,父母给的,后天难以改变,有的人就是天生丽质。殊不知,仪表美不美仅仅是外在的,有的人外表看上去很漂亮,但是如果胸无点墨,低级庸俗,人前一开口,三句话就会露陷,让人感觉俗不可耐。
但也有人认为“相由心生”,环境能塑造人,读书,有知识,谈吐得体,就能变得文雅。比如,做一名教师或学者,时间长了,能够看得出来,说话慢条斯理,谈吐有据,有书卷气。人会变得高雅,文质彬彬、温文尔雅、气质高贵。
在当今知识剧增而网络又极其发达的时代,中央领导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可谓正当其时。但是,目前社会上有一种奇特的现象,一方面知识爆炸,新的知识每时每刻都在呈几何级数增长,让人终生不懈地学习也学之不尽;另一方面,人们的生活相比从前不知优越多少倍,社会上灯红酒绿,浮躁异常,有的人就认为无须读书,无须三更灯火五更鸡地下苦功夫去学习知识,所以,火车上、地铁里、办公室、车间内,再也看不见一些人在手不释卷地读书,看到的却是一个个低头族在忙不迭地作手机刷屏,而手指间划动出来的尽是些重复短信、八卦新闻、无聊段子、小道消息、商品推销等等,等等。这种现象令人堪忧。
清代学者梁章钜说:“人无书气,即为粗俗气,市井气,而不可列于士大夫之林。 ”事实证明,读书与不读书,读书多与读书少的人,所表现出的内在气质与素质是绝不相同的。
有的人忒爱打扮,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本来也无可厚非。不过,以为这样就可以使自己变美,这显然是一个误区。殊不知外表的装扮装不出内在气质的高贵。而只有读书求知才能够培养出人高尚的品格和高雅的气质。
现代女作家毕淑敏说过:“书不是胭脂,却会使女人心颜常驻,读书不是万能的,却会使女人千变万化。不读书的女人,无论她怎样冰雪聪明,纵有一世才情,可书中收藏着百代精华。 ”而对男人来说,道理何尝不是如此。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王帅 曹红军是宝鸡市凤翔县南指挥镇东指挥村的贫困群众。34岁的他以前和村里众...
凤翔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凤翔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