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盖寿春隋云静杨喆彭磊YMG记者逄苗)海阳万米金沙滩以沙细、浪稳、坡缓、水清而著称,传说引来凤凰落脚,所以也有“凤翔滩”的美誉。如今,面临多重机遇的海阳正进一步加大在人才政策、服务、环境等方面的创新力度,聚力再造“凤翔滩”。“10年前,海阳只是做来料加工,依托低价劳动力成本,实施毛衫代加工,一时间很红火,现在可不行了,时代逼着我们转型升级,怎么办才能升级?那就需要人才呀!”海阳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如今,海阳仅毛衫产业研发人才达1000余人,成功举办了两届针织毛衫设计大赛,产业研发实力和水平位居全国毛衫针织品产业前列。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支撑一个地方的发展不能只抱着一棵大树,还要多点开花、多轮驱动。要想一个地方全方面得到发展,光靠个别产业是不行的,关键还要有好的人才制度,才能持续引来“金凤凰”。
自2016年以来,海阳市创造了既用好“家中儿子”又广招“上门女婿”,既盘活人才存量又激活人才增量的引才、用才新格局。通过对传统的人才工作机制的大胆突破,实现了外来引进人才与本地培养人才待遇一样,体制外人才与体制内人才待遇一样,市属人才与央属、省属人才待遇一样,形成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各种创新要素高度集聚、各方创业活力充分激发的生动局面。编制了《海阳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6-2020年)》人才发展计划部分,确定了未来5年人才工作思想、目标任务。2016年为49名优秀人才发放津贴30万元,推荐140名优秀人才担任县级以上“两代表一委员”。“外拓”+“联姻”,打开顺畅高效的引才引智新渠道。近年来,海阳专门为全市机关干部搭建了高端培训平台———“海阳大讲堂”,定期邀请知名专家教授和行业典型传授前沿知识理念,先后邀请江苏省政府研究室顾问卢水生、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陈国权等专家,举办讲座11期,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产业升级改革、制度创新等方面,培训各类人才9000余人;赴浙江大学举办研修班3个,培训学员151人,举办“海阳籍在外优秀人才故乡行”活动,激发海阳籍优秀人才回报家乡、建设家乡的故土情怀。
促成校企“联姻”,争取科研院校“第一手”人才,先后与40余家“大院大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仅去年就4个项目获得省级立项。去年以来,指导山东核电有限公司引进智能机器人焊接领域专家王宗义、海阳市黄海水产有限公司鲆鲽鱼类苗种领域专家陈松林、烟台大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肉种鸡孵化领域专家王述柏获批烟台市“双百计划”;(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市委书记徐启方在赴京参加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间隙,前往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走访考察,对接投资项目,洽谈合作事项。新松公司隶属中国科学...
凤翔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凤翔县这个家。